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职校学生的礼仪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叶 颖

  [摘要]礼仪代表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思想修养、交际能力等。通过礼仪教学,有效地提高职校学生的礼仪修养是非常必要的。文章探讨了职校礼仪教学的几种方法,提出了提高礼仪教学质量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礼仪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职校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对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具体形式的统称。礼仪是职业学校的一门全校性公共课程。该课内容涉及学生在校期间及其将来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的礼仪基本规范。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道德修养、得体的言谈举止、良好的待人接物行为等,对于学生就业后以良好的个人形象迅速立足于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笔者总结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就礼仪教学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一番探索与思考。
  1加强礼仪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初中毕业生的分流情况大致是成绩优秀的上重点高中,成绩较好的上普通高中,剩下的才上职业学校。由于种种原因,职业学校学生(以下简称“职校生”)不仅在学习上成绩欠佳,而且在思想上对自己要求也不严,礼仪素养较差。所以,在职业学校开设礼仪课、加强礼仪教学很有必要。
  1.1 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承的需要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在古代,我们的祖先特别重视“规矩”,用“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名言告诫世人,孔子的“为国之礼”,“不学礼、无以立”;“程门立雪”、“孔融让梨”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我国一直广泛流传。时至今日,我们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着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熏陶和规范。礼仪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礼仪教育肩负着传递、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使命。对职校生进行礼仪教育,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礼仪文化,形成时代美德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2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当代社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在当前就业形势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人才竞争异常残酷,用人单位愈来愈重视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考察。学历文凭固然重要,但其他如能力、道德观念、礼仪修养、团队精神等也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表现。据媒体报道,在人才求职招聘会上常常是温文尔雅、服饰得体、仪表端庄、彬彬有礼的学生更能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和任用。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加强对职校生的礼仪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修养和文明素质,更有助于他们适应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使他们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之中。
  1.3 改善人际沟通能力和增强社交能力的需要
  现代生活越来越趋向规范化,而礼仪是人们交往规范的集中体现,不懂礼仪就难以进行社会交际。开展礼仪教育是培养并提高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人际交往中,礼仪不仅可以使人充满自信,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精神气质,而且能够规范交际行为,更好地向交际对象表达自己的尊重和友好,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造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在礼仪教学,要求学生在与人交往时表现对人的尊重,有助于培养其 “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善于同别人合作和协作,学会沟通和表达情感,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顾全大局,从而能适应各种形式的社会交往。
  2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礼仪课从理论上讲并没有多少深奥的东西,但它涉及面广,生活气息浓,实用性强。这就要求从事礼仪教学的教师去探索适合这一学科的教学方法,下面笔者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几种礼仪教学的方法:
  2.1 案例教学启发思考
  案例教学是以现实生活中典型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把真实的典型的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思考、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因为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以及教学责任心要求很高,所以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除了上网搜集一些礼仪方面的案例之外,笔者平时注意收集、捕捉一些学生生活中不文明的图片和事例,更有说服力。如在讲授日常生活基本礼仪时,出示有些学生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出口成脏;食堂打饭不排队,不洁的校园环境等图片。在观看了经过特写的丑陋行为后,教师只要轻轻点拨就可以唤醒学生对美好事物、行为的追求,对以往错误行为的羞愧。这样的来自于学生身边的生活案例可以让学生有更深的体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 角色扮演知行合一
  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虽然身处教室,但却犹如处于各种交际场景,可以饰演不同的角色。如学习“电话礼仪”时,为了突出不合礼仪的想象。教师扮演打电话者甲、学生扮演接听者乙。
  “喂,你是谁?我找李明!”甲很大声地问。
  “不在,请问有什么事需要我转告吗?”乙答。
  “不用!”甲“啪”地一声就将电话挂了。
  在观看了师生的表演之后,很多学生指出甲的礼仪存在很多问题,如声音过大、没有使用诸如“你好”、“请”、“再见!”之类的礼貌用语,通过观摩与角色扮演,学生对接打电话的礼仪知识都加强了理解和掌握。
  又比如在学习求职面试礼仪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扮演招聘方和应聘方。模拟之前,将应聘面试的注意事项加以说明:①第一印象:注意仪表和衣着;②体态语:做到无声胜有声;③应答:话语清楚响亮;④聆听:作用与应答一样重要。最后要以真诚的语气感谢企业给你这样一次面试机会,同时也要向主考人表达你的谢意。在进行模拟招聘和应聘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倾听、仔细观察,表演结束后,请学生们运用礼仪知识进行点评。最后由老师总结、评价。
  角色扮演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所学内容,增强对已学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提高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3 引导讨论启发思考
  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能在课堂教学上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他们思考。所谓讨论式教学方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或学生提出某一或多个问题,通过充分探讨形成共识,达到掌握的一种方法。例如,在讲授“让自己更受欢迎”时,教师可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所遇的不文明的行为,让学生去亲身观察、发现生活中的非礼仪现象,并提出自己对这些现象的看法,在课堂上开展讨论、辩论或演讲。这样可使学生从浑然不知的当事人变为清醒的旁观者,许多平时不以为然的小事或小节,放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中就被放大了,正确与错误产生了强烈的对比,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印象必定十分深刻,采用讨论式方法教学,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增强记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2.4 讲练结合,以练为主
  大多礼仪规范在理论上通俗易懂,甚至有些内容学生早已知道,教师不必花费很多时间去细细讲解,难的是如何使学生由知变为行,由懂礼到用礼。如讲到站姿、坐姿、行姿、手势、鞠躬等具体礼节规范时,教师简单讲解后做示范,然后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教师一一进行指导,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观摩,查找对方存在的问题,纠正不规范行为。
  3注重课外活动的实践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主张“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理念,鼓励学生立足于校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社会延伸,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如指导学生举办礼仪知识竞赛、社交礼仪大赛、个人形象设计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学生承担了校内外各项活动的礼仪服务工作等实践活动。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结合,使学生实践能力大幅度提高。
  4重视教师礼仪素养的示范作用
  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对学生心灵及人格的塑造,是其他社会成员无法比拟的。学生善于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无形中都可能为他们所效仿。一个气质高雅、仪表整洁的教师对学生的礼仪教育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建议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和仪态仪表,用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礼仪示范榜样。
  5改革学生成绩的评定方法
  礼仪作为一门课程,肯定是要有相应的考核成绩。笔者在教学中对礼仪课的考试方法做了合理的改进,将成绩考核分为三部分:平时课堂内表现,平时课堂外表现和期末综合考核。平时课堂内表现包括上课出勤情况、上课听讲和练习的态度及教学过程中的检测成绩。平时课堂外表现包括书面作业是否按时完成、质量如何,平时的表现是否合乎礼仪要求。期末考核则以礼仪知识的综合运用为原则,学生在考试前的准备过程中要多次练习,而考试的现场又是一次练习,这样一来使得学生在考核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对达到礼仪课的教学目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姜晓敏. 人际沟通与礼仪[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赵景卓. 公关礼仪[M].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 廖超慧. 社交礼仪[M].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4] 金正昆. 现代礼仪[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 宋莉萍. 礼仪与沟通教程[M].上海: 上海财经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38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