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用户信息可信度的判断因素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研究了影响用户对信息可信度判断的因素,包括信息卷入程度、媒介使用、人际交流、信息类型、信息源。
【关键词】:用户 信息可信度 判断
中图分类号: G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41-01
正如Petty & Cacioppo所说,“没有一种媒介信息是绝对最可信的,某种媒介是否能被用户信赖,取决于一系列的影响因素,包括用户的媒介偏好、兴趣、价值观念、理解能力、个人和信息的相关程度、以及信源的特点等等。”这就说明,当我们在考察“可信度”的概念和结构时,不能够仅仅停留于就事论事的层面,必须将之置于整个传播情境和社会系统中予以考察。因此,在分析“可信度”的影响因素时,最需要探讨的是用户和情境两方面的因素,这二者是“可信度”的决定性影响因素(Edelstein & Tefft, 1974)。换言之,“可信度”是由用户的判断和具体的信息环境所决定的,自身并不是可信度问题的重心所在。
1 人口统计学因素
从有关人口学变量的总体研究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政党归属这五个变量是影响“媒介可信度”的核心人口学变量,是大多数研究者最集中探讨的五个变量,尤其是政党归属变量,在中国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而职业、婚姻状况等并不是“媒介可信度”的显要影响因素。
2信息卷入程度
Gunther(1992)认为,相对于媒介组织及其性质而言,可信度更多的取决于用户对其特定内容的一种回应或者感知。Gunther 特别提及,在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中,那些高卷入度(greater involvement)的信息,即与用户个人更为相关、能够引起更为严重后果的信息,相对于低卷入度的信息,可能让用户持更为怀疑的态度。
运用社会判断理论和详尽分析可能性理论,Gunther认为高卷入度的信息会引发更多的拒绝,用户则因信息与自身的相关而对其进行详尽分析。这就似乎预示着,用户在所寻找的信息中,高卷入度必然引发详尽分析,并由此而引发更多的拒绝。
3 信息使用
“使用与满足”理论告诉我们,用户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体,他们的信息接触行为是基于特定的动机和需求、进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因此在探讨“可信度”的影响因素时,不少研究者发现,用户接触信息的动机和模式对于他们评估“可信度”有着显著影响。一些研究者发现,媒介接触的频率和时长也是“媒介可信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且二者呈正相关(Wanta&Hu, 1994) 。不论对于何种媒介,当用户对其使用增加,则对其可信度的评价也随之上升(Whitney, 1986),也就是说,用户对某一媒介可信度的评价与他们的媒介使用程度有很大关系(Wanta & Yu-Wei, 1994),人们倾向于认为他们喜欢的媒介是最可信的(Rimme & Weaver,1987)。在媒介依赖/媒介偏好上,各研究者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即它与可信度”二者呈正相关(Johnson&Kaye, 2000).
4 信息类型
Flanagin与Metzger研究发现,用户对信息的可信度评价与信息类型有关。已有的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认为带有说服性目的信息的可信赖度较低(Petty & Cacioppo, 1981)。相对于其他信息,商业信息比较不可信,不论对于报纸、电视、广播、杂志或者网络,受访者对新闻信息、娱乐信息和参考信息的可信度评价都显著的高于商业信息。一般来说,技术信息、学术信息可信程度很高,政府信息次之,而社会信息与新闻的可信程度较低,流行信息或小道信息的可信程度最低。
5 信息源
衡量信息源的质量方法常用的有两种,一是根据对信息源的一般要求评定,二是用户根据自己的实践需要评定。严怡明按照有价值的信息应当具备的一般条件或标准,采用五项指标、十分制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常见的信息源的价值给予评价。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大家对信息接受与信任程度,不仅与信息自身有关,与信息发布的媒体和形式有关,还和用户的自身的教育、经历、媒体使用、信息接触频率等有关,它是一个综合影响过程。要有效的提高大家对媒体的公信力和信息的可信度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一方面要加强对媒体信息的引导与监督,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加强用户信息素质教育与培养。
参考文献:
[1]Petty, R. E.,Cacioppo, J. T. Attitudes and persuasion: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Dubuque, IA: William C Brown. 1981
[2]Johnson T J., Kaye B K. Web elievability: A path model examining how convenience and reliance predict online credibility.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2002, (79): 619-642
[3]Self, C.C. Credibility. In Salwen, M. B., Stacks, D. W. (Eds.), An integrated roach to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Mahwah, N. J. Lawrence Erlbaum.1996:421-441
[4]Flanagin A J., Metzge M J. Perceptions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Credibility.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2000,77 (Autumn): 515~540.
[5]马费成.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电了工业出版壮,2004
[6]孟广均,霍国庆,罗曼等.信息资源管理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7]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1.万宇,男 ,博士生,副研究员,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2.邓发云,男 ,博士,研究馆员,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543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