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教材的高中政治议题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英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贯彻新课标、依托新教材开展课堂教学,全力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高中政治教师唯有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议题教学,促使学生在“议题中学习”、在 “议题中思考”、在“议题中迁移和应用知识”,才能使学生在议题学习的过程中有效落实政治学科素养的有促进。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对新教材背景下的议题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新教材;高中政治;核心素养;议题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36-008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36.028
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大中小学校唯有秉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眨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为己任的高素质人才为方向,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高中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政治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唯有结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要求,聚焦“政治核心素养”的内容,科学设置议题,积极开展议题式教学,为学生打造一个活动型的课程,才能促使学生围绕议题进行思考、学习、迁移和应用,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议题式教学与高中思想政治
(一)议题式教学特点
议题式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先进、科学的教学方式,还是一种科学的教学观念。具体来说,议题式教学具备四个鲜明的特点:其一,目标具备导向性。议题式教学目标具备更加明确的导向性,旨在强化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可以说,议题选择、子议题的设置等都紧紧围绕政治核心素养展开,并与社会、时代发展热点相连,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可以促使学生在针对性的议题探究中,发展自身的政治核心素养。其二,师生互动性。传统政治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灌输,学生在下面被动接受、记笔记。在这种课堂中,由于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不仅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阻碍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而在议题式课堂实现了师生角色转变,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课前预习、收集资料、进行合作探究等,学生在师生、生生交流和互动中,高效达成了学科素养的要求。其三,内容具备综合性。面对新课改、新教材的要求,政治教学内容必须要突破教材的限制,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综合化。议题式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需坚持多角度、全方位的原则,教师要搜集与学生实际生活、社会热点相契合的内容,对其进行整合后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才能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其四,教学过程具备实践性。传统政治课堂中,“死记硬背”是最为显著的特点。而在议题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围绕议题搜集资料、寻找论据,并对自身的观点进行分析,使得课堂教学更具备实践性。
(二)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开展价值
1.有助于构建活动型课堂。议题式教学模式兼顾了政治学科内容、活动内容。可促使学生在议题分析、交流中,感悟到政治学科的魅力,并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基于议题式教学的内涵,教师在选择议题、设计议题教学过程时,更加关注学生的资料查找、交流等,真正将政治课堂从“教师灌输”的状态下解放出来,完成活动型政治课堂的构建。
2.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在最新的《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大学科素养,明确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方向。在议题式教学中,以教材上的知识作为支撑,依托于各类具备争议性的议题,引导学生借助辩证的思维,围绕议题进行质疑、讨论,最终在知识迁移中加以解决。这样不仅完成了知识的深度构建,也促使学生在议题探究的过程中强化了自身的政治核心素养。
3.契合了新教材的要求。新课改下,政治教材内容也随之进行了改编。在政治新教材中,内容逐渐增多,难度增加,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并与时代热点接轨。议题式教学模式契合了政治新教材的转变,将繁杂的政治内容进行了转化,使其成为通俗易懂的问题;同时也促使学生在议题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了课程资源整合,并在探究中逐渐形成了强烈的政治素养[1]。
二、基于新教材的高中政治议题教学路径研究
(一)议题式教学准备策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保障议题式教学的顺利开展,高中政治教师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1.强化教师认知。议题式教学契合了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要求,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高中政治教师在实施议题式教学之前,不仅要关注自身的专业素养,强化理论知识,还应不断更新自身的认知。一方面,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政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设计、实施的核心,教师自身秉承的教学观念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政治教师要与时俱进,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主动研究新课改、领悟新课标的精神,并在这一教学观念的引导下,高效开展议题式教学。另一方面,明确自身在议题式教学中的角色。议题式教学模式中,师生的角色发生转变,教师不再是政治课堂的主体,而成为知识的整合者、引导者、把控者,学生则逐渐成为课堂的中心,成为知识建构的主体。政治教师必须要摆正自己在政治课堂中的角色,成为学生探究的助力者。
2.多角度选择议题。鉴于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内涵,科学设计议题尤为重要。因为一个好的议题能够唤醒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在议题探究中促进学科素养的落实。鉴于此,政治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选择议题。
一方面,明确高中政治议题选择依据。具体来说,政治教师在选择政治议题之前,应考虑三个问题:首先,结合政治学科素养的要求,结合具体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等,恰当选择议题,借助议题明确政治课堂教学的方向。其次,关注学生的实际学情。在选择政治议题之前,应加强学情分析,结合高中生已有的政治知识掌握情况,认知思维发展水平等,确保选择的议题与学生的需求相契合。否则,一旦议题难度过大,就会丧失议题的价值;过于简单的议题就会让学生产生钻空子的心理,制约了议题式教学的价值。再次,还应关注议题的社会价值。鉴于政治学科的特点,教师在选择政治议题时,必须要结合实施政治、社会热点开展教学。
