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自我管理研究回顾与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晓敏 薛 刚

  摘要 自我管理是个体主动应用认知及行为策略对自身的思维、情绪、行为以及所处环境等进行目标管理的过程。自我管理对于人们的学习、生活、毕生发展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对自我管理的概念、理论基础、评估方法及已有的测量工具等内容的系统回顾,总结了自我管理强调个体的主动性、目标导向性以及行为和认知策略的运用等特点,在对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自我管理研究将更加关注普通正常个体的整体自我管理水平的测量和培训。
  关键词 自我管理,自我效能,社会认知理论。
  分类号 B849
  
  1 引言
  
  人类在致力于探索如何对外在世界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安排的同时,也在努力追求对自身的管理。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着自我管理。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人们每天都在计划如何分配精力和时间以更有效地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如何安排饮食起居以保证良好的健康生活状态,如何调整情绪和行为以更好地适应生活,这都属于自我管理的范畴。自我管理就是个体主动应用认知及行为策略对自身的思想、情绪、行为以及所处环境等进行目标管理的过程[1]。能够有意识地对自身的思想、动机和行为等进行调节和控制是人类一个显著的特征。可以说,自我管理是个体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管理的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三大领域:临床治疗领域中针对抑郁、多动症等心理与行为问题以及哮喘、关节炎、糖尿病等慢性生理疾病的治疗,通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达到治疗效果[2];教育领域中通过提高学习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学习效果方面的研究[3] ;以及工业领域中对经理人和员工自我管理能力的培训以提高个人绩效、促进组织发展进行的研究[4]。
  迄今为止,发端于临床治疗领域的自我管理研究已经从特殊人群扩展到了健康人群,从临床治疗领域推广到了教育和工业组织领域,从对特殊行为或疾痛的控制发展到对学习和日常工作的调控,从个体层次拓展到了群体层次,这种研究对象、范围和主题的扩大和拓展,表明了个体自我管理能力在学习、工作和健康生活等中的重要地位。尤其在现代信息社会和学习型社会中,面对多种可能的选择,人们如何认识自我并为自己确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如何监控自己的行为以保证短期和长期目标的实现;如何在外在约束和奖励机制缺失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标准对自身的认知、情绪、行为以及外在环境进行调控……所有这些问题都对个体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自我管理能力在帮助个体良好适应、达到自在自为的同时,还减少了社会、组织和他人进行管理监督的成本,因此受到了来自各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2 自我管理的主要研究及其概念界定
  
