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校“两课”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春波

  [摘 要]随着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实现“两课”教学模式的转换已经成为“两课”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根据“两课”教学的功能特点和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确定了重构“两课”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对“两课”新型教学模式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构建,并指出了实施新型教学模式所必须具备的主客观条件。
  [关键词]“两课”;教学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5―0185―03
  目前,对“两课”教学改革的探索,大多数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单向度地进行探索,从整体的角度对“两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未形成比较系统独立的理论框架。教学模式是构成教学系统诸要素的组织方式,它上承教学理论,下启教学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起到了桥梁和中介的作用。由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所以,教学模式也应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一、构建“两课”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1.构建“两课”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高校“两课”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核心课程。因此,构建“两课”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必须服从“两课”教育教学的目标,有利于增强“两课”教学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伦理道德素质,使其真正成为实现“两课”教育教学目标的最佳形式;必须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的新理念,使其在运作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真正使“两课”的教学内容内化于学生的“心”,外化于学生的“行”;必须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尽可能地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两课”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以便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优势,从而增强“两课”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说服力;必须遵循素质教育理念,在素质教育的宏观背景下构建“两课”教学模式,使其成为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伦理道德素质的教学模式。为此,要把素质教育的精神融入到“两课”教学模式之中,最终要把“两课”教学真正纳入到素质教育的轨道。
  
  2.重构“两课”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由于“两课”教学模式是为实现“两课”教学的根本目的服务的,因此,“两课”教学模式的构建要明确“两课”教学的根本目的,理清“两课”教学模式与教学目的的关系。“两课”教学理论的传授只是手段,化为大学生德行、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他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工具才是根本目的。教学不是为了单纯记忆某个具体问题的答案,获得有限的点滴信息,而是要求学生在情景中理解学习内容,培养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任何不利于“两课”教学目的实现的教学模式都是毫无意义的。
  
  (2)主体性原则。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充分重视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色。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学习、认识发展的主体。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和品德的形成归根结底必须依赖学生自身的主观努力,一切外在的影响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引起学生的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时,才能发挥其对学生身心的巨大塑造力,所以教育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并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全面推进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学生如何学会做人,如何做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广大“两课”工作者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摆正师生关系是重构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关系到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重要问题。重构“两课”教学模式,就是要按照现代教育理念重构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把被传统教学模式颠到了的师生关系重新纠正过来,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把教师置于主导的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两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同时注意发挥“两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导向、导航的作用,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双向交流的互动关系。
  (3)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原则。“两课”教学模式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唯一的。一方面,“两课”课程体系是由几门课程构成的,各门课程都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和独特的教学内容,即使是同一门课程,由于所教的对象以及教学环境和条件的不同,也不可能采取完全相同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因此,重构的“两课”教学模式应具有多样性、针对性和可变性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两课”每门课程的教学都服从于同一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贯穿着相同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内涵,因而在教学上又可采取相近或统一的教学模式。所以,重构的“两课”教学模式要尽可能体现每门课程教学的共同特点和运作方式,对每门课程教学既要有普遍适应性,同时,该教学模式又是动态的和可调整的。
  
  二、“两课”新型教学模式的构成及特点
  
  新的“两课”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相对稳定和规范化的教学操作系统或范型,主要由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构成:
  1.教学目标模式。“两课”教学目标在“两课”教学模式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制约各教学环节乃至整个教学模式运行的重要因素。由于“两课”课程体系是由几门课程构成,而每门课程在不同的层面上,承担着各不相同的教育功能。因此,“两课”的教学目标是复合的,而不是单一的,并构成一种较稳定的目标模式。这就是: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道德知识;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有机结合就构成了“两课”教学相对稳定的目标模式。这种具有复合性的目标模式表明:“两课”教学是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其中以育人为根本目标。因此,在教学模式运作过程中要突出育人的目标和功能,就不能单纯地依赖课堂教学,同时也要采取其他的教育和教学形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两课”的育人方式是以课程知识为载体的,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思想教育工作,所以教学又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环节,要始终坚持把课堂教学作为“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而不能动摇。
  2.教学角色模式。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活动的两大主体要素,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教学活动是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的有机统一,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的现象的教学过程。构建一种什么样的教学角色模式,其核心问题是在“两课”教学中,究竟是以教师为