另一方面,科学选择和设计议题。政治议题并非凭空产生,也不是随意设计的,而是应结合议题式教学特点和内涵,从教材、社会热点和学生实际生活中进行选择。要做到这一点,政治教师应加强教材分析,深入挖掘政治教材中的素材,根据新教材中每一个单元的题目确定议题。例如,在“经济与社会”这一单元教学中,可结合单元中的综合探究内容就地取材,给学生设计“市场机制如何才能有效、微观主体如何才能有活力、宏观调控如何有度?”三个议题。另外,为了保证议题的有效性,设计议题时还应结合政治学科的特点,运用社会热点给学生设计议题。如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教学中,教师设计议题时聚焦了社会热点,将新冠肺炎疫情的材料融入其中,给学生设计了“中国人民携手抗疫、民族精神凝魂聚气”这一议题。最后,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议题学习中,降低学生的探究难度,教师在设计议题时还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议题式教学中,可立足学生的生活实践,利用高中生熟悉的TFBOYS案例,给学生设计“为什么说TFBOYS未来可期”的议题。因为这一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N近,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还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政治议题学习[2]。
(二)议题式教学开展
在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中,政治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议题式教学能力,灵活开展议题式教学,才能充分发挥议题式教学的价值,促使学生在议题的引导下,通过交流、探究等,最终完成对知识的深度构建,并促进学科素养的有效落实。
1.创设议题情境。政治议题是一个抽象的存在,议题只有具备情境的支撑,才能依托情境帮助学生深度理解生涩、难懂的知识点,才能使抽象的议题变得有血有肉,最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议题学习。鉴于教学情境的特点,政治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应使情境具备三个特点:其一,生活性。立足于政治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从现实生活中筛选素材,创设情境,使学生在熟悉、趣味性的议题情境中,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其二,思辨性。议题式教学模式不局限于理论知识建构,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教师应该给学生设计具备思辨性的议题情境,使学生在“学―问―思―辨―行”的过程中,通过深层次思考和辨析,最终在思维碰撞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三,设置“劣构”议题情境。就是给学生设计不明确、没有明确解决方法的情境,促使学生在劣构情境思考中完成政治核心素养的落实。例如,在“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议题式教学中,可围绕“传统文化是历史参与还是矿石宝藏”这一议题,给学生创设一个思辨式情境:将学生搜集到的中国、家乡特色文化等信息制作成“家乡的文化名片”,引导学生在这一思辨情境探究中,明确“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的结论。再如,在“全民守法――如何让法治成为全民信仰”的议题式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给学生设计一个情境:何某非常喜爱弹钢琴,退休之后不仅经常在家弹奏钢琴,还招收了几名学生。但是他的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周围邻居的生活,居委会、派出所多次调解未果,于是何某被邻居状告上了法庭。
2.多角度引导,指导学生参与议题学习。鉴于议题式教学的内涵,要想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必须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其一,强化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引领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使其从内心真正爱上议题式学习。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还应帮助学生组建克服自卑、害怕等心理障碍,促使其自觉参与到议题学习中。其二,多角度引导。为了保障议题式教学的顺利开展,可结合具体的议题内容,设计多样化的讨论方法,包括:小组讨论、辩论赛、个人总结发言等,给学生营造更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同时,还应适时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鼓励学生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辩证思考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另外,还应结合学生在议题探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切实保障议题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自身也要积极参与到议题讨论中,并在讨论中认真听取学生的观点,真正提升议题式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市场VS政府,设施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议题教学中,常常因为部分学生不遵守规则,随意表达、无序表达自己的观点,致使课堂处于混乱中。鉴于此,应及时稳定课堂秩序,对辩论规则的程序进行简单说明,并据此指导学生参与其中;在小组讨论的环节中,小组常常会有因意见不同而大声争吵的现象。此时,教师应注意倾听,尤其是当学生探究出现偏离状态时,应及时进行纠正,促使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进行学习[3]。
(三)优化议题式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任何课堂教学效果都必须依据教学评价得出结论。鉴于政治学科素养下的要求,以及议题式教学的特点,唯有摒除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设计出具备发展性、综合性的教学评价体系。一方面,拓展评价的维度。议题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开展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拓展评价的维度,要涵盖学生的课前搜集资料的情况、上课听讲情况、互动积极程度、发言回答的积极性、观点正确性、思路清晰度、材料分析深入度、语言表达的流畅度和条理性、对待求他学生观点的态度等,使得教学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另一方面,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从评价的主体上来说,议题式教学模式下不仅要实施“教师评价学生”这一模式,还要将学生这一主体纳入教学评价中,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组内互评;同时,还应在总结性评价的基础上开展生成性评价,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提升政治教学评价的有效性[4]。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积极开展议题式教学,构建活动型课堂,是提升政治教学质量、培养学科素养的关键途径。鉴于此,唯有结合议题式教学的内涵,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教学评价三个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灵活开展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提升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海东.从问题到议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范式的转变――以统编版新教材的运用为例[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2):50.
[2] 卞卓月.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1.
[3] 刘春莉.核心素养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研究[D].集美大学,2021.
[4] 王婷婷.浅谈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中“议题”的设计策略[J].新教育,2021(11):9.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王英(1980.11― ),女,汉族,甘肃武威人,一级职称,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454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