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边境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华清

  
  [摘要]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壮族居民在世代生产劳作中积淀了丰富的传统生态文化,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也正经历着深刻的历史性变迁,如何做好传承与创新,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弄岗自然保护区;生态文化;传承与创新
  [作者简介]唐华清,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硕士,广西崇左532400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4-0013-04
  
  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珠江水系最上游的水源林自然保护区,也是中越边境重要地理位置上的自然保护区,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保护区生态系统保存完好与各级政府的努力分不开,但也与当地居民保持着良好的生态保护传统不无关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进中,保护区内壮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面临着传承与保护的历史性问题。
  
  一、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传统生态文化的基本概况
  
  1.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概况
  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东经106°42′28″―107°04′54″,北纬22°13′56″―22°39′09″,地处我国西南部,位于广西崇左市的龙州和宁明两县境内,跨逐上、武德、上龙、响水、上金、驮龙(宁明)、亭亮(宁明)等七个乡镇,绝大多数居民为壮族。保护区呈西北一东南向长条状地块,从西端到东端共长33.53公里,由陇呼、弄岗、陇山三片组成,总面积10.077平方公里,是我国热带北缘。区内群峰嵯峨,山弄密集,溪流时隐时现,喀斯特地貌典型,植被为世界上罕见保存最完好的岩溶地区热带季雨林,是我国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14个关键地区之一,也是林业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选定的40个A级保护区之一。由于植被得到较好的保护,保护区内木材蓄积量从1979年综合考察时的12万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近59.25万平方米。有林面积10285.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8.8%,是广西全区覆盖率最大的保护区之一。由于当地政府的支持,保护区早在1990年前划清四至界限,并于1990年6月取得国有林权证书。保护区土地全属国有,一直以来没有被征占现象,无山林纠纷和采石挖矿现象,也无病虫害和火灾发生,动植物生存状态良好。
  
  2.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传统生态文化的属性
  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传统生态文化缘于农耕文明的稻种农业经济基础,属于“那”文化的范畴。“那”或“纳”,即壮、傣、布依等民族语言中的“水田”之义,“那”文化是在长期的水稻种植历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南方农业文化形态。“其内涵包括稻种、生产工具、加工工具、灌溉设施、肥料等物质文化;稻种的选择培育、播种、耕种、灌溉、管理、收割、储藏、加工等行为性文化;生产习俗、禁忌、祝祀及对天象、土地、雷雨、江河诸自然物的崇拜及安土重迁、重农轻商等观念性文化;同时还外延及与之相适应的居住形式、饮食习惯、岁时节日、语言词汇等方面”,是壮民族等繁衍变迁、踏过灾难的不断成熟的心智的反映。它具有延展性,为壮民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奠定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壮民族不可离开的精神家园。
  