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如果是以教师为中心,其教学是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模式;如果是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就必然肯定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承认学生具有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权力,其教学就是一种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模式。后者既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理念,同时又适应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两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两课”教学内容的入耳、人脑、人行,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3.教师授课模式。传统的“两课”教学授课模式主要采用系统讲授的形式。其优点是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便于学生记忆,但却是典型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两课”教学的某些内容的讲授是适合的,但不能把它当作固定不变的、唯一的模式。由于“两课”教学的多学科性以及对象的接受能力的程度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灵活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模式,或可以交叉互补使用,如专题式、讨论式、问题式、案例式等。所以,新型的“两课”授课模式应具有多样性、复合性和互补性的特点。
  4.教学组织模式。传统的“两课”教学组织模式最突出的表现是:单一的课堂教学;大班上课。其优势是缓解了“两课”教师不足的矛盾,节约利用了教学资源,降低了教学成本,但教学效果欠佳。新型的“两课”教学组织模式应是一种以课堂教学为主导的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模式。其主要内容是:在组织形式上采取2+1的模式,即总课时的2/3为课堂教学,剩余的1/3可组织其他教学活动,如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讲演辩论、社会实践等。以小班组织教学为宜,最多不超过两个自然班合班上课,这样便于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便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5.教学考评模式。教学考评是“两课”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教学目标的复合性和授课及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考评模式在考评内容上,要从知识、能力、信念、行为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评。在考评方式上,也要采取2+1的模式:采取闭卷和开卷相结合,后者也可采取口试的形式。在比重上,闭卷占2/3,开卷占1/3。在考试题型上,分选择、简答、辩析、论述、材料分析或案例分析等题型,其中客观性试题占1/3,主观性试题占2/3。在总成绩的评定上,采取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平时成绩占1/3,包括作业、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写作、讨论课和实践课的表现、出勤情况等,考试成绩占2/3。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实施“两课”新型教学模式的主客观条件
  
  任何教学模式的实施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两课”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也是如此。实施“两课”新型教学模式,必须具备以下主客观条件:
  1.要尽快实现“两课”教育观念的转变。作为教学主导因素的“两课”教师,必须坚决转变“两课”教育观念。对“两课”教学而言,就是要转变单一教学的观念,以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品质和养成健康、高尚人格为目标的思想;转变“两课”作为单纯传播知识课程的观念,树立“教书育人”为己任的思想;转变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教学传递”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互动”思想;转变“两课”教学以单一的教学为本的观念,树立教学相长、教研共进的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是改革“两课”教学的重要前提。
  2.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改革教材内容。现行的“两课”课程体系,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注重贯彻“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是,仍有两个根本性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内容仍不够精炼,有些理论比较陈旧,无法解释和阐明现实社会的现象和问题;二是理论的整体性体现得不够,各门课程过于独立,且过分强调每一具体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忽略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区别,致使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十分突出。教师为完成授课任务,不得不牺牲其他教学活动形式追赶教学进度。要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教材的编写在兼顾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的前提下,要在“少而精”上下功夫,要编写出适合“两课”教学特点以及与新的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教材。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哪些内容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并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哪些内容闪烁着时代的光辉并有益于当代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哪些内容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并能够实际地解决现实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对此不但要进一步研究,而且要动态地把握,这样才能从庞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精炼出适合现时大学生需要的“两课”教育教学内容。此外,要组织人力编写出与教材相配套、与学生学习特点相适应的各种参考资料,要改变“两课”每门课程教学只有“一本书”的状况。
  3.要切实解决“两课”教学实践基地的问题。“两课”教学不能永远禁锢在教室里,单一的课堂学习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社会实践是“两课”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对于增强“两课”的现实感、吸引力和教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有必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亲近社会,与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增加一些社会的阅历。时代在发展。高校“两课”教学所处的社会环境,教师和学生自身的状况,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对高校“两课”实践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两课”实践教学如果不能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和要求,就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让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校组织,学生可以利用双休日和假期到附近工厂、农村、部队进行参观、调查,为社会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服务,在劳动中接触社会,了解我国的国情、民情、社情,亲身体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样,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既融入了社会,又对社会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并且在“两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增强了自己的意志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4.要积极推进“两课”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普及和运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两课”教学成为必然趋势。运用多媒体进行“两课”教学,是“两课”新型教学模式的重要特征。多媒体将文字、图像、声音等集结在一起,具有生动直观、信息量大、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两课”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给学生直观生动的历史镜头和图像资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大大增强“两课”教学的说服力,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语言表达说不清的缺陷,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和节省学时的双重效果。但据调查显示,多媒体手段在不少高校特别是欠发达地区高校的“两课”教学实践中还未能普遍运用,其根本原因是缺少多媒体教室等硬件条件,缺少适合“两课”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对此,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高校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多媒体硬件设施的建设,要组织人力,尽快开发和研制出有关“两课”各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从而使“两课”多媒体辅助教学真正运转起来,以增加“两课”教学的现代技术含量,增强“两课”教学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说服力,进而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2]吴忠魁.教育变革的理论模式[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3]吴倬.论“两课”教学的目标及其实现方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1,(6).
  [4]]刘嵘.改革“两课”教学模式,提高“两课”教学实效[J].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5]王敦琴,等.主体性:“两课”教育改革的价值追求[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2,(1).
  [6]陈风华.现代“两课”教学变革创新[J].甘肃农业,2005,(4).
  [责任编辑]:青 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9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