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概念隐喻和转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婧

  摘要:概念隐喻和转喻是一对非常难区分的概念,本文主要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的用法。
  关键词:隐喻 转喻
  
  一、引言
  人们发现在科学思维中,在对新概念的探索和阐述中,隐喻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手段。因为人类要认知周围的世界,探索未知的领域,需要借助已知的概念系统,并将此“映射”到未知的领域,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理解。概念隐喻理论的思想是Lakoff &Johnson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来的。传统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一种修辞手段。Lakoff 和Johonson 以认知哲学、心理学和原型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概念隐喻”。研究表明,隐喻和转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二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都非常的透彻,普遍运用到人类语言、渗透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
  二、隐喻和转喻的概念
   莱可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上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被莱可夫和约翰逊等称为概念隐喻。此外,在语篇层面上,一些学者注意到了隐喻的语篇认知作用问题,如格特利和束定芳等,但他们尚未对该领域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隐喻在宏观思维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如果能够揭示隐喻在语篇中的作用和机制,我们就能更有力地验证人类思维是否真正隐喻化,弄清隐喻化的程度以及隐喻化的方式等。”虽然隐喻研究的成果很多,但其中反映隐喻实质的基本理论只有三个,其他均为这三个理论的演变。这三种理论分别是替代理论、比较理论和互动理论。隐喻中的替代,严格地说,指将一个事物直接替代另一个不相干的事物,或者用不同词语来表达这种替代关系。“从认知的角度可以看出概念隐喻理论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去认识、去思维、去经历,从而在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时,就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在一定的文化中,隐喻概念已经形成为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隐喻概念体系,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以往的翻译研究方法
  翻译或者说文学翻译,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传统的以“直译与意译,形似与神似,信达雅与信达切”等为标志的研究方法较少使用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这种研究方法重感悟轻理性,重主体轻客体,不注意客观规律的分析。结构主义使语言学理论为翻译所用,然而在其意义观( 意义是由语言内部关系决定的,因此是确定的)的影响下,结构主义翻译观没有考虑译者外部因素,诸如文化传统译者切身体验等,以奈达等学者倡导的“忠实原文论、等值轮、等效论、文本中心论”不断受到人们的质疑。解构主义在“作者死了”口号的号召下,又走向了否定文本否定意义的极端。意义是由作者决定的,翻译就是再创造,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由翻译目的决定,在这一理论的驱使下,功能学派大放光彩。
  上述理论较少的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直觉、内醒或主观感悟为主。这种语文学式的翻译研究重感悟轻理性,重主体轻客体,不注意客体构成规律的分析。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的体验性,它认为语言本身是心理社会文化生态的相互作用的反映,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感官对现实世界进行体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是主客观互动的结果。意义是人们各种认知机制实时在线建构的,转喻即是认知机制的一种,在意义的建构和识解中,转喻起着重要作用。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指导下,翻译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 作者译者读者) 在人类潜在的认知机制的指引下的互动为基础的。从认知转喻理论出发研究翻译,便是本文的一个尝试。
  四、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英伽登认为,创作活动是作家意识的意向性向外部世界的投射与建构过程,审美活动是读者的意识的意向性投射和对审美对象的重构过程。译者和读者的认知活动促使了译文文本意义的建构。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一种认知行为,对源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对语码的表述都与认知有关。因此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翻译,能更好地识解原文本意义,建构译文文本。认知语言学认为,自然语言是人类心智的产物,其组织原则与其他认知领域的组织原则没有区别。语言本身是心理社会文化生态的相互作用的反映。语言结构依赖并反映概念的形成过程,而概念形成过程又以人类自身的经验为基础。语言是在人们通过自己的感官对现实世界进行体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是主客观互动的结果。一方面强调语言的体现性,一方面强调其主观性。这与易经中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不谋而合。
  
  参考文献:
  [1]Lakoff,George &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01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