  3.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传统生态文化的主要内容
  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的土著居民在长期的生产劳作的历史中,积淀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传统生态文化,概括起来主要有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及制度层面三个层次,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以“那”为依托的生产劳作文化。在长期的劳作过程中,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壮民族先民摸索出了一套与当地的自然生态相适应的农耕型生态的“那”文化生产方式,即稻作农业文化。保护区气候炎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降雨多集中在6~9月份。雨水多以地表径流或地下渗流的方式汇入江河,所以,这一地区江河密布,溪流交织。江河两畔和山岭之间,分布着一片片面积不等的平坝、弄场或三角洲。其土层较多深厚,肥沃湿润,加上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有利于开辟为耕地,适合各种亚热带作物尤其是水稻的种植,具有发展稻作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巨大潜力。在一些壮族聚居地尤其是在坡地、山地较多的地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梯田稻作农业,壮族人称为“那”。这些地区山岭绵延,丘陵起伏,坡陡沟深,海拔较高,所以人们只能在坡地上沿等高线修成台阶形的梯田,用土或石垒成梯级状田埂,用以拦蓄天雨和固定土壤肥力。梯田虽小,耕作不便,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植被面积,防止水土流失,这与亚热带山区自然生态系统是密切吻合的。如此巧妙地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变自然生态为农业系统,是保护区壮族先民生产实践的结晶。
  二是“干栏式建筑”的家居文化。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壮民族的居住方式和居住文化模式与多山的地理环境和“那”文化相适应。壮族人通常定居在依山傍水的田峒边,居住在干栏式房屋中。关于干栏式建筑,保护区内的壮族也称之为“高栏式”建筑。历史上保护区潮湿多雨,蛇兽横行,干栏建筑的上层离开地面数米,干燥通风,空气流通,阳光充足,能起到防潮、防蛇、防兽、防洪的作用。正如《旧唐书・地理志》记载的,古代岭南地区“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虱,人并楼居,登楼而上,号日‘干栏’。”房屋骨架用木料构成,有上下两层,下层架空,用于围养牲畜,堆放农具杂物,既便于看管家畜,积累肥料,又充分利用空间,节省建筑面积;上层用木板铺成楼面,同时用木板分隔成小间,架设楼梯供人上下,是一家人饮食起居的地方,形成“牛猪畜其下,上以自处”的合理格局。房屋采用竹木结构,中越边境民族地区盛产竹木,因而能够就地取材,造价低廉。此外,干栏式房屋通常在较高的坡地上建筑,不占或少占耕地,这就体现了壮族人对自然生态的认识、顺应及合理利用。
  三是与上述两种文化形态相适应的生态伦理观念。包括朴素的图腾崇拜思想、敬畏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适度开发的发展观。保护区壮民族至今保留着树神崇拜、水神崇拜、石头崇拜等原始朴素的自然崇拜观念。这些素朴的思想意识,积淀成淳朴的生态观念,导引着人们保护生态的自我觉醒和自我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量。比如位于保护区范围内的龙州县武德乡陇呼屯有一棵千年古枧木,被人们称作“枧木王”,当地人就奉它为树神,对它顶礼膜拜,每逢年节,村民们必备丰盛的祭品,到树神底下以极高礼数烧香祭拜,祈求树神的佑护,盼个来年风调雨顺、村社兴旺、人畜繁盛、阖家康泰,举凡对树神有所冒犯的人必将受到天谴。如此这般,素朴的生态保护意识就悄然植根于人们的心里,并世世代代相互传承。其实,不只是“枧木王”独享殊荣,保护区内壮民族都有这样的树神崇拜传统习俗,凡是村头社尾、山泉水源地,人们都禁忌乱砍滥伐,比较多见的保护对象主要有老榕树、老樟树、老枫树等等。这种树神崇拜思想,对乱砍滥伐的破坏生态行为无形当中起到了约束作用。
  
  二、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传统生态文化

创新的重大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相辅相成,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目前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阶段。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崇尚自然和天人和谐、物我合一的思想与智慧。在生产方式上,转变高投人、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传统生态文化的创新正是顺应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性要求而提出的,既具有历史的紧迫性,同时又是时代的需要,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
  
  2.造福子孙后代的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针对人类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严峻考验而提出来的,是人类对工业文明带来负面影响的历史性反思,是总结先污染后治理发展老路的痛定思痛的决择。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要求是:不要吃了祖宗饭,断了子孙粮,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掠夺式开发断然行不通,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式生产和经营必须退出历史舞台,否则对不起子孙后代。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传统生态文化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历史性变迁,有的甚至面临着退化与消失。如何做好传承与创新,使之继续发挥保护自然生态作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迫切需要,必须加以重视和认真研究。
  