  自我管理的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临床治疗、教育以及工业领域中。三个领域从不同角度出发研究自我管理,对自我管理的定义也有一定的差异。
  自我管理的研究和应用最早在临床治疗领域蓬勃发展,而且这一领域的研究到现在仍然方兴未艾。对于某些特殊个体,比如肥胖症者、酗酒者[5]以及哮喘病[6]、关节炎、抑郁症[7, 8]、糖尿病[9]、以及一些其它的慢性病患者[10],在相应方面是否能够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甚至关系到他们能否正常生活[2]。研究者们认为,对于这些特殊个体而言,自我管理是比用药更经济、有效的治疗手段[8]。相应的,针对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而提出的自我管理是指个体通过在药物使用、角色转换和情绪调整上的积极参与以更好地治愈自身疾病[2] 。由于慢性疾病患者的健康状况不太稳定,他们的心理状况也容易出现波动[11]。因此,慢性病患者通过主动参与有助于健康的活动,监控和管理自身的病情以及疾病对身体机能、情绪和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帮助自己尽快恢复健康。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总是围绕自己所感知到的自身问题展开的。例如关节炎患者针对的是疼痛,糖尿病患者针对的是饮食。因此,在每个患者开始进行自我管理之前,需要对自身进行详细的需求评估,以明确自我管理的目标。
  自我管理的应用在临床治疗领域的成功引起了教育研究者们的关注。随后,自我管理在控制低年龄儿童的不良课堂行为、提高存在情绪和行为障碍学生的学业成绩、解决注意力障碍、孤独症[12] 等方面的效果得到了证实。研究者们进一步扩大了自我管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自我管理的目的从对问题行为的控制扩展到提高普通正常儿童的阅读和写作成绩[13]、学业成绩[14]、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技能[15]。这种新的研究重点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自主性学习[1]”概念的提出。自主性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是指学习者能够通过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反思,主动地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领域和学习策略,并调控学习进程以高效地达成学习目标[16]。多项研究表明:自主性学习者有更高的学业成就[3]、内在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17]。总之,在教育领域中对个体自我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学习过程[18]、学习策略[19]以及个体自我管理与学业成就及相关变量之间关系[3]的研究上。Zimmerman等人把学习者的自我管理定义为通过个体主动对自身状况、学习行为和环境的调节以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18]。在此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使用自我监控、自我评估和自我激励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个体对学习进行自我管理的结果受到个人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等心理变量产生一定影响。Cole等人主要从行为矫正的角度出发,将个体自我管理界定为通过对个体自身行为的分析以及对行为前因后果的控制实现改变或保持某种行为的目标。Long等人将自我管理定义为个体通过目标设定以及对时间和相关资源的调控以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3]。
  自我管理在教育领域的成功应用,尤其是对提高普通正常儿童学习绩效的有效性展示了它强大的应用价值。这种价值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者们所捕捉,于是大量研究层出不穷。自我管理被认为是一种有助于提高员工动机和生产力的管理策略;可以取代外部制约机制、减少管理成本[20]、降低员工缺勤率[21]。自我管理可以有效预测组织公民行为[20]、组织承诺等变量。职业生涯自我管理可以提高员工对自己职业发展的控制感、导致职业满足感[22]。关于自我管理培训的研究表明,自我管理可以用于员工能够将培训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这有助于提高工作绩效,尤其是提高低水平自我效能感个体的工作绩效[23, 24]。在此基础上,“自我管理团队”[25, 26]的概念应运而生,将自我管理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群体水平[27]。有研究表明,自我管理团队可以提高组织效能,但受到组织的集权化程度和制度化程度等变量的调节[28]。自我管理程度高的团队有更高的生产能力[29] 和前瞻性,提供更高水平的客户服务、有更高的工作满意度以及组织和团队承诺[30]。20世纪末,对管理者及员工自我管理能力的培训以及自我管理团队的工作模式风靡了诸多国际知名的大型企业,比如Procter & Gamble、General Motors、Motorola、AT&T、Xerox、American Express等。可以说,在工业领域中对个体自我管理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对管理者和员工自我管理能力的培训及其与相关组织行为学变量关系的探究上。Manz将个体自我管理定义为一整套认知和行为的策略,这套策略的作用在于帮助个体改变工作和生活环境、建立自我激励机制以及推动个体不断朝着理想绩效水平发展[26]。此外,Markham等人也指出自我管理的核心假设是个体能够以一种理性的方式约束自己的行为,以达到预期目的[31]。Frayne等人对自我管理的定义是:个体为对自己决策或行为某些方面施行控制付出的努力[23]。还有其他学者也提出了各自的自我管理概念。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层级目标体系,该体系包含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目标状态。自我管理是个体在不同的时间和场景中对自己的行为不断进行调节以达到某种目标的过程。

  相对于国外的大量研究,个体自我管理在我国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国内学者王益明、金瑜对自我管理的定义是:个体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控制不当冲动,克服不利情景,积极寻求发展,取得良好适应的心理品质[32]。
  在已有的定义中,Albert Bandura的社会认知心理学中对自我管理的定义最受学者们的关注。Bandura认为:人类是一种主动积极的生物,他们并不是完全机械地应对外界环境的刺激。个体通过对自身行为的观察、评估、强化和惩罚以实现某种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自我效能感[33]。自我管理就是个体通过主动地设定目标、采取行动、监控和评估自身的绩效并作出相应的调节等一系列的行为来塑造自己命运的过程。
  
