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将职业素养与工程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的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波 陈毅

  摘要:在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引领下,将职业素养的培养工作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探讨如何深入挖掘工程机械专业课程中的职业道德元素与资源,将职业道德教育有效融入工程机械专业教学的课堂中,通过学习到实践,再反馈到学习的过程,挖掘梳理专业课程的德育元素,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高校构建“十大育人”体系。
  关键词:工程机械专业;职业素养;十大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201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将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高等教育开始构建促进学生德智体诸育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育人体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德育工作有机融合到整个教育体系也就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整个教育体系。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因此,我国现阶段各行各业普遍适用的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劳动者在从事某项工作、某个业务或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时必须具备的技能水平和道德操守称为职业素养。职业素养体现了劳动者对所从事工作的了解、适应和胜任水平,是人们从事各项职业都应该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而各行各业中的个体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属于内在修养,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职业素养包含职业理想、职业信念、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人文素质。每个行业还有每个行业的知识技能,但是各个行业的职业素养都是由爱岗、敬业、忠诚、奉献、正面、乐观、用心等内容组成。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指导职业院校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
  1大学生职业素养不足的原因
  1.1网络影响
  在“互联网+”新时代的大趋势下,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互联网的出现,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了诸多影响。网络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方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
  网络文化的多元化、开放化、片面化、复杂化等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代大学生思想开放、学习能力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是缺乏对新鲜事物的正确认识和明辨是非能力,容易受到现阶段网络上多元文化和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在大学阶段,正确引领和塑造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是接触网络最广泛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容易互相影响,应该加以正确引导,避免走入误区。
  首先,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缺乏对网络的甄别能力。其次,大学生的自制能力也不强,很容易沉迷忽略学习,接触不良文化,会导致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不足,而不同文化的传播,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灵成长。
  1.2性格影响
  当代大学生由于正处于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特殊时期,其性格鲜明,自信、张扬,自我意识较强,缺少抗挫折能力,因此在大学校园期间,将职业素养建设融入每一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传播和能力提升,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德育功能推进素质教育,深层次有效进行启迪学生、引导学生,从而培养学生对学院、专业的认知以及对国家情感的认同。
  1.3教学方式影响
  课堂的教学是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状态,专业课程不能有效贯通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只注重“学”的刻苦和“教”的深刻,职业素养建设缺失,不能有效激发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热情,大班容量授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课程教学的理论学习虽然有相应的提高,但是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不能深层次培养学生的职业观、人生观、爱国情怀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忽视学生的情感,专业课堂教学立德树人的效果不明@。
  2职业素养的理论路径
  深层次了解工程机械专业的行业背景、行业领袖、行业故事,从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入手,提炼和挖掘工程机械专业课程的相关职业素养信息,将行业故事、职业培养建设、爱国情怀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将立德树人有效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不仅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注入新的活力,而且有效打通了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闭环回路,极大地丰富了职业道德的资源共享,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将传授知识、能力提升、素质培养相统一,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3实践探究
  3.1将教学目标与职业素养建设相结合
  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课堂教学的制订中,教学目标的有效制定可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课堂教学目标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向,是教师对于教学活动,在主观上学生要达到的状态以及学生要学到的主要内容的把控,因此在教学目标中,增加职业素养元素内容,提高职业道德内容比率,是有效提升专业课程融入职业素养的有效路径,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素养、理性思维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讨论中获得积极的情感引导,在学习中树立认真的学习态度、健康的人生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在专业技能实践中树立认真、严谨的敬业精神。