  3.增强国家安全的需要
  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由于其区位的特殊性,集中体现了老、少、边、山、穷的特点,生态环境保护牵动各方利益,其意义非同小可,我们必须把它上升到国家安全利益的高度来对待。第一,因为是革命老区,战争年代处在战争的前沿地带,为国家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只有认真谋求发展、精心构筑社会的和谐,才能得民心顺民意,促进国家的安全稳定。第二,因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对待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甚至贬低排斥,而应兼容并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第三,因为是边境地区,具有国际影响力,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得以发扬,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理所应当。最后,因为是“欠发达欠开发”西部地区,脱贫致富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地区走可持续的生态发展之路,符合国家安全的需要。
  
  三、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传统生态文化创新的途径
  
  1.政府主导
  一是加大政府的投入,落实保护区的补贴政策,解决民生的实际问题,纾解民困,促进官民和谐,为农户接纳保护区的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打下基础。与此同时,加强政府主导,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形成学校教育、技术技能培训、科普、法律宣传教育等多管齐下的教育局面,切实提高保护区居民的教育科技文化素质,为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二是政府主导,调整产业结构,根本转变单一产品的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户开展多种生产和经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优势,进行特色农副产品的种养、加工,拉长产业链。比如:多蔗种种植可以翻倍增加蔗农的收入,蔗田间种西瓜、黄豆也可以增加农户收入;另外,还可以在比较贫瘠的地块种植剑麻、芭蕉、柑橙、荔枝、菠萝、香蕉、龙眼、沙田柚等热带水果,多渠道增加农民的收人。三是引导农户改进生态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比如政府给修建沼气池的农户以补贴,就收到很好的效果,可以达到节能环保,避免乱砍滥伐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净化了生态生活环境,促进村容村貌的整治,提高村民的环保卫生意识,形成生态文明的好风尚。
  
  2.内部诉求
  调查中我们发现,保护区内壮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变迁是整个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的一部分,它不是传统生态文化的简单消逝,而是民族融合、同化历史进程中的必然要求,是本地区民族内部诉求的必然结果,也是传统文化创新的表现。比如,传统的干栏式建筑,其上等材料是本地的枧木、红木,次一级的材料是本地的其他山林木料,最差的是竹子做的木料。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房屋的建造所需的木料也会相应增加,假如还以木结构的房屋建造为主,必然会需求大量的木料,这势必又要造成乱砍滥伐的新的恶性循环,势必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所以,改革开放以来,保护区内的壮民族不再认为传统的木结构干栏式家居建筑是值得保存的“珍品”,与其他地方的钢筋水泥建筑相比,他们反倒认为这是落后的表现之一。因此,近些年来,他们纷纷改建房屋,不再砍伐山林作为木料了,这应是一个好的现象。干栏式建筑的形式不变、功能不变,不多占土地,不造成建筑污染与浪费,这种民族内部自觉诉求的行为应该得到尊重和支持,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3.外部助推
  诚然,一个民族文化传统在变迁中求得创新,求得突破,仅靠内部自觉、内部诉求还显得不足,必须借助外部的力量才能得以完成。就弄岗自然保护区来说,像歌墟文化、黑衣壮服饰文化、天琴文化,没有外部的需求与创新力量的注入,本身就会陷入自生自灭的悲惨结局。对于这样的传统文化,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包装和开发,就能达到创新和传承,而不至于自生自灭。近些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加快,中越边境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也在加快,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到此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弄岗自然保护区也适时推出了生态旅游的品牌,但其效果尚未显著,其根本原因是本地区的旅游大环境、大市场尚未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假如形成旅游产业,并拉长其链条,其效果会大不一样。具体来说,游客慕名远道而来,如果他们能够欣赏到富有本地壮民族浓厚色彩的传统歌墟、传统歌节、天琴演唱会以及传统的黑衣壮服饰等等这些原生态文化,或者参与到保护区内传统的养生文化和有利身心的健身娱乐活动中,达到尽兴而玩,满载而归,岂不妙哉。所以说,开发生态旅游是保护区传统生态文化创新的最佳路径。
  
  [参考文献]
  [1]覃彩銮.试论壮族文化的自然生态环境[J].学术论坛,1999,(3).
  
  [责任编辑: 霁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56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