  3 自我管理的理论基础
  
  自我管理研究的基础是对人类行为及其控制和改变的研究,这方面研究的努力经历了从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到Skinner的行为主义,从Rogers等人的人本主义到Bandura的社会认知理论的理论变迁。在这个过程中,对个体自身行为的认识从绝对的生物本能驱使跳跃到绝对的外界环境控制,最后在社会认知理论中形成了外与内的调和与平衡。除了社会认知理论这一主流理论之外,还存在一些理论研究的尝试,例如自我决定理论就试图从不同的视角解释个体自我管理的形成过程。下面,我们分别对这两种理论进行介绍。
  3.1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将个体的认知、行为及其所处环境放在了一个动态的系统中进行考察,得到了三元交互作用系统(triadic reciprocal determinism)。Bandura认为:个体的活动是认知、行为和环境三个变量不断相互作用的函数[33]。个体对外在影响的反应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而且外在环境也会因为个体的反应而发生改变。这种相互的影响为个体对自身发展施加一定的影响提供了可能。根据这个模型,自我管理是个体、行为和环境三个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个体的影响包括个人的信念(比如自我效能感)、知识以及情绪情感过程(比如焦虑等)。根据相互决定论的观点,自我管理的实践使得个体通过调节环境对外在刺激进行管理,以促使其诱发适当的行为;通过应用认知策略和自我强化的方法来形成并保持理想行为,并最终将活动引向有价值的目标。
  Bandura在其社会认知理论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个体自理性(personal agency)[34]。Bandura认为个体的行为不像行为主义所说的那样,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个体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可以进行主动调节,外部环境也会因为个体的行为而发生改变。个体能够对外界环境施加影响,同时也能对自身施加影响。个体的行为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而其自身也是这些因素中的一员。个体具有主动产生目标导向行为的能力,个体自理性就是指个体具有主动地选择信息、决策判断并做出目标导向行为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能力。行为的目的性、前瞻性思维(forethought)、对自身活动的自我调节以及自我反思是个体自理性的四大特征。Bandura认为,正是通过对个体自理性的实践,个体的自我管理功能才得以展现。另外,控制论认为在既定目标和真实绩效之间的偏差给个体提供了调整行为的负反馈信息,这种负反馈信息为个体的下一个行动循环提供了目标。但是,控制论的观点认为负反馈信息来自外界环境,个体只是对这种负反馈信息做出机械的应对。Bandura认为,个体除了对来自外界的负反馈信息做出应对外,还可以主动设定目标制造负反馈信息驱动自我调节机制。这种主动制造负反馈信息的过程更加体现了个体具有自理性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Bandura提出了一个正式的个体自我管理模型。这个模型包括三个因素:绩效观察、自我评估和自我反应[33]。绩效观察包括对个体绩效的质量、数量以及频次等进行观察;自我评估是指个体通过将自己的真实绩效与内在的绩效标准、参照绩效进行对比,并对绩效水平进行解释和归因;自我反应是指根据个体自我评估的结果对自己实施的奖励或者惩罚。Bandura根据研究结果不断地完善他的理论,对前面的三因素模型作了进一步调整[35]。将绩效观察重新命名为自我观察,以此强调自我监控的过程不是一个机械的对自身绩效进行审查的过程,而是个体在已有自我概念的背景下所进行的观察。个体既有的自我概念将会影响其自我观察过程中对信息的选择和加工的程度。因此,个体自我管理的模型在社会认知理论中最终被确定为自我观察、自我评估和自我反应三方面。
  综上所述,与行为主义和控制论的观点不同,社会认知理论不仅指出个体具有自理性,能够主动地产生有目的的行为以实现既定目标,而且将人的行为放在由个体、行为和环境三者构成的动态交互作用的系统中进行考察。个体行为既不是环境刺激的被动反应,也不是反馈环路上的机械化的判断和循环,而是以个体的认知能力为核心的,环境、认知和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认知的介入使得对个体行为的认识既区别于动物也区别于机器,表现为一个具有自我管理能力、处于实时动态变化、主动调节系统中的有机体[35]。由此,社会认知理论成为后来关于个体自我管理研究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石。
  3.2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自我决定理论是由Deci等[36]提出的。该理论描述了外在的控制、奖励和结构内化并且整合到自我管理系统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原本不属于个体自我管理过程的、但是对个体具有激励作用,而且有助于产生所期望的社会功能的外在因素,通过多个阶段,逐渐融入个体的自我管理过程,使得个体自我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内化概念在自我决定理论中比较重要。Schunk认为:内化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将来自外在事件的控制转化为内在因素的控制(自我决定)[1]。Deci等描述了一个内化的连续体。这个连续体的最低水平是外在控制(external regulation),个体从事或者不从事某个活动是以预期的外在效果为判断标准的(例如获得奖赏或避免惩罚)。当学生完成一项任务是为了获得教师的表扬或者是为了避免责备时,他的自我决定程度是很低的。第二个水平是投射控制(introjected regulation)。在这个水平,个体行为动机的来源是个体内在的(觉得应该/必须/内疚),但却不是自我决定的,因为是动机本身控制了个体。如果个体出于内疚而从事某项活动,或是为了避免失败时的焦虑和自我否定,或是为了获得成功时的良好自我感觉,那么这个体正处于投射控制阶段。第三个水平是明确的控制(identified regulation)。个体从事一项活动是因为这个活动对他们个人来说有重要的意义。那些原本是外在的控制,在这个阶段被认为是个体自己的目标或者是价值,因此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决定的。当学生勤奋的学习以获得足够高的分数从而被著名的大学录取时,个体表现出的就是明确的自我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这些目标是有外在效用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些目标对于个体自己来说是有意义的(Personally meaningful)。最后一个水平是综合控制(integrated regulation)。在这个阶段,个体对外在和内在的信息进行综合考虑。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是因为该活动对于他们自己本身很重要。这个阶段代表了个体自我管理的成熟水平。
  自我决定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从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的发展变化。这个理论描述了一系列水平,随着水平的提高,个体行为的自我动机增加。与社会认知理论相比,自我决定理论更多解决的是为什么个体行为发生了变化,而没有解决怎样使得这个变化得以发生的问题。而关于这一点,社会认知理论则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机制探讨。此外,社会认知理论相关概念的丰富性和理论探讨的深入性等优点决定了它在指导自我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中的主导地位。

