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扎根理论的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制约因素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晋雯 刘婧

  摘 要:文章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者开展半结构化访谈,通过三级编码逐步提炼范畴、主范畴与核心范畴,构建出包含保护主体限制、保护客体限制、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影响、保护管理问题、保护技术限制的我国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制约因素扎根模型,并从主体、客体、环境、管理、技术等五个层面提出提升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成效的建议,旨在探究我国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制约因素,为提升保护成效提供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保护工作者;制约因素
  分类号:G273.3
  Research on Restrictive Factors to the Preservation of Archives and Documentary Heritage of Ethnic Group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eservation Practitioners Based on the Grounded Theory
  Chen Jinwen1, Liu Jing2
  ( 1.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5; 2. Archives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to the preservation of archives and documentary heritage of ethnic groups in Chin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have been conducted for preservation practitioners based on the grounded theory, a model of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to the preservation of archives and documentary heritage of ethnic groups in China is constructed by gradually refining the categories, main categories and core categories through coding. It presents that the limitation of preservation subjects, preservation objects, natural environment, social environment, preservation management issues and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are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to the preservation of archives and documentary heritage of ethnic groups in China. The suggestions at the subject, object, environment,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level are made to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preservation of archives and documentary heritage of ethnic groups in China. This study aims to conduct research on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to the preservation of archives and documentary heritage of ethnic groups in China, so as to further offer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preservation effect.
  Keywords: Ethnic Groups; Preservation of Archives and Documentary Heritage; Preservation Practitioners; Restrictive Factors
  少得褡宓蛋肝南滓挪以其独特文化内涵和承载的珍贵民族记忆,受到了广泛关注。《“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均为包括少数民族档案在内的文献遗产保护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关研究重点关注了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地区,涉及保护环节各个方面。在资源建设方面,强调多元化收集[1]、实现集中统一管理[2];在价值认知和开发利用方面,强调保护意识宣传教育[3]、挖掘潜在价值[4]、促进开发利用[5];在保护技术与保障体系方面,实体保护技术[6]、数字化保护[7]、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8]、保护体制机制建设[9]等成为研究重点。而制约因素研究多作为其他研究的支撑内容,分散于一系列研究成果之中。其中,朱少禹在研究中关注到保护意识、保护主体、保护技术、经费等影响因素[10];张玉祥在研究中提到自然历史条件、经济、人才、体制等影响因素[11];黄金东认为,保护意识、保存条件、人才、工作机制、资金等制约民族古籍保护[12]。但从保护工作者角度出发的相关研究目前尚处于空白状态,本文将运用扎根理论对其进行研究。
  1 资料收集与编码分析
  1.1 样本选取与资料收集
  根据工作实际,笔者主要将相关科研工作者和保护机构工作人员这两类保护工作者群体作为访谈对象。选取了13名科研工作者(见表1)和10组保护机构工作人员(见表2),采用一对一和集体访谈两种方式相结合开展半结构化访谈,共计获取23个原始访谈文本,编号依次从R01至R23,其中R01至R18用于第一轮编码分析,R19至R23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
  1.2 资料分析
  本文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进行资料分析,在对原始访谈文本逐一提取本土化现象、概念化标签内容、归纳范畴、确定核心类属及其典型关系结构等研究过程中,逐渐明确了我国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制约因素及其扎根模型。
  (1)开放式编码
  通过对原始访谈文本进行资料序化整理和开放式编码,最终得到119个概念和20个范畴(开放式编码示例见表3)。
  (2)主轴编码
  本文在开放式编码的基础上,提炼出保护主体限制、保护客体限制、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影响、保护管理问题、保护技术限制6个主范畴(详见表4)。
  (3)选择式编码
  通过提炼和考量,本文将“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制约因素”确定为核心范畴。其中,①保护主体限制、保护客体限制、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影响、保护管理问题、保护技术限制均是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直接制约因素,与其存在因果关系;②社会环境影响、保护管理问题、保护技术限制对保护主体的保护意愿、保护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与其存在因果关系;③社会环境影响、保护管理问题、保护技术限制通过影响保护主体来间接制约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其存在中介关系。
  1.3 理论饱和度检验
  第一编码结束后,对编号为R19至R23的5份原始访谈文本进行第二轮编码。经分析,未产生新的概念、范畴、主范畴和主范畴间典型关系结构。由此确定,理论达到良好的饱和度。
  2 模型建构与阐释
  基于三级编码和理论饱和度检验,构建了我国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制约因素扎根模型(见图1)。
  2.1 保护主体限制
  据表4,保护主体限制包括保护机构影响和保护个人影响两个子范畴。部分受访者表示,“保护部门都在做这个事情,相互不通气,也形成了内部的微竞争”(R01),说明保护机构间缺乏合作共享,且各自为政、工作内容重复。而从“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低、不了解民族文化,工作都只是为了应付上级差事”(R04),“老传承人去世,而本民族年轻人又不愿意传承民族历史文化,是保护工作中面临的严重问题”(R02)这两组访谈内容中可了解到,保护人员专业水平不足、缺乏作为,民族传承人流失是主要的个人影响制约因素。
  2.2 保护客体限制
