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沈长华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9-0-01
摘要: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学生如果正确地掌握了基本概念,就等于抓住了知识网络结构中的纲,就可以纲举目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既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又要使学生有意义地获取基本概念。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采用直观演示、动手测量、新旧知识相联系等方法,深入浅出地讲清概念,使学生快捷深入地理解概念。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概念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概念产生的必要性
在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足以说明有关知识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并创设有效体现概念产生背景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借此来进行各种复杂的认识活动,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概念的表名胜,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例如,学生在学习速度概念前由于经常观看体育竞技比赛或切身在体育课中感知到,路程相同时所需时间越少则越快,而对于在相同时间里比较路程确定快慢的情况和路程与时间都不相同情况下怎样比较则没有实践经验。因此,教学中需要创设与学生实践经验相矛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不仅使学生体会到速度产生的历史背景,还使学生感知到学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像工作效率、平均数、分数和循环小数等概念的教学也是如此,有必要让学生弄清学习这些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引入一个概念形成时,应尽可能把知识的产生过程转化为一系列的矛盾问题,真正使问题成为学生思考的对象,使概念学习变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力求使学生自己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机械地复制知识,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积累,在体验数学概念产生的过程中认识概念。
二“、深度”理解,渐进切入数学概念本质
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数学概念教学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同时也要运用抽象思维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
一要理解并运用大概念中的小概念。教学中,可将大概念分解成若干小概念并逐个理解。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讲解: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怎样分才算公平?即把6个苹果看做单位“1”,平均分为3份,一个小朋友可取其中任1份。以此例来说明“单位1”和“平均分”,从而让学生理解1/3这个抽象的“分数”的意义。
二要迁移并验证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知识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实现知识正向迁移。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理解“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即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或除法中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分数线或除号,后项相当于分母或除数,比值相当于分数值或商;再根据学习分数时学到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大胆进行猜测,在“比”这部分知识中是不是也有一个比值不变的规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得到“比的基本性质”。
三要审视并辨析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有其发展渊源,都可找到它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这有助于我们引导学生理解,但每一个具体的概念又有其独特的一面,这是区别于其他概念的本质特征。在教学“百分数”时,教师引导学生审视“百分数”这一课题,学生依据己有的语文水平和数学知识想到“百分数与分数有关”、“百分数与百有关”等,从而发现百分数就是分母为一百的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相互关系”的本质特征,进而加深对“百分数”概念的理解。
四要比较并鉴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在巩固练习过程中将相关、相近或易混淆的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如质数、素数,奇数、偶数,因数、倍数,半径、直径,还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通过比较、辨析,掌握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为数学知识的准确应用奠定基础。
三、在练习中形成系统认识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练习占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一种概念巩固手段,练习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还能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练习并不是机械式地重复训练,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必须明确每一项进行的练习的目的,突出每一项练习的重点,体现出进行练习的最初意图,让练习真正成为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发展思维的有效手段。要有清楚的层次。小学生受认识水平所限,对于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必须有一个逐层深化、逐层提高的过程。这就要求所进行的练习要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慢慢地加大练习的难度、深度和广度。要引导学生形成系统.在数学这门结构性特别强的学科中,所有的数学概念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必须存在于一定系统当中,同时还应与其他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练习运用概念时,需引导学生及时将新概念纳入对应的系统,这样才能达到融会贯通,透彻理解所获得的新概念的目的,才能使所学的概念相连形成一个概念系统.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学生保持与运用新学的概念,同时还有助于学生认知整个系统的构架和该构架形成的过程。
总之,对于小学基本概念的教学,要遵循小学生心理活动特点和智力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组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讲清,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
参考文献:
[1]刘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之我见[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06).
[2]鞠锡田.如何体现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性[J].教学与管理,2005(35).
[3]郑君辉.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科研论坛,2006(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林崇德.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
[6]邵燕萍.让“静态”概念“动”起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12):17.
[7]王耕,叶忠根,林崇德.小学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73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