  
  4 自我管理的测量
  
  在对个体自我管理的研究中使用最多的方法是问卷法。下面我们对已经出现的主要测量工具进行回顾。
  4.1 Rosenbaum的自我控制量表(Self-Control Scale,SCS)[37]
  在有关个体自我管理的早期研究文献中提及最多的就是Rosenbaum编制的SCS。Rosenbaum从认知-行为疗法所提供的关于个体进行自我控制的方法中进行题目抽样,以测量个体采用自我管理的方式解决行为问题的倾向性。量表包括四个部分:a. 使用认知策略应对情感和生理上的问题;b.运用问题解决策略(比如计划、定义问题、评价备选解决方案和对结果的预期);c.延迟满足的能力;d.自我效能感。量表共36道题目,作答方式为Likert六点量表。SCS间隔4周的再测信度为0.86。Rosenbaum还提供了关于测验效度的相关证据。SCS对个体的自控能力进行了较为准确、可靠的测量。在应用过程中SCS主要被用于特殊个体自我管理水平的测量,有研究者认为该量表不适于用作对普通正常个体总体水平自我管理行为的测量[38]。
  4.2 Rude编制的认知自我管理量表(The Cognitive Self-Management Scale,CSMS)[39]
  Rude 编制的认知自我管理量表主要是考察个体在接触新任务和新环境时的自我效能感以及自我对话的风格(支持性的还是毁谤性的)。CSMS共包括26道题目,作答方式为Likert五点量表。尽管这些变量的重要性都已经暗含在Rosenbaum的模型中了,但是在Rosenbaum的SCS中很少有项目专门涉及它们。因此,研究者将CSMS作为SCS的补充,在施测过程中将其合成分数作为个体自我管理水平的指标。
  4.3 Brandon等人编制的自我控制问卷(The Self-Control Questionnaire,SCQ)[40]
  SCQ测量了个体自我管理的六个方面,包括饮食行为、锻炼行为、时间管理、情绪控制、社会行为和财政计划。问卷包括16道题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Brandon等人的自我控制中有25%的题目是针对饮食控制的,而饮食控制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因此该问卷可以作为针对健康方面自控行为的测量工具,但是不宜用作对个体整体水平上自控行为的测量[38]。
  以上三种有关个体自我管理的量表中,Rosenbaum的SCS、Rude的CSMS都主要考察个体自我管理的认知层面,而Brandon等的SCQ则主要测量的是个体自我管理的行为方面。但对于个体自我管理的认知的和行为的方面在上述量表中并没有得到均衡的重视。
  4.4 Williams等人编制的生活方式量表(Lifestyle Approaches,LSA)[41]
  根据Williams和Long出版的《管理你的生活》中认知-行为疗法所提供的自我管理策略(包括目标设定以及如何系统地应用认知和行为策略达到目标),Williams等人编制了生活方式量表。与上述各量表不同的是,生活方式量表包括了对个体自我管理的认知和行为两方面的均衡考虑,既包括认知策略(比如面对新情境时如何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对话等),也包括行为策略(比如设定明确的生活目标、判断任务完成时间、对自身行为改变的进展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保持工作场所的条理性、向他人寻求反馈等)。量表共16道题目,包含四个维度:对工作绩效和效率的关注、目标导向、任务完成的准时性以及工作环境的条理性。LSA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 系数为0.81,四个分量表间隔一周的再测信度在0.65到0.90之间。
  4.5 Castaneda,Kolenko和Aldag的自我管理的感知和实践量表(Self-Management Perceptions and Practices,SMPP)[4]
  这是一个面向工业组织情境的自我管理量表,该量表以Brief和Aldag的个体自我模型为基础(见图1),对个体自我管理的两个维度:自我管理的感知和自我管理的实践进行了测量。
  对个体自我管理的感知的测量使用了已有的量表:Aldag等人编制的自我强化量表(Self- Reinforcement Index, SRI)。SRI共21题,受测者在Likert五点量表上对每个题目与自身的符合程度进行判断。量表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个体自我感知的绩效水平、自我效能感、对工作绩效的自我认识以及上级对工作绩效的反馈。四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 系数介于0.70到0.87之间[4]。
  
  图1修订的Brief & Aldag 模型[4]
  
