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环境传播中的“公民”参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前环境问题成为社会一项突出议题。相关制度缺失、社会认知误区、传统媒体失语等原因激发了公民个人的环境参与热情。他们通过公民写作、采访调研、网络呼吁等方式扩大了公民干预的影响。在具体行动中,公民表现了“主张权利”的公共参与意识。这种初步的尝试留下了有益的启示。在引领公共参与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环境事故;议题;参与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目前中国进入了一个环境事故多发期。这对于高歌猛进的工业化是一个警示。当社会普遍感受到环境危害时,也需要公民行动起来,参与环境治理。治理的方式有多种,有些是直接参与,有些是发布文章、表达观点。基于公民表达机制的研究,本文侧重的是后者。即当下中国一部分公民开始既代表自身,也维护他人合法的环境权益。本文准备探讨这种公民参与在环境恶化背景下的发生和发展问题,也借此思考与之有关的问题。
  
  一、制度缺失和社会心理偏向引发公民参与
  
  公民环境参与是其受到环境问题危害引发的产物,这有制度层面和社会认知层面的缺失和偏向问题。从整体背景看,中国进入了一个社会转型期,也是一个矛盾多发期。社会矛盾在某些领域还表现得尖锐突出。各种矛盾引发的冲突事件近年来频有发生,其中以环境事故带来的社会冲击较为典型。不论是一些城市出现的停水危机。还是垃圾发电厂事件,都引起了社会冲突。这些冲突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政府人为破坏当地居民生存环境进而危及健康,受此影响的地方群众通过投诉上访、诉诸媒体和网络传播等手段表达意愿,成为了进行环境参与的公民。这种情形的出现既是上述矛盾激发的产物,更重要的在于体制设计和社会认知的问题。
  体制层面滞后于环境问题的快速涌现,已经难以有效应对环境危机。主要原因在于过度投入发展而不能有效解决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这主要涉及两个主体:地方政府。大众传媒。从地方政府的问题看,主要是“理性人”膨胀。所谓的理性人指的是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总是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前提。在不合理的政绩考核驱动下,地方政府更多的会从自身利益出发,不仅不能为环境根本治理提供制度救济,反而在政绩冲动和逐利的驱使下,在招商引资中未顾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在贡献较高的经济产出的同时,也制造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二是传媒层面,为了逐利的娱乐化和消费主义倾向,放弃了守望职能和公共利益维护职责。传媒不仅提供信息,还进行着把关,传播学者怀特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台。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虽然如此。传媒可以引人积极的把关,也会在缺少刚性约束的情况下放弃把关。现在的问题就是。传媒不断加大娱乐比重,不断鼓吹消费主义,这样会够吸引更多的受众,获得更多的广告收入。在传媒灌输下,很多人认为生活幸福就是更多地购物和消费,这成为人们互相攀比和互相吹嘘的话题,节约不再是美德而成为过时的代名词,超前消费和一掷千金成为时尚的表征。传媒的广告技巧善于将人们漫无边际的欲望投射到具体产品消费上去,使社会身份同消费品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欲望竟逐的消费系统。
  由此可见:传媒过分的逐利,那么也就越来越疏远那些并不娱乐化的让人不快的环境问题。因为后者不仅使人得不到娱乐,还把已经危及人们健康的事实毫不隐晦的展示出来。接受新闻者自己也处于不安之中,这必然引发其焦虑恐惧,也会减弱对媒体的亲近。显然这不利于传媒自己的利益,因此尽力迎合而不是如实告知就成为传媒的选择。与娱乐化的思路如出一辙,消费主义是传媒引诱受众不停地消费,让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成为时尚观念。
  与此同时,有限的传媒资源在鼓吹消费主义之际,就难以有效顾及公共利益。传媒本身具有的公共和益责任也在不断减弱。甚至为促动消费有意放弃这种职责。
  除了制度层面以外。还有社会认知层面的问题。人们除了被传媒引导走向过度消费外。还充满了对“发展”的迷恋。发展意味着财富的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舒适度的不断提升。所以在工业化高歌猛进之时,很少听到反对的声音,人们迷恋于财富增长和物质丰裕,就不会更多的关注背后出现的无法回避的负面问题――环境恶化。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受到重视。也源于中国这个后发国家需要急切的赶超。经济实力是最为重要的国家能力指标,因此现代化的焦虑几乎就是全体民众心底的焦虑。但是人们较少看到的是,今天国家层面的较量除了经济之外,还有文化与科技、生态等方面。而经济距离人们生活最近,最能够得到实惠,支持发展是理所当然。但人们过度关注这一面就会必然忽略另一面。甚至不愿意看到发展的代价。顺从于这种心理,传媒也在不断的提供发展成果的样本,证明发展的种种好处,比如突出成就、忽略问题,或者刻意掩盖问题。
  
