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城市“治堵”国际经验借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治彦

  编者的话
  “交通拥堵”这个现代“城市病”的最典型症候已经在全国各大城市显现,并开始向二三线城市蔓延。越来越多的“堵城”在拷问地方政府执政能力,城市治“堵”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近日北京出台相关“治堵”举措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其实,堵车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很多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也深受其害,但仍然有不少国家和城市采取了相对成功的交通阻塞治理方案,这对于我们“治堵”又有哪些启示呢?
  
  大城市交通拥堵是困扰城市健康发展的“城市病”,机动车盲目增长不仅会降低城市效率,同时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城市空气质量差、道路伤害和死亡等。二三线城市如果不提前防治,极可能出现现在大都市所存在的拥堵问题。
  城市道路与交通流的关系,类似于血管与血液关系,“治堵”就是利用各种机制调节道路交通流量,防治道路“梗塞”的形成。“治堵”实质在于调节小汽车、公交、自行车与步行等出行方式的比例结构,优化道路资源的时空配置,实现城市道路资源供需平衡,以疏浚城市交通流和缓解交通拥堵。世界各国“治堵”措施基本围绕道路供给管理、道路需求管理和改进城市空间规划三个方面展开。
  
  防堵的基础条件
  
  没有完善的道路网络体系,城市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健康的有机体,交通拥堵将无法避免。道路供给既要建设快速、大运量的干线交通,也要建设无缝衔接干线与社区之间的支线交通;既要开发地面交通通道,也要开发地下、地上交通通道。要形成干线、支线合理配置,空中、地面与地下有机组合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为防治交通拥堵提供坚实基础。
  发达国家大都市十分注重大运量的地铁和轨道交通建设。如东京地铁达320多公里,如果包括城市轻轨则接近2000公里。地铁系统交通分担率高达86%,远高于纽约的54%,伦敦的35%。同时,轨道交通换乘十分便捷,基本实现无缝换乘,便捷的地铁为分流地面交通压力提供了可能。再如由于地铁建造成本较高,巴西等一些国家的大城市开设封闭公交道路,大力发展快速公交汽车(BRT),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而新西兰人均小汽车拥有率仅次于美国,在大城市中心拥堵比较严重,目前正在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网络体系,增加公共交通车辆。
  同时,利用先进技术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是增加道路有效供给能力的主要措施。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一些国家大都市建立了智能化交通系统(ITS)。如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悉尼等城市,为缓解高峰时间的交通拥挤,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移动电话、摄像头、网上资源等及时获取最新的交通信息,通过广播和电视等发布交通流量报告,以提醒道路使用者,防止过分拥堵。
  另外,英国等国家使用自动交通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安装永久性流量计数器,提供实时交通流量统计,形成自动流量报告;停车引导动态信息系统和导航系统,为驾驶员提供行驶指南。同时,正在研发紧急情况下汽车安全间隔的制动系统,降低车辆碰撞事故率,增强道路的通透能力。
  
  私家车对城市交通不是最佳或唯一的解决方案
  
  交通需求管理(TDM)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核心是努力减少不必要的城市交通流量,发挥市场调节、政府调控与社会公德制约等多元化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交通需求(特别是私家车)。欧洲将TDM概念运用于交通规划中,认为私家车对城市交通不是最佳或唯一的解决方案,尽量减少私家车在交通流量中的比例,要本着“行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缩短行人过路距离,加宽人行道和行道树。此外,日本的东京、加拿大的温哥华和巴西的库里提巴等也采取TDM方式治理交通拥堵。具体措施包括:
  价格措施。步行、自行车、公交与小汽车,在交通顺畅的前提下舒适性与时间效率依次升高,而空间利用效率则依次降低。小汽车以牺牲较多公共空间资源效率换得较大个体时间效率与舒适性,决定了使用者必须为此付出较高经济成本。各国经验表明,高昂的道路使用费和停车费会减少小汽车对道路使用需求。在这方面,日本东京做到了极致,每小时停车费高达8-20美元,相当于许多同类大都市的10倍左右。这一举措,极大抑制了小汽车的出行率,缓解了城市拥堵。还有一些城市,如新加坡、伦敦以及北美的大都市对行驶在易于拥堵道路的车辆实行电子拍摄缴费,有效控制了进入拥堵地段的汽车数量。
  管制措施。雅典、墨西哥和圣保罗等城市实行限制车辆使用天数,每星期对特定车牌尾号进行轮番限制,起到了一定缓解交通拥堵的作用。一些城市对于特定地区,实行车辆进入许可制度。只允许某些类型的车辆(如本区居民)进入某些地区,而禁止过往车辆等其他类型车辆通行。如巴黎市长就曾建议,在城市核心区除为居民与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车辆外,其它机动车辆应全面禁止。还有一些国家,对特定拥堵地段不允许单人驾车驶入,鼓励通过成立私家车俱乐部,设立同一方向出租车站点等形式拼车合乘。
  激励措施,也就是主要通过提供低廉公交工具,替代小汽车的使用。如低票价的公交,以及错开交通高峰的商场、公司、学校的班车等。另一方面,推广网上购物,通过立法鼓励和补贴弹性办公和远程办公等,都会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繁忙时段交通工具使用。
  
  交通导向下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防堵”的根本措施在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巴黎、莫斯科、东京采取的环线加放射状的交通格局被证明是比较有效的减少拥堵措施。
  众所周知,城市存在的前提就是以空间聚集换来时间节约。但过分聚集将会带来交通拥堵和时间浪费,失去了城市聚集的意义。因此,“治堵”之本在于压缩居住地与工作、学习、购物等活动地的距离,减少城市第三空间,使人们尽量选择就近上班、上学、就医、购物等。实际上,早在19世纪末,著名城市规划大师霍华德就提出了“田园城市”构想,他认为田园城市兼有都市的便利与乡村的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理想的居住模式。
  百余年来,该理论在各国城市发展实践中不断发展,催化了卫星城、都市圈等新型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特别是交通导向下的城市发展(TOD)新模式,即围绕交通干线和站点建设城市综合功能区,将会引导出行者使用公交,减少私家车出行。
  总之,大城市交通拥堵是关系到城市效率与居民健康的大问题,必须标本兼治才有可能奏效。(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城市经济研究室主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60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