  对个体自我管理的实践的测量Kolenko和Aldag从实证的角度出发编制了自我管理实践量表(Self-Management Practices Scale)。他们从职业生涯发展、经理人培训以及与管理绩效相关的文献中获取了有关个体自我管理实践的题目样本,并对10个不同层次的经理人就有关日常工作职责、决定管理绩效的关键性活动、前期的管理培训以及工作场所中对个体活动的限制性因素等问题进行了结构化访谈。访谈以开放式问题为主,通过了解经理人如何进行自我管理以达到绩效目标而获取量表题目样本。量表共有27道题目,作答方式为Likert六点量表。量表包括四个维度,分别是计划和目标设定、通径管理、补偿行为和情绪管理。四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 系数介于0.57到0.81之间。
  数据表明个体自我管理的感知和实践两者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由此更加说明个体自我管理的测量如果仅针对某一方面或某一过程进行,结果将不能准确反映出个体在自我管理总体水平上的状况。Maria Castaneda特别说明,个体自我管理的感知和实践量表所包含的认知和行为样本都是针对具体的工业组织情境,因此试图将该量表推广到其他情境的做法应该慎重。
  4.6 Tangney等人编制的自我控制量表(Self-Control Scale, SCS)[38]
  Tangney等人将此量表测量的自我管理定义为个体改变自我的活动,包括对思维的调节、调整情绪、对冲动行为的控制、努力提高个人绩效、纠正陋习、拒绝诱惑等行为。量表的题目来自对思维的控制、情绪控制、冲动行为控制、绩效调节以及习惯纠正五个方面。最终的量表包括36道题目,受测者以Likert五点量表的形式作答。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89,间隔三周的再测信度为0.89。但是,该量表所测量的自我管理指的是个体克服或者改变自己的内在反应、阻止不良行为倾向的能力,更多关注的是消极的自我管理方面,而不是我们试图探讨的更重视积极的、建设性的自我管理的概念。
  4.7 Hanneke Schuurmans等人编制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30(Self-Management Ability Scale-30: SMAS-30)[42]
  Hanneke等编制的SMAS-30旨在测量老年人的自我管理能力。Hanneke对SMA的定义是:那些有助于保持晚年幸福的关键行为和认知能力。SMAS-30关注六种核心自我管理能力:(1)确保资源的多功能化的能力(Multifunctionality);(2)保持资源的多样性的能力(Variety);(3)保持积极的思维方式的能力;(4)把资源投资于长远收益的能力;(5)能够保持对自己有效利用资源的信心的能力;(6)保持主动性的能力。数据表明,SMA-30得分与65岁以上个体的幸福的五个维度系统相关。而且,分析表明,SMAS-30有较高的再测信度(跨度为16周)。SMAS-30的聚合效度也得到了支持。不难发现,SMAS-30与已有量表的最大不同在于针对老年人的特殊时期,一方面关注的是对越来越匮乏的资源的态度和方法;另一方面关注的是策略而不是对具体行为的控制。

  通过对迄今为止主要的自我管理量表的追溯,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自我管理能力必然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37] 。已有的自我管理量表中,大多数是针对特殊个体,或者指向某一具体的应用领域以及针对自我管理的某个方面进行的测量[38],针对普通个体整体水平上的自我管理的测量研究相对较少[8]。
  
  5 小结和展望
  
  通过前文历史地追溯国内外学者对个体自我管理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贯穿的个体自我管理的一些核心特点。
  (1)自我管理相对独立于外在奖惩系统,强调个体的主动性
  个体自我管理的主动性是将它区别于任何形式的外在控制最为关键的因素,也是在强调人本主义和个人自我实现的当今社会,自我管理备受青睐的主要原因。自我管理的过程是个体承担原来由外部或他人履行的责任,主动地定义目标,并对自己进行监控、评估、奖惩和调节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2)自我管理是目标导向的
