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编读往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北京李国文(“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中国作协专业作家):《同舟共进》杂志办得很进取,很稳健,很有生气,很有活力。总体上说,既有敏锐的眼光,又有正确的观点;既把握了健康的舆论导向,又办得丰富生动,精彩耐读,作为一份社会文化类的政治性期刊,达到这样的水平,也属难能可贵。
  一年多来,这份刊物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人民政协工作上,每期都有重点作品,而且设有反映民情民意、参政议政的园地,供各界人士直抒己见。在及时传达党和国家的政策、弘扬精神文明方面,组织了不少有分量、有思想的文章。
  作为这份刊物的一个读者,也是作者,深深感觉到办刊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要把《同舟共进》办成一流刊物的坚定精神,很受鼓舞。(2006年1月24日)
  
  广西南宁罗国璋(广西区农业区划委员会研究员、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同舟共进》2005年以来内容更充实、精彩,有较多适合本人的可读性文章。建议多刊登一些时政评论,增加一些“耳听八方”的文章,多刊载一些直言、泼辣的文章。现在不是“极左”时代,也不是万马齐喑的“反右”时代,要敢于揭露,切中时弊,代表群众的心声。另外,也建议每月按时出版,督促邮局及时发邮,我们在外地等刊物阅读有如饥渴。(2006年2月19日)
   读者先睹为快的心情我们十分理解。为了让读者能在第一时间读到《同舟共进》,本刊大半年来作了如下努力:一、发稿时间提前至每月15日,把工作做在前头;二、实际出刊时间从每月10日提前至上一个月的28~29日,从7月份起,目录页正式标明每月1日出版(除第4期为4月3日出刊外,今年各期均为1日前出刊);三、作者样刊当天寄出,最迟不超过第二天中午;四、承印厂家必须于出刊的次日将需寄出的杂志运抵邮局(以前为三天内);五、出刊后一周内,每天派出专人到邮局督促、查看,如发现积压现象,立即提出交涉。目前看来,正常情况下,邮局可于七天内把杂志陆续发完,国内读者一般于出刊后10 ~15天应能收到杂志(主要城市会早一些)。需要说明的是,邮件一旦出省,即非本刊所能控制,极个别的投递失误是存在的。如果20号之后仍未收到杂志,读者可直接来信来电查询,本刊将立即予以补寄,如确因我方责任造成错寄漏寄,本刊当以速递送上。――编者
  
  河南洛阳张世麟(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编辑先生,我要通过您向贵刊主编先生表示十二分的感谢。我本试探性地向贵刊索求一册刊物看看,没料到贵刊在主编亲自过问下赐寄来1~5期刊物,这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同时,我也要对贵刊提点意见:办刊物需要经济实力的支撑,即使是官办刊物,仅凭拨付的经费也是远远不够的,为何不在封二、封三或封底登些广告呢?以往刊物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刊物定价,一是降低作者稿酬;前者会因消费成本增大而丧失一部分读者,后者则会降低来稿质量,组不到优秀作者的优质稿件。适当刊登高品质的广告能解决办刊中的财力问题,也不影响刊物的质量,何乐而不为?我对贵刊的印象可以用二十个字来概括:求真务实,不说套话假话;为国分忧,体恤弱势群体。(2006年5月23日)
   提高定价会赶跑读者,降低稿酬会赶跑作者,影响质量。张先生的话实在说到了本刊的“痛处”,本刊也正为明年改版之事费尽思量。明年本刊应当是一个什么面貌,是否提价,是否增页,是否彩印,如何经营,甚盼读者作者惠告意见。――编者
  
  北京秦海(北京市望京花园)编辑先生,真巧,我刚做完新一轮化疗从医院回到家,就接到你从千里之外的广州打来的电话。得知我的一篇小文将被采用,当然十分高兴,但更令我高兴的是你打来电话,在电话里听到你所代表的《同舟共进》的声音。谢谢了!《同舟共进》是一扇窗户,在这个窗口人们看到不同于其他窗口的风景。当然不能说“风景这边独好”,但说“风景这边独特”却并无语病。谢谢你们给了读者这“独特”的风景。(2006年3月26日)
  
  深圳张业光(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同舟共进》一年多来有明显进步,质量不断提高。敢于揭示社会问题,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评论是《同舟共进》的灵魂,该杂志已成为思想解放的启蒙读本,希望能办得更好。“同舟视点”需更简洁,观点更鲜明、突出,成为本刊最精彩的一页。(2006年3月15日)
  
  辽宁本溪李兴濂(辽宁省本溪县委统战部):《同舟共进》议国事、传民声,紧跟时代、顺应潮流,不忘历史、贴近现实,将思想性与可读性融于一体,理性、新颖、独特、敏锐,是一份高品位、独具特色的杂志。建议加强对文史资料的发掘,更多些鲜为人知的内容,要敢于正视现实,敢议天下大事。要加强“同舟视点”,使之更为新颖独特,同时加强“耳听八方”和“舟边絮语”栏目。个人认为,这是最吸引眼球的三个栏目,必要时可扩充页码。(2006年5月16日)
  
  广州彭凌(广东省安监局干部):作为省政协的机关刊物,《同舟共进》可以办到思想性和可读性都很强,实属不易。此刊物紧跟时代,针砭时弊,对现实抱有强烈的忧患感。刊物选登的文章分析入木三分,思路新颖且切中要害,令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此刊物知识性强,文化品位高,雅俗共赏。建议坚持目前的办刊原则,坚守思想阵地,增加少量文化方面的文章。(2006年4月8日)
  
  河南郑州闵良臣(郑州晚报社):从明年起,《同舟共进》是否应该提高杂志外观的“品相”,让大家从内容到形式都宠爱有加呢?祝贵刊发扬光大,得到更多读者的喜爱。(2006年6月10日)
  
  江苏南通丁弘:不断读《同舟共进》,昨日收到今年第6期,叫人高兴,总觉是越办越好。对政协刊物的定位,有很好的把握;对世事的关切,触及热点、重点;有名家的手笔,为版面增色。看到这一期的题目,即令人欣喜。诒和同志的文章虽长,读者当甘之如饴。向你们表示祝贺和由衷的谢意。(2006年6月12日)
  
  北京叶笃初(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上周收到贵刊(第6期)阅读,感到很好,颇新耳目,感发亦多。尤其是几个很特别的栏目,如议政栏目及“耳听八方”、“往事历历”、“舟边絮语”。文不在长(大),有神则灵。几个“视点”也挺有新意。
   很抱歉,以前我并不知道有贵刊活跃在期刊林中,以后当会注意,并请多多联系。(2006年6月28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728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