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废物”式管理之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江岸
“老废物”式的管理之道,才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境界。深藏不露,在幕后牢牢把控大局。贾母达到了这一境界,可惜,她选错了人。
《红楼梦》里,自称“老废物”的贾母却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
老子《道德经》里谈到治国管理的几个境界: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其中最差的管理境界是“侮之”――上司下属互相看不上,明里暗里有很多牢骚怪话,在工作上相互不配合。倘若由性格别扭、怪僻贪婪的邢夫人治家,想必会是这一类。
比这稍好一点的是“畏之”――下属很怕你,规章制度严格,领导作风严厉,员工因为畏惧利益受损或是领导威严而变得唯唯诺诺,噤若寒蝉,这样的企业文化很难激发人的创造力和自主能动性。铁腕的王熙凤基本上是这一类管理模式。
更高明一些的是“亲而誉之”――双方关系不错,互相赞美而互感亲切。但老子认为这只是第二等的领导境界。因为领导的艺术之一是恩威并施,太过一团和气,有时难免会放松标准,放纵人的惰性。宝钗治家想必就是这个路数。
最高的领导境界是什么呢?老子认为是“下知有之”,就是员工知道有你这个人存在就行了,然后他们各干各的,把自己岗位的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领导说最少的话,管最少的事,干预最少的过程。在我看来,就是尊重专业人才,充分培养每个岗位人员的自觉能动性。
要做到这一点,实际上并不容易。首先,要在每个岗位上安排合适的人。所谓合适, 一个是要专业,真的懂行,不是外行瞎指挥;一个是要有责任心和上进心,真的是想把事情做好――在这个意义上,王夫人就不是合适的领导人选,她能力平庸,在风浪面前很容易自乱阵脚。重要的还有人品,不贪婪,不自私自利,不把个人利益掺杂在工作中,损害大局――以这个标准看,王熙凤显然不够格,她太贪婪,大肆弄权敛财,贪赃枉法。
一个领导的气质和情商,决定着他这个部门人的精神面貌和境界。领导是好大喜功,偏听偏信的,他的部门肯定就不缺乏谄媚的、报喜不报忧的人;领导是一惊一乍,遇事歇斯底里的,他的部门就难免鸡飞狗跳,经常头顶冒烟;领导是举重若轻,从容镇定的,他的部门也会是有条不紊、各负其责的。
贾母就是这样的领导,她的管理,基本上达到了老子所说“下知有之”的境界。她自称“老废物”,貌似整天让众人簇拥着宴饮玩乐,无所事事,实际上她深藏不露,在幕后牢牢把控着大局。既是执行管家者王熙凤等人的背后靠山,还是她们的精神支柱。
贾母身边最得力的两个人,一个是凤姐,一个是鸳鸯。只有在充满自信、情商极高的领导身边,才有可能出现不卑不亢、自信大方的下属;而那些多疑猜忌、不自信的领导身边,充斥的尽是些温顺听话、小心翼翼的人。
但贾母也有另一面。鸳鸯拒婚一节,贾母发飙,怒斥王夫人等“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她,“弄开了她,好摆弄我”,这样严厉的指责会让人觉得突然,有点文不对题,有点阶级斗争扩大化。此时的她,突然失却了往日的自信,变得多疑尖利,毫无章法。
其实,这从来都是领导者深埋着的另一面,她唯我独尊,却因所处的位置而很难听到真话,很难对周遭有真正的了解。所以最高领导者,往往会有一种神经质的敏感和警惕,在某个时刻,会突然生出对周遭人的全盘不信任,翻脸无情,痛下杀手――而这种内心的孤独,也是身为领导者高处不胜寒的表现之一。
(摘自《小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646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