  自我管理是个体针对某个发展目标进行的主动调节。无论是特殊个体还是普通正常个体,自我管理都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目标展开的。Karoly等人曾指出个体行为的目的性是自我管理的三个核心要素之一。不管自我管理的目标是消除不良行为,还是提高个人绩效、达到某种成就目标,自我管理都是从当前的现实状态出发,指向某一个目标状态,旨在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在一定意义上讲,自我管理的过程就是个体主动地对自己进行目标管理的过程。
  (3)自我管理是一个运用行为和认知策略的过程
  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个体需要运用各种认知和行为策略对自己的思想、情绪、行为以及所处的环境等进行调节以实现既定目标,其中包括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估、自我强化、自我惩罚和自我激励等自我管理策略[19]。各种认知和行为策略的使用一方面依赖于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也受到教育和个人经验的影响。这也说明自我管理能力是可习得的,实际上在教育、医学和工业领域中的实践已经表明了个体自我管理能力的可塑性。
  同时,根据对个体自我管理相关研究的文献追溯,我们也可以看到已有研究中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1)自我管理的概念不够清晰
  从文献研究中发现,研究者们将自我控制(self- control)、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和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三个词经常换用,但是这三个词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Rosenbaum编制的自我控制量表中对自我控制的定义是个体对不良刺激的忍受程度。这里的自我控制与自我管理相比缺乏一定的主动性。相比之下,自我调节与自我管理的含义更加接近,是指个体主动地对自己的认知、情绪、行为等各方面进行调节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实际上Bandura最初提出自我管理的概念时使用的也是self-regulation这个词。后来文献中逐渐出现self- management并往往与self-regulation在类似的意义上使用。Self-control、self-regulation和self- management三个词的混用,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自我管理本身含义的变化,其研究焦点的定位从被动地应对或控制转变到主动地调节和管理。
  (2)自我管理的结构不统一
  已有的自我管理量表,虽然都以个体的自我管理能力为测量目标,但是测验的结构却差异很大。根据个体自我管理的内容编制所编制的测验,对自我管理所涉及的维度划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目前还没有得出有关个体自我管理结构的较为统一的认识,这种状况为自我管理测量以及相关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针对普通正常个体的整体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非常薄弱
  尽管个体自我管理在诸多领域都受到了重视和研究,但针对普通正常个体的整体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仍然非常薄弱。到目前为止,针对普通正常个体、能够兼顾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整体的自我管理的研究还十分有限。这种现状是和人们对自我管理的迫切需求相矛盾的。
  在倡导自主性和人文关怀的当代社会,随着个体自我管理概念中积极调控意义的日益凸显,以及自我管理水平对个体绩效、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积极贡献不断得以证实,自我管理的研究将越来越突破特定问题个体和普通正常个体特定方面行为研究的局限,更加关注普通正常个体的整体自我管理水平的测量和培训。因此,构建一个整合的、系统的自我管理构想结构,并推出相应的测量工具成为个体自我管理研究的紧迫需求。
  