  二、公民环境参与的几种类型
  
  在当前环境问题突出的情况下,有些人选择传播以实现参与。利用传媒来反映环境问题。他们倾力揭露环境问题,显示了成熟的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第一类是公民作家。以连岳为代表。2007年,他积极带动市民参与阻止厦门PX项目的建设,最终成功。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尽一份力,或许才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能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就会对环境有所改变。
  第二类是环境记者。以汪永晨为代表。从2006年开始,民间环保组织“绿家园”负责人汪永晨带领一批志愿者实施了“江河十年行”,选择10户人家、10个特殊景观和10条江河的水质,在未来的10年中,把这些江河的生态景观及生活在江边民众的命运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一同忠实的记录下来。这种自发的行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记者和社会志愿者参与其中。
  第三类是网上发帖者。2008年,打工者李清平回湖北老家探亲时意外发现在湖北省红安县与武汉市交界处的木兰湖畔,有人正在太规模毁林砍树。砍掉天然生态林种上速生林,一些山头天然林已经完全被铲平。他随即向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和媒体反映了此事。随后,李清平在博客上发表了《请紧急制止湖北省红安县觅儿寺镇李家畈村大举破坏天然林》等一系列博文。他的视频和博文被多家网站转载,很多网友跟贴痛批这种剃头式的毁林行为。同时积极加入到毁林事件的调查中。网上不断汇聚的民意引起了湖北省和黄冈市有关部门的重视。
  李清平说:“信息时代的好处就是全民参与。你有什么声音都可以发出来,我这次是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个事情在网上曝光以后,可以让更多人从网上知道这

个消息。黄冈市政府在网上发了两个通告,也等于自己把真相在网络上摊出来了,让广大网民看个一清二楚。”李清平他也凭着这一系列博文获得SEE・TNC生态奖之环境报道奖。
  第四类是通过参赛干预生活的摄影师。自由职业者卢广从2005年开始拍摄《中国的污染》专题,近五年来。从中国西部到东部沿海,从黄河流域到长江两岸,专题内容不断扩大,记录了中国的污染现状。他认为。记录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把它记录下来,人们看不到就等于没有污染。
  