nlc202212131755



  3.2将课程实践与职业素养建设相结合
  高等职业教育本身旨在培养有一定理论知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针对专业技能等综合能力的理论学习,而专业技能的课程实践占教学内容比重较多,并且将教学课程、校外实践、岗位实习等整个过程贯穿于一体,熟练了理论学习,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首先,在课程实践教学中融入职业素养元素,与理论教学中的职业道德核心元素深层次结合,从而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其次,课程实践中融入职业道德核心元素,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岗位职责和岗位道德。现阶段,课程实践教学的比重还在不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也在进一步得到改善和提升,从而培养出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3.3将教学内容与职业素养建设相结合
  在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传递的主要信息,在开始教学任务之前,应该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搜集相关职业道德核心素材,挖掘提炼,实现教学内容融入职业道德的总体要求,并且达到职业道德培养的总体目标,从而完成立德树人的目的。以工程机械专业为例,针对工程机械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根据工程机械的发展历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讲述我国的机械工业优秀发展史,提升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职业精神和爱国情怀,帮助学生重塑人生价值观和端正人生态度,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创业夯实基础。
  3.4将教学过程与职业素养建设相结合
  针对学生所在院校的环境和学生的现状,不断改进专业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进一步投入更多的教学资源,努力改变教学和学习环境,将教师的“教”不断向学生的“学”转化,以学生为中心,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专业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微观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探究教学法和模拟情景教学法,从而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化,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己寻找问题、查找文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借助团队力量,让学生共同完成任务,采用这种自主、合作、探究、发现的学习方式,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混合式学习模式,让学生利用网络自主收集资料、处理分析,在课堂教学中讨论、交流沟通,引发思维碰撞,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重视对学生诚信的培养,从而更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诚信、求真的科学人文精神。
  3.5将课程反馈与职业素养建设相结合
  教学的反馈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的环节,课堂结束后,相应的教学反馈也可以增进、调控和激励职业道德核心元素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生根发芽,将课堂教学中是否围绕核心素养,突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设置等为反馈指标,将课程融入职业道德核心元素,在落实、落细、落小上下功夫。在自评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判断学生在职业道德和素质能力提升等各方面是否达到教学标准,再根据调查结果,不断地调整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形成闭环反馈调节机制,促进学生各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3.6将教师教学与职业素养建设相结合
  职业道德建设及培养的实施者是教师,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最终都需要教师来实施,因此教师本身要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不断用职业道德核心元素提升自身素养,用职业道德核心元素丰富教学课堂,使课堂成为弘扬立德树人的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针对工程机械专业,将专业理论、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养成与情商培养相结合融为一体,结合专业本身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业故事等元素有效地纳入教师教学的整体布局和课程安排中,引导学生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3.7社会资源与职业素养相结合
  高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学生本身的自我学习,社会资源的支持和供给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很多的企业和单位都想招聘有经验的毕业生,能尽快胜任工作岗位,但是有时不能实现。企业各界也逐渐了解和认识到,想要获得质的、职业素养良好、知识技能全面的毕业生,企业也需要参与到大学生的培养造就中来,学生参与企业的实践活动,与就业“零距离”接触,同时又将企业文化信息源源不断地送回学校,实现学院培养和就业需求的动态反馈平衡。
  首先,各个行业的公司可以和学校共同培养或者联合培育大学生,提供一些实习基地和实习岗位,全方位进行培养大学生在其岗位的职业习惯、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其次,高校可以邀请全国相关行业优秀的企业家和专业领军人才,宣传相应的企业文化,开阔大学生的眼界和思维,更深层次提供实践学习和专业技能。
  最后,能够进一步完善社会上的各个行业的专业培训机制,并将这种专业培训引入高校,使其能够对大学生进行更加专业、更加深入的入职培训以及职业素质拓展训练等。
  结语
  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言
  传还要身教,要不断提升教师自身修养和职业道德核心元素理论水平,将职业道德核心元素加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实践、教学过程、教学反馈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于教学课堂中,通过学习到实践,再反馈到学习的过程,师生共同努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诚信、友爱、敬业、爱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优秀品德,职业道德教育才能深入人心,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
  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妍洁.反思・建构: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
  [2]龚宏富.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分析与途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1(5):3.
  [3]李斌.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理论与探索[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张淑琼.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4(5):4.
  [5]李凯,周建立.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效果提升策略分析[J].特区实践与理论,2022(01):122127.
  [6]姜淼芳,韩业松.基于职业生活的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职教发展研究,2021(04):2632.
  [7]刘丹柏.基于工匠精神的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分析[J].陕西教育(高教),2021(11):5859.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1年度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课题“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2021B460)
  作者简介:赵波(1993―),男,汉族,甘肃陇西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教师,研究方向: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及思想政治教育;陈毅(1990―),男,汉族,河南洛阳人,硕士,助教,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nlc2022121317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43245.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