  参考文献
  1 Schunk D H, Zimmerman B J. Social origins of self-regulatory competence, 1997, 32(4): 195
  2 Lorig K R, Holman H R.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history, definition, outcomes, and mechanisms. Annu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003, 26(1): 1~7
  3 Long J D, Gaynor P, Erwin A, et al. The relationship of self-management to academic motivation, study efficiency, academic satisfaction, and grade point average among prospective education majors. Psychology: A Journal of Human Behavior, 1994, 31(1): 22~30
  4 Castaneda M, Kolenko T A, Aldag R J. Self-management perceptions and practices: A structural equations analysi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99, 20(1): 101~120
  5 Koerkel J. Behavioural self-management with problem drinkers: One-year follow-up of a controlled drinking group treatment approach.Behavioural self-management with problem drinkers: One-year follow-up of a controlled drinking group treatment approach. Addiction Research & Theory, 2006, 14(1): 35~49
  6 Bartholomew L K, Sockrider M M, Abramson S L, et al. Partners in School Asthma Management: Evaluation of a Self-Management Program for Children With Asthma.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06, 76(6): 283~290

  7 Robinson-whelen S, Hughes R B, Taylor H B, et al. Depression self-management program for rural women with physical disabilities.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2007, 52(3): 254~262
  8 Bilsker D, Goldner E M, Jones W. Health Service Patterns Indicate Potential Benefit of Supported Self-Management for Depression in Primary Care.Health Service Patterns Indicate Potential Benefit of Supported Self-Management for Depression in Primary Care.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7, 52(2): 86~95
  9 Gregg J A, Callaghan G M, Hayes S C, et al. Improving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Through Acceptance, Mindfulness, and Valu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7, 75(2): 336~343
  10 Chan S C, Chan C C, Siu A M, et al. Stage of Change in Self-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 Change Assessment (C-URICA) Scale.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2007, 52(1): 103~112
  11 Paterson B L. The shifting perspectives model of chronic illness.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2001, 33(1): 21~26
  12 Suk-hyang L, Simpson R L, Shogren K A. Effects and Implications of Self-Management for Students With Autism: A Meta-Analysis. Focus on Autism &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07, 22(1): 2~13
  13 Schunk D H, Zimmerman B J. Influencing Children's Self-Efficacy and Self-Regul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Through Modeling. Reading & Writing Quarterly, 2007, 23(1): 7~25
  14 Le H, Casillas A, Robbins S B, et al. Motivational and skills, social, and self-management predictors of college outcomes: constructing the student readiness inventory. Educational &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2005, 65(3): 482~508
  15 Peterson L D, Young K R, Salzberg C L, et al. Using Self-Management Procedures to Improve Classroom Social Skills in Multiple General Education Settings. Edu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2006, 29(1): 1
  16 Reynolds W M, Miller G E, Schunk D H, et al. Self-regulation and learning. Hoboken, NJ, US: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3. 59~78
  17 Berger D S.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self-management on student desire and ability to self-manage, self-efficacy,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retention.. US: ProQuest Information & Learning, 2004
  18 Zimmerman B J. Self-regulating academic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The emergence of a 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990, 2(2): 173~201
  19 Skinner C H, Smith E S. Issues surrounding the use of self-management interventions for increasing academic performance.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1992, 21(2): 202
  20 Jain A K, Sinha A K. Self-Management and Job Performance: In-Role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Psychological Studies, 2006, 51(1): 19~29
  21 Frayne C A. Reducing employee absenteeism through self-management training: A research-based analysis and guide. New York, NY, England: Quorum Books, 1991
  22 King Z. Career Self-Management: Its Natur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4, 65(1): 112