  保护客体限制包括载体材料工艺制约、档案文献内容制约、典藏分布问题三个子范畴。载体材料工艺对档案文献遗产的耐久性[13]、保护技术应用产生影响。文献内容所呈现出民族性特征突出、内容纷繁复杂等特点给保护工作带来了难度。受访者表示,很多文字都是濒危少数民族语言,所以在译注、编辑出版方面,难度非常大(R06)。而散存状态是我国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分布的主要特征,由此导致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整体保护情况难以准确掌握。
  2.3 自然环境影响
  自然环境影响包括自然条件影响、自然灾害影响、生物因素影响三个子范畴。受访者表示,“火灾导致的损毁现象时有发生”(R20);“有的被虫咬了,被老鼠咬了的好多”(R04);“霉蚀也造成了很多馆藏文献的受损”(R19)。据此可知自然灾害直接破坏了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管环境,且严重的自然灾害将产生不可逆的损毁情况。
  2.4 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环境影响包括保管条件不足、保护意识欠缺、经济投入限制、民族文化限制、理论支撑不足五个子范畴。从受访者提到的“没有其他专门的保护设备,架子也全是普通木柜”(R15);“他们并不知道其中的价值,就会拿去糊墙,或者卖废品”(R07);“经济利益的驱使,还有各种环境的影响,年轻人要去赚钱,没人愿意待在村里去传承”(R02)等说法中可以看出,在实际保护工作中,由于缺乏保管条件、保护意识、保护资金和科研支撑,保护工作举步维艰。
  2.5 保护管理问题
  保护管理问题包括政策规范问题、组织规范问题和业务规范问题三个子范畴。有受访者表示,“少数民族文献保护政策是分散的,国家层面没有一个专门制度,也没有针对少数民族文献的特性”(R10)。可见,在政策规范上,缺乏专门的政策、标准、法律法规和规划。而在组织规范上,受现行文化管理体制制约,缺乏核心部门主导推动,保护体系缺乏协同机制;在业务规范上,一般化的档案管理方法对少数民族档案文献保护存在适应性问题,难以提供针对性指导。
  2.6 保护技术限制


  保护技术限制包括四个子范畴,包括保护技术专业性、专门性保护技术、实体保护受阻、数字化保护受阻。有受访者认为“少数民族档案保护技术的专业性和要求很高”(R11);“保护技术是一个冷门”(R09),“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技术方法去保护”(R04);“我们馆采用的预防性保护技术只有温湿控制和防光防水防虫,没有其他的”(R15),“进口的纸浆补洞机只适用于纸张状态比较好的虫洞”(R14);“扫描仪是平的,在做贝叶经数字化的时候,做一个就破一个”(R04)。
  3 研究启示与建议
  3.1 主体层面:落实协同保护模式
  保护主体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探索并落实基于多元主体的协同保护模式[14],齐心协力推进我国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具体而言,第一,保护机构间应加强资源互通,共同促进行业规范的制定和落实,共同培育专门性保护人才队伍。第二,保护机构与民族传承人之间应建立互助关系,保护机构为传承人提供专业培训、经费支持、宣传教育渠道;而传承人为保护机构提供民族文化风俗培训、翻译识读民族文字。第三,保护机构与科研工作者之间应加强互动交流,使理论研究贴近实践保护工作,实际工作不脱离专业知识和理论支撑。
  3.2 客w层面:增强保护客体认知
  应增强对保护客体的载体形式、制成材料、制成工艺的认知,并增强对少数民族文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内容,及其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了解。同时,通过对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基本信息的全面普查,增强对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分布状态的掌握。
  3.3 环境层面:强化保护环境支撑
  在文献保管上,要重视实体保护环境,运用专门化保管保护设备改善保管条件。在保护意识方面,要引导少数民族民众重视祖辈留下的珍贵档案文献遗产,破除会对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造成损害的旧观念和旧习俗。在财力支持上,应把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纳入地区专门规划、专门经费中。在理论支撑上,要加强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协同联动,推动相关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3.4 管理层面:推进保护制度建设
  政策方面,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非遗保护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专门性保护政策,做好顶层设计。除抢救性保护外,需重点关注开发利用、保护技术、保护责任等问题,实现政策宏观指导和中观微观聚焦的平衡。[15]标准方面,落实分属于不同民族、不同行业、不同载体的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标准制定,增强标准规范的针对性。法律法规和规划方面,以已有的地方性保护条例为基础,探索国家层面的专门性法律法规。同时,争取将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纳入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发展规划。
  3.5 技术层面:加强专门技术研究
  在加强古籍保护技术、文献保护技术、档案保护技术、特殊载体保护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专门性保护技术开发应用。此外,加强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与继续教育、短期培训相结合,充实人才队伍,保障有生力量。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档案资源分层集群融合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1BTQ084)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与参考文献
  [1] 华林,石敏,杨娜,等.基于民族记忆构建的云南省少数民族档案馆藏资源建设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7(3):71-76.
  [2] 姬兴江.云南散存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集中保护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7.
  [3] 刘为,张若娴,张馨元,等.傣族档案文献遗产传承保护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6(3):116-120.
  [4] 孙馨阳.面向数字人文的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开发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21.
  [5] 陈子丹,谯丹,廖可佳.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18(1):67-70.
  [6] 华林,谭莉莉.西南少数民族石刻历史档案保护技术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5(3):193-196.
  [7] 周耀林,吴化.数字人文视野下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2(5):123-129.
  [8] 华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管理学[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9:9.
  [9] 胡莹.云南省边疆少数民族档案应急保护机制构建探析[J].档案学通讯,2015(4):60-68.
  [10] 朱少禹.云南省民间散存少数民族文字档案保护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6.
  [11] 张玉祥.西北边疆地区濒危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8):92-96.
  [12] 黄金东.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图书馆学刊,2018(1):33-36,53.
  [13] 仝艳锋.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1.
  [14] 周耀林,刘晗,陈晋雯,等.民族记忆视域下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现状与推进策略――基于云贵地区的调查[J].档案学研究,2020(5):101-109.
  [15] 常大伟.我国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政策量化研究――基于128份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J].档案学研究,2020(3):106-1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46203.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