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雷猛发

  [摘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内涵。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从内涵到外延应尽可能扩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要经济、文化一起上,齐步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文化建设,在积极抓建设的同时,要防止和及时处理破坏或丑化文化建设的现象或问题。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合浦珠还
  [作者简介]雷猛发,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广西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128-03
  
  “文化”既是一个深奥的理论课题,又是一个现实的实际问题;“文化”是个大题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是个小题目,但都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内涵。关于“文化”这个老题目,历来的论著何止汗牛充栋;而就是最近刚刚提出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这个新题目,也是一呼百应,各种论著层出不穷。仅是近日由广西社科院、广西社科联、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问题”研讨会就收到论文30多篇,在会上发言或宣读论文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以及职能部门具体工作者也有十多人。他们的论文或发言,都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问题提供了极好的见解和看法,很有参考价值和启迪意义。笔者对“文化”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问题”缺乏研究,原本是无言可发;但听了大会发言,匆匆翻阅了会议论文,受到启发,也有若干想法和看法。虽无力形成长篇大论,但来个三言两语也还是可以的,权当是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大合唱中,敲敲边鼓吧!
  笔者的想法和看法暂还只停留在宏观层面,尚未能深入到微观层面,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从内涵到外延应尽可能扩展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一开始就赶上了前所未所的大好历史机遇。在地区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加入WTO、西部大开发、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中国一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新格局的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战略的实施等等背景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从原来的边缘地位上升到多区域合作发展的前沿和枢纽,因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就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和现实重任。在宏观上,笔者倾向于并赞同这一建设从内涵到外延采取扩大的思路和模式。这可从地域范围、概念外延、群体组成三方面来认识。
  (一)地域范围。广西北部湾从纯粹地理位置来说原本是指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然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北部湾地理位置的基础上添加了经济因素,因而其范围无疑必然会扩大。国家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所称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加上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形成的“南北钦防”中起领头作用的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有论者建议自治区将北海市合浦县的山口、沙田两镇划归玉林市管辖,让玉林市有海,成为北部湾经济区的一员;更有论者从提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规模和总量出发,提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12城市群的设想(除南、北、钦、防外,加入来宾、柳州、百色、崇左、河池、梧州、贵港、玉林)。这些建议和设想都很有益。其共同的一点,无非是增加和扩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实力和竞争力。在这些建议和设想实现之前,倒是可以先考虑向外借脑、借力、借资。比如,自治区许多直属单位的脑、力、资都应该想尽千方百计借来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所用。再细一点比如,北海市不是没有社科院吗?而广西社科院拥有大大几十个多学科的高级研究人员,借来用用不是很方便很有效吗!因此,在宏观认识上尽可能扩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地理范围是可行的,也是有益的。
  (二)概念外延。文化与人类共生,但人类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现在还在不断深化中。如果说以往对文化的认识偏向于狭义的话(例如“文化人”含义指向的对象就是少数人,“文化局”管理的工作非常有限),那么随着社会的进步,认识的拓展,现在对文化的认识则越来越趋向广义的了。有一篇关于文化学研究的综述文章按不同角度划分文化,林林总总,难以尽说,令人有进入文化大观园之感。其中,“二分法”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实体文化与观念文化、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外显文化与内隐文化、意识上的文化与意识下的文化;“三分法”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或物质文化、政治文化、观念文化,或意识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或物质层文化、理论制度层文化、心理层文化,或物的文化、心物结合文化、心的文化;从文化主体划分,有个体文化、家族文化、群体文化、人类文化等;从类别划分,有科学文化、艺术文化、宗教文化;从历史看,有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从形态看,有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从来源看,有本土文化、外来文化;从地理角度看,有海洋文化、流域文化、山地文化;从城乡差别看,有城市文化、农村文化;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有农耕文化、工业文化、生态文化、信息文化等;从国家和民族文化范围划分,则可以更细化。还可以分为政治文化、法律文化、行政文化、组织文化;企业文化、商业文化、产业文化、行业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媒介文化、广告文化、出版文化;地域文化、节日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旅游文化;休闲文化、影视文化、网络文化,等等。应该说,进了这个文化大观园,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外延认识不能再是小肚鸡肠的了。比如,人们津津乐道于“饮食文化”,但却忌讳“厕所文化”。其实,“厕所文化”也大有学问。据说东盟一些国家很忌讳别人用左手递东西特别是递餐具。什么原因?这恐怕与“厕所文化”有关。笔者20世纪60年代初在南宁某中学补习高考,就常见一印尼归侨女教师上学校公厕提一小桶水,听说是她习惯用水而不是用纸便后洁体,而充当洁体任务的一般是左手,左手于是被视为不洁。“厕所文化”不可小视,于此可见一斑。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中,文化概念的外延应尽可能拓展,既有歌舞影视文化,也要有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城市广场文化、乡村田野文化、农村产业文化、军营文化、校园文化等等。它既是包罗万象的,又是重点突出的,有针对性的。
  (三)群体组成。文化概念的外延扩大了,参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的群体组成随之扩大也就顺理成章了。把狭义文化比作“阳春白雪”,参与者无疑是“曲高和寡”;而把广义文化比作“下里巴人”,则参与的人必定是“和之者众”。当然这里的比喻也是蹩脚的,并不意味着狭义与广义有什么高下之分,无非是想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需要全民参与,应该而且必须动员工农商学兵、党政工青妇以及社会各界,包括外来投资、考察、观光、旅游等中外人士积极参与,涵盖方方面

