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言论集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作者“王先生”不为西方所知,他的书在西方就很难卖得出去,但如果这本书是王先生和詹金斯(英国著名学者)联合撰写,西方人就容易接受――这是向西方介绍中国作者的一个捷径。
  ――剑桥大学出版社全球总裁史蒂芬・伯恩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建议采取中西方作者合作的方式将中国图书推出国门。
  
  对于相对薄弱的华语电影圈来说,从电影产业发达的国家获得资金和相关资源的做法的确是一种不错的尝试。但是今年华语电影人在这种跨文化产业策略上的文化迷失却是值得关注的焦点。贾樟柯的《三峡好人》、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虽然都有跨文化的产业资金注入,但这些影片对于本土文化的把握却是相当出色。华语电影人这次在戛纳的失策,应当也算是一个教训,值得反思。
  ――今年戛纳电影节的四位华语导演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跨文化的产业策略,从投资到演员到处可见外国班底,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策略获得戛纳电影节更多的关注,但结果并不如他们所想。上海《天天新报》发表评论认为失败源于跨文化产业策略背后“文化的迷失”。
  赵小明“卡通市长”的“娱乐效应”具有推广的典型意义。为推介公共旅游资源不惜“丑化”自己,其卡通形象向公众展示了他的幽默与智慧。更重要的是,他祛除了中国官员常见的庄重神秘感,以其娱乐精神为公众呈现了一个具有亲和力的官员形象。在那些超过八成网民对其肯定的跟帖中,我看到了公众对中国官员健康娱乐的期待。
  ――张家界市长赵小明借助卡通这门世界性语言,在一部类似《功夫熊猫》山水画风格的卡通片中,露着门牙弹奏吉他以向全球推广张家界旅游。在媒体跟进的调查中,超过80%的网民对“卡通市长”现象持肯定态度,并且有不少网民认为,此举有助于增添官员的亲切感,这是创新式亲民。《中国青年报》发表题为《“卡通市长”教中国官员如何娱乐》的文章就此事发表评论。
  
  人人都是旅游名片,这张名片既是身份的介绍,更代表着中国旅游的形象,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当然要把名片发好,首要一点是身在宝山要识宝。要对当地概况、旅游景点、历史文化要有基本了解,这就需要自身不断地学习;其次要有“护宝”的意识。要像爱护自己眼珠子那样爱护、保护当地形象,爱护、保护好每一种旅游资源;其三要有国际眼光,懂得基本的国际礼仪,对交流语言要略知一二,这既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宣传和普及,也需要百姓的自觉参与,让大家都来当形象大使。
  ――《人民日报》海外版文章《人人都是旅游名片》呼吁百姓都来当旅游资源的形象大使。
  
  在目前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着所谓“打造”、“营造”文化生态的做法。我觉得, 一些所谓的“打造”、“营造”就是折腾,既折腾钱也折腾人,劳民伤财。如果文化生态用这种方式保护下去,不仅达不到保护的目的,反倒破坏了原有的文化生态。
  什么叫文化生态,就是各地区各民族自然而然的原生性的、祖先传下来的文化生活,这个文化生活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像端午节一样,到过节那天,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早晨起来采艾草、菖蒲,然后包粽子、赛龙舟。这样过节,不用政府部门通知,不用下命令,老百姓自己有自己过节的一整套程序,文化生态保护区所要保护的正是这些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融入到百姓生活中的东西。
  我们现在已经批准建立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有的做得非常好,因为他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成点,把日常生活作为线,真正串连了起来。老百姓不是天天在过什么文化节,而是怡然自得地过日子!这才是真正的文化生态。我不主张地方政府大张旗鼓地造势,今天这个文化节,明天那个文化节。我们应该想办法逐渐调动其内在的自愿,让习俗自然而然地延续。只有老百姓接受并习惯本地域、本民族或族群的生活方式,用这样的方式安居乐业,其所承载的文化生态才会可持续。
  ――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认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应该让习俗自然而然地延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904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