  23 Frayne C A, Geringer J M. Self-management training for improving job performance: A field experiment involving salespeopl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0, 85(3): 361~372
  24 Gist M E, Stevens C K, Bavetta A G. Effects of self-efficacy and post-training intervention on the acquisition and maintenance of complex interpersonal skills. Personnel Psychology, 1991, 44(4): 837~861
  25 Beyerlein M M, Johnson D A, Metlay W, et al. Self-management in context. US: Elsevier Science/JAI Press, 1994. 167~185
  26 Manz C C, Keating D E, Donnellon A. Preparing for an Organizational Change to Employee Self-Management: The Managerial Transition.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1990, 19(2): 15~26
  27 Manz C C. Self-leading work teams: Moving beyond self-management myths. Human Relations, 1992, 45(11): 1119~1140
  28 Tata J, Prasad S. Team Self-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Judgments of Team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 2004, 16(2): 248~265
  29 Shipper F, Manz C C. Employee self-management without formally designated teams: An alternative road to empowerment.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1992, 20(3): 48~61
  30 Kirkman B L, Rosen B. Beyond self-management: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team empower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42(1): 58~74
  31 Markham S E, Markham I S. Self-management and self-leadership reexamined: A levels-of-analysis perspective. Leadership Quarterly, 1995, 6(3): 343~359
  32 王益明, 金瑜. 自我管理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 2002, 25(04): 453~464
  33 Bandura A.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86. 617
  34 Bandura A. Exercise of Human Agency Through Collective Efficacy.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0, 9(3): 75~78
  35 Bandura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n agentic perspectiv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1, 52(1): 1
  36 Rigby C S, Patrick B C, Ryan R M. Beyond the intrinsic-extrinsic dichotomy: Self-determination in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Emotion, 1992, 16: 165~185
  37 Rosenbaum M. A schedule for assessing self-control behaviors: Preliminary findings. Behavior Therapy, 1980, 11(1): 109~121
  38 Tangney J P, Baumeister R F, Boone A L. High Self-Control Predicts Good Adjustment, Less Pathology, Better Grades, and Interpersonal Suc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4, 72(2): 271~324
  39 Rude S S. Relative benefits of assertion or cognitive self-control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as a function of proficiency in each domai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86, 54(3): 390~394
  40 Brandon J E, Oescher J, Loftin J M. The Self-Control Questionnaire: An assessment. Health Values: Health Behavior, Education & Promotion, 1990, 14(3): 3~9
  41 Williams R L, Moore C A, Pettibone T J, et al. 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brief self-report scale of self-management practic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1992, 26(3): 216~234
  42 Schuurmans H, Steverink N, Frieswijk N, et al. How to Measure Self-management Abilities in Older People by Self-re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S-30.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2005, 14(10): 2215~22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612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