  三、“公民”之于今天环境议题的意义
  
  在以上环境参与事实中我们看到了“公民”的新形象。这种新形象区别于法律意义上的基于个人权利主张的公民。“公民”主张自己的权利,也主张他人的合法权利。与此相关的几个问题是:一是“公”与私的区分;二是公共意识的兴起;三是公民行动有个人和集体的共同参与。
  一是“公”与私的区分。以中国的情况看,“公民”一词在82宪法里主要侧重于政治法律意义的描述,而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人对于“公民”还存在比较陌生和笼统的意识,很少落实到具体行动尤其是公共参与中。因此公民意识中的“公”往往沦为空洞。公共利益与公民权利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很多人强调公民权利其实更多是侧重于私权,但公共利益是公民个人权利的集合。它还不等同于公民的个人权利;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权利的保护在总目标上应当是一致的、统一的,但由于公共利益的公共性、共享性和公民个人权利的个体性、独享性,使二者常常呈现出不和谐、矛盾甚至冲突和对抗。因此,公民概念应以“公”为主,“私”为辅,公民权利从属于公共利益,“公民”应以“公”为核心。
  二是公共意识的兴起。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带来了更多的公共危害,这迫使人们逐步清醒地看到一盘散沙各怀其私不可持续,为了摆脱“公用地悲剧”。一些人开始了个人的维护公共利益的行动。学者朱学勤曾说:“公民意识是近代宪政的产物。它有两层含义,当民众直接面对政府权力运作时,它是民众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和监督;当民众侧身面对公共领域时,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觉维护与积极参与。因此,公民意识首先姓‘公’而不是姓‘私’,它是在权力成为公共用品,以及在政府与私人事务之间出现公共领域之后的产物”。
  三是有个人和集体的共同参与。由环境问题的急迫性可知,环境领域是公共参与性最强的领域,因为环境问题是典型的公共问题。体现了典型的公共利益,就需要广泛的参与。上述几类公民行动既是知识分子忧患意识的产物。更是基于清醒的公民责任的驱动。同时,除了个人行动之外,还有众多的民间组织也在开展环保运动。这些组织主要是公民参与的集合,不论是“自然之友”这样全国性的民间组织,还是“大众流域”等地方性团体,都是具有公民意识的个人形成的民间环保组织。他们在环境参与行动中普及着公民意识,扩大了社会影响。
  
  四、公民环境参与启示
  
  目前公民环境监督虽然还是少数人,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是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公民环境意识觉醒的标志。人们不再被动承受环境危害造成的严重后果,也不再单纯地等待地方政府和媒体的救济帮助,而是自己主动参与和行动。将事实及时披露反映出去,使问题得以曝光,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产生积极的干预作用、示范作用。从整体看,公民环境监督带给社会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就是自己的声音一定要让更多的人听到,文字视频要让更多的人看到,把这种意见表达出去,扩大社会影响。这样才有希望改善环境危害后果。今天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功能的延伸,人们使用它们表达意见的能力也相应提升,收发短信,写作博客,发表帖子等手段已经成为日常行为。但是有意识地运用这样的手段坚持不懈去维护公共利益。还是不太多见的。然而一些公民不断放大自己的声音,这对于环境治理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二,承上所述。公民环境监督有多种途径选择。他们也在不断进行开拓。这体现出个人所具有的巨大的创造潜力。今天随着人们拥有了自媒体,发布信息意见的自由度大大增加。这激发了使用者的创造力,个人无限的潜能被激活,各种各样的想法、创意也得以通过自媒体表达传播。在这个过程中公民也得以成长经受锻炼。面对这个由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带来的公共问题,特别是环境危机需要联合、参与、行动,这给公民一个利用自媒体发布信息,告知更多的人去关注,带动更多的人去行动的机会。知情权在这些信息传播中也得以逐步的实现。突破了既定的等级秩序和工作职责安排,公民的自主性大大增强。
  第三,环境领域是公民社会建构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生态是当前社会中最为典型的公共问题,具有最大的公共性。它涉及到最多的人群,触及最多的利益,因此可参与性也最强。但是。人们以往局限于“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传统心理预设。以及过度的政府依赖。使得环境危机愈发严重。这需要公民及时行动起来,共同参与治理。通过对于环境事件的主动参与,公民个体能够走向联合,走向凝聚。形成团体的力量。目前这几种环境参与的类型也预示着联合的可能在增长。这对于协助地方政府共同治理环境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环境危机发展需要尽快携手治理,但是现实还存在令人忧虑的地方:环境恶化有目共睹,地方失职放任,企业唯利是图。大众软弱无力,传媒畏首畏尾。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些公民积极利用媒体。勇敢地开展了环境参与。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对于环境危机的遏制,对于唤起民众参与,构建公民社会,协助政府治理环境,都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944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