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言论集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社交网站的缺陷对任何国家的社会治理而言,都是非常严重的。社交网站的受益面很可能并非表面那样,宽至全体网民,而首先是少数互联网巨头。脸谱总裁扎克伯格曾宣称:“接受网络自由之利,就要接受其弊。”因为这个弊就像污染流进江河,受害最小的,永远是把责任推给社会的排污者。   我们无意对伦敦及其他西方城市的骚乱幸灾乐祸,但我们的确想用有些激烈的语言提醒美欧领导人,现在该是他们面对现实,与其他国家携手研究互联网监管的时候了。各国的政治现实及社会状况确有差别,但这种差别很可能小于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差别,当没有法律可以有效管束社交网站时,它逐渐聚集的能量,已经成为对全人类基本秩序构成威胁的巨大不确定性。   ――环球时报评论员单仁平。   我不认为有所谓的“中国模式”,中国政治和经济制度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仍在演进之中,中国尚未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对其他国家具有影响力的模式。我想中国高层的很多人会同意我的看法。中国的变化如此之大、如此之快,而美国的基本政治经济结构早已固定,当然它也面临很多问题。   ――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前亚洲事务高级主任杰弗里・贝德。   中国现阶段有两个亟待理清和重视的问题:一、不能将政府职能转型不彻底而带来的政府强势,与成熟市场经济下的政府干预功能混为一谈。若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中国可能会沾沾自喜于所谓的“政府干预”或“中国体制模式”,而延误了中国进一步改革的进程;二、须重视中国改革进程中计划经济思维死灰复燃的情况――这一体制上的痼疾,加上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中一系列与市场经济不相匹配的成分,可能将使中国现阶段的改革在表面前进的背后,陷入实质上的停滞乃至倒退。   ――香港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邱震海。   中国传统哲人王阳明在其哲学思考和官僚工作经验中,悟出了“知行合一”的道理。“知行合一”是一个理想状态,在实际生活中,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鸿沟。在任何社会,对任何―个组织(包括政府)和个人来说,要做到知行合一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智库的角色就是要在“知”和“行”之间搭建一座双向桥梁,即一方面要追求如何把“知”转化成“行”,另一方面,要把“行”提升为“知”。   把“行”上升为“知”非常重要。首先是话语权的问题,就是确立自己的政策价值评判体系,而不是总是借用人家的。借用人家不是不可,但事实是用人家的东西很难解释自己。其次,是深刻认识自己,从理论上认识自己。第三,这不仅仅是话语权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经验分享。不能上升到概念和理论,就很难解释自己,很难让人家来认识自己。第四,进入世界“政策市场”。如同其他很多事物,世界上也存在着一个“政策市场”,就是各国最优政策实践和政策思想的“交易”。而“知”就是这种“交易”的形式。中国改革开放有那么多的政策实践和思想,也不乏很成功的。但为什么在国际“政策市场”上没有中国产品?主要的原因在于人们没有把“行”(即政策实践)上升为“知”。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8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