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顾钧

  摘要:园林工程的施工与养护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园林种植属于短期施工工程,养护管理属于长时间、周期性工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验收后的工作就是养护与管理。俗话说:"三分养,七分管,"表明了养护与管理的重要性。文章主要论述园林绿化工程中如何做好养护管理工作。
  关键词:园林 养护管理
  
  一、灌水与排水
   (一)灌水与排水的原则
  1.不同季节对灌水和排水的要求有所不同。某地区6月份是干旱季节,雨水较少,也是树木发育的旺盛时期,需水量较大,在这个时期一般都需要灌水;7-8月份为雨季,本期降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故不需要过多灌水,遇雨水过多时还应注意排水;9-10月份,如果不是过于干旱,一般不需要灌水,但对于新栽的苗木应适量灌水;11-12月份树木已经基本停止生长,为了使树木很好过冬,不会因为冬春干旱而受害,所以此期应灌水封冻水,越是边缘树种,越冬困难的树种,以及幼年树木等,此期的灌水更为必要。
  2.树种不同,栽植年限不同,灌水和排水的要求也不同。园林树木是园林绿化的主体,数量大,种类多,因此应根据树木的耐旱性、栽植年限而确定灌水量和灌水次数。一般刚刚栽种的树木一定要灌3次水,方可保活,新栽乔木需要连续灌水3-5年,土质不好的以及干旱的年份,均应延长灌水年限,直至树木扎根较深后为止。从排水角度来看,也要根据树木的生态习性,耐水涝的能力决定。
  3.根据不同的土壤情况进行灌水和排水。盐碱地灌水要与中耕松土相结合;砂土地应小水勤浇,并施有机肥增加保水保肥性;低洼地要小水勤浇,不要积水,并注意排水防碱;较粘重的土壤保水力强,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应当减少,并施入有机肥和河砂,增加通透性。
  4.灌水量应与施肥、土壤管理等相结合。水肥结合是十分重要的,在施肥的前后,应浇透水,既可避免肥力过大,过猛,影响根系吸收,又可满足树木对水分的正常需求。此外,灌水还应与中耕除草、培土、覆盖等土壤管理相结合。
  (二)灌水的方式
  正确的灌水方式可使水分均匀分布,节约用水,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并充分发挥水效,常用的方式有下列几种。
  1.人工浇水。
  2.地面灌水。
  3.地下灌水。
  4.空中灌水。
  (三)树木的排水
  排水是防涝保树的主要措施。土壤水分过多,氧气不足,抑制根系吸收,严重缺氧时,根系进行无氧呼吸,会导致根系死亡。排水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明沟排水。
  2.暗管排水。
  3.地面排水。
  二、施肥管理
   (一)施肥的特点
  1.园林树木是多年生植物,长期生长在同一个地点,从材料种类来说应以有机肥为主,同时适当施用化学肥料,施肥方式以基肥为主,基肥与追肥兼施。
  2.园林树木种类繁多,作用不一,其施肥种类、用量和方法等均有差异。
  3.施肥应根据当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或结合灌水施肥,土壤水分含量与发挥肥效有密切关系,土壤水分亏缺,施肥有害无利。
  4.树木吸肥与外界环境条件有关,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光合作用强,根系吸肥量就多,反之亦反。
  (二)肥料的用量
  施肥量受树种、土壤的肥瘠、肥料的种类以及各个物候期需肥情况等多方面的影响。树种不同,对养分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梧桐、茉莉等树种喜肥沃土壤;沙棘、刺槐、臭椿等则耐瘠薄的土壤;开花结果多的大树应较开花结果少的小树施肥多,树势衰弱的也应多施肥。
   (三)施肥的方法
  1.土壤施肥。土壤施肥方法要与树木的根系分布特点相适应,把肥料施在距根系集中分布层稍深、稍远的地方,以利于根系向纵深扩展,形成强大的根系,扩大吸收面积,提高吸收能力。具体施肥深度和范围与树种、树龄、砧木、土壤和肥料性质有关。如油松、胡桃、银杏等树木根系强大,分布较深远,施肥宜深,范围也要大一些;悬铃木、洋槐等根系浅,施肥应较浅;幼树根系浅,根分布范围小,一般施肥范围要小而浅,并随着树龄增大,施肥时要逐年加深和扩大施肥范围,才可满足树木的需要。
  2.根外追肥。根外追肥也叫叶面喷肥,简单易行,用肥量小,发挥作用快,可及时满足树木的急需,尤以在缺水季节或缺水地区以及不便施肥的地方可采用此方法。
  三、中耕除草
  中耕可促使土壤表层松动,从而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土温,促进肥料的分解,有利于根系生长;中耕还可切断土壤表层细管,增加孔隙度,减少水分蒸发和增加透水性。中耕深度依栽植植物及树龄而定,浅根系的中耕深度宜浅,深根系的则宜深。中耕宜在晴天,或雨后2-3天进行,一般小乔木一年至少一次,大乔木至少隔年一次,夏天中耕结合除草可一举两得,且宜浅些,秋后中耕宜深些,且结合施肥进行,效果更佳。杂草不但消耗大量的水分和养分,而且影响园林植物生长和美观,同时会传播各种病虫害,故对园林绿地内的杂草要经常铲除,初春杂草生长时就要铲除,但杂草种类繁多,不可能一次除尽,因此除草是一项繁重的经常性的工作,是保证园林绿化美观和观赏价值的重要工作。
   四、整形与修剪
  整形与修剪主要目的是满足观赏和达到美感效果的要求。绿化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有型有款,座落有置,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成年大树及时锯掉不规则的树枝,对冠幅大,叶多枝小的挡风枝不锯掉,遇大风雨会折枝断干,严重时连根拔起造成损失。
  五、病虫害防治
  绿化树木主要的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蛾、潜叶虎、介壳虫、金龟子等。近年来在乔木灌木中木虱为害较严重,其次是介壳虫,采用常规杀虫剂、速扑杀、介特灵等均能达到防治效果。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常用的防治药物有托布津、多菌灵等,除了药物防治外,栽培上要经常清理枯枝落叶,保持清洁,同时要排除渍水,必要时修剪后喷药。
  六、防寒
  某些园林植物,尤其是南种北移的树种,难以适应北方的严寒冬季,为防止冻害发生,常采取以下的防寒措施。
  (一)灌冻水与春灌。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土壤冻层较深,为防止根系受冻,可在土壤封冻前灌一次透水,这样可使土壤中有较多水分,土温波动较小,冬季土温不致下降过低,早春不致很快升高,早春土壤解冻及时;春灌能降低土温,推迟根系的活动期,也可避免植物遭受冻害。
  (二)保护树干。一般采用包裹、涂白等方法。
  1.包裹。入冬前用稻草或草绳将不耐寒树木的主干包起来,包裹高度1.5米或包至分枝处。
  2.涂白。用石灰水加盐对主干涂白,目的可反射阳光,减少树干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降低树体昼夜温差,避免树干冻裂。
  七、树体的保护和修补
  树木的树干和骨干枝上,往往会因病虫害、冻害、日灼及机械损伤等造成伤口,这些伤口如不及时保护、治疗、修补,经过长期雨水侵蚀和病菌寄生,易使内部腐烂形成树洞,另外,树木经常受到人为的有意无意的损坏都对树木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树体的保护和修补是非常重要的养护措施。
  八、结束语
  园林绿化是现代化城市的关键标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园林绿化工程养护与管理工作在园林绿化工程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种持续性、长效性的工作,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只有高质量、高水平的养护与管理,才能使园林绿化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园林景观才能逐渐达到完美的景观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02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