面,才能把文化建设好,才能达致共建共享的完美境界。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要经济、文化一起上,齐步走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史,经济、文化建设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等量齐观的。先经济、后文化,或重经济、轻文化是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这既可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先吃饱肚子才能唱歌跳舞画画的既浅显又深刻的道理中理解它的真理性,又可在历史和现实中找到人们司空见惯的事例。就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各式各样经济区的开发建设中,不少地方也普遍存在先经济、后文化,或重经济、轻文化的发展模式。毋庸置疑,这不是好的发展模式,只应列入总结教训的范畴。因为先经济、后文化,或重经济、轻文化的发展模式,不仅对文化建设不利,同样对经济建设不利。文化建设发展到今天,不仅对丰富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有着巨大的意义,而且也对经济建设起到不可估量和无可替代的作用。这里随手举一个例子就足以证明。浙江省宁波市把无形文化资产“梁(山伯)祝(英台)”爱情故事,从民间传说演变为巨大的文化产业,不仅创作了被国际音乐界公认为“一部迷人、新奇,具有独创性的作品”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召开了具有广泛影响的“梁祝文化国际研讨会”,宁波市政府将梁祝故事申报“世界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并且借此大做文章,接二连三搞了一系列大动作:(1)兴建了中国内地第一个爱情主题公园“梁祝公园”,率先以长效票房收入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建立“梁祝文化研究中心”,开展中国婚俗文化史的整合和中西婚俗文化比较研究;(3)2002年出版了4卷200余万字的辞书《梁祝文化大观》并发行海内外,真正做到了学术文化研究先行;(4)举办了两届全国性的婚俗文化节,使这一文化活动制度化、操作标准化,产生了一定的商业效益;(5)从宁波山伯庙到上虞祝家庄英台故里,正好是唐诗宋词言情之作流变的路径,有大量爱情题材的名人骚客诗书画墨宝真迹和曲剧舞作品的展出演出,正在筹划将“山伯庙―夫妻桥―梁祝坟―梁祝书院―草桥亭―照影井―祝家庄”连成黄金线路,实现同旅游产业的成功整合。经过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一个古代的民间叙事文本,在当代滚雪球般地形成了一条文化产业链,实在堪称文化建设奇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有着丰富的弥足珍贵的包括物质的非物质的人文遗产,我们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中,是不是也可以把一个“合浦珠还”的民间故事,一句“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的谚语,神话般地演绎成一条充满勃勃生机活力的、有着无限迷人魅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长效文化产业链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对此,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文化建设,在积极抓建设的同时,要防止和及时处理破坏或丑化文化建设的现象或问题
  
  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中,虽然这一大合唱的主旋律是高昂的、奋进的,但也应有思想准备,很可能会伴有不和谐的杂音或噪音。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客观事物的发展有正有负,前进的道路不是一路平坦、一路顺风。这就需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方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积极抓建设的同时,要防止和及时处理破坏或丑化文化建设的现象或问题。现在国内国际形势是阳光多于阴雨,握手多于绊脚,很多人以为天下从此太平了,放松了应有的警惕性,这应引起足够的注意。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一次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在讲话中特别引用了中国社科院提交给中央的《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报告》中的一段话:“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认为这段话写得好,就是要警惕当前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企图影响乃至占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阵地的图谋;同时指出,现在的斗争,“左”的、“右”的,国内的、国际的都要从意识形态上打开缺口,搞颜色革命、街头政治,就是这方面的反映。古语云:树欲静而风不止。中央领导的讲话指出了当前国际国内斗争的一个特点,提醒我们要提高警惕。我们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中,也不能麻痹大意,而应有起码的必要的警惕性。近年来,我们广西上上下下大抓城乡清洁工程,但“小广告”之类破坏城乡清洁工程的“牛皮癣”屡禁不绝。最近几年,我们广西壮族大力建设布洛陀文化,影响越来越大,想不到也出现了利用文学创作的形式丑化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的现象。现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刚刚起步,是否就不会出现打着建设的旗号而行破坏或丑化之实的呢?但愿不会出现;但是有可能出现。这不是什么杞人忧天的事情。稍为关注一下国内电视特别是影碟中的各种各样的文化节目就不难发现,搞恶、搞丑层出不穷,很有一些人乐此不疲。假如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中有人搞恶搞丑,进行破坏或丑化,那就应该认真对待,及时采取必要措施,该取缔的取缔,该纠正的纠正,该批评的批评,决不可姑息迁就,更不可掉以轻心、良莠不分。任其横行。
  过去有“说不尽的《红楼梦》”之说,现在说不尽的应该是不断升温热门的文化话题。这不禁令人想起西方第二代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哈贝马斯说过的话:“随着市场规律对文化领域的渗透和控制,批判意识黯然失色,消费主义隆重登场,而且唱起了主角”,“这就是典型的文化消费,本质在于悦乐大众”。既然已经有人给了文化以“主角”的定位,那么,我们来研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问题,应该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相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前景是诱人的,成就是巨大的。让我们遥寄我们共同的祝愿吧!
  
  [责任编辑:钟 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73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