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替代的代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明霞
明朝十六帝,十三个住在一起(明十三陵),余下三个:一个葬在老家(开国皇帝朱元璋,葬于明孝陵);一个失踪(建文帝朱允文);另一个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皇帝――明代宗朱祁钰,葬于十三陵西南面的香山,在明朝皇帝里排名第八。 寻踪 而今看来,这个吉祥的排名没有任何意义。历史变迁,时光流转,代宗余下的也只有香山脚下这座世人知之甚少的孤墓了。 阴阴的天气里,寻访这座“养在深闺”的神秘皇陵。因其荒远,兼之不分时段的天气,凭空添了远足的意味。下车那站叫“娘娘府”,温柔的名字。一路问询,走到一所部队医院门前,站岗的小战士对此一脸茫然,幸好旁边有经世的老人指点迷津。穿越医院里喧闹的活动区,进入小区的侧门,眼前的景致忽然一变。暮色昏晓,恍若隔世。 密林成荫,偶有鸟语,略显破旧的楼群因奥运的到来被刷成了统一的砖红色,一望便知是部队的风格,横看一线侧亦然,甚至就连树木也是如此格局。宽阔的林荫道很干净,也很安静,偶有老者走过,一脸安然的微笑。漫步在这样的氛围里,心情成了浮动的假象。 墓地位于小区的中央,虽只残存了碑亭、陵门及部分陵墙,却被小区人们保护得异常整洁,平日里做街心小公园之用。树木修饰得体美观,与各色花朵相映成趣,石板路拼成各式形状,其间有石桌、石凳可供小憩。转到碑亭身后,顺着布满青苔的林荫拾阶而上,一扇古色古香的大门半掩门庭。轻轻跨入,又有一座绿树成荫的小丘静静等在那里,皇陵如是。 于一代帝王而言,这样的所在未免失了气派,少了张扬。对这位年仅29岁、坐了8年帝位、打了一场响当当的北京保卫战、救大明朝于危难之中的皇帝而言,凄凉总是难免的。 戏剧性的辉煌 忆当初,历史戏剧性地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想来若非皇兄被俘,历史实在也很难记下他的名字。他只不过是众多王爷中的一个,有钱有势,无名无姓,仅此。但他的哥哥却没有给他这样的太平日子。1449年,23岁的英宗率50万大军御驾亲征,讨伐北元。结果,几十万军队被也先围而歼灭,英宗也被也先俘虏,史称“土木堡之变”。 皇帝被俘,拍板的人没了,这自然不成,但英宗长子朱见深只有两岁。值此危难之际,我们墓地的主人――成王朱祁钰登场了,史称明代宗,年号景泰(故代宗又称景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 而后朱祁钰重用于谦,令北京军民团结合作,抗击也先,即著名的北京保卫战,此战确保了明朝京师北京的安全,避免了宋朝南渡悲剧的再次发生,在明朝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瞬间,朱祁钰迎来了命运的高潮。 而关于他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镇,这个既不英明也不英雄的家伙,我想朱祁钰在天之灵一定在想,遇上他,真不知是福是祸。若不是他足够愚蠢,皇位断不能轮到自己来坐;而若不是他足够小人,自已也断不能英年早逝。 也先退兵后, 认为英宗已无价值,多次要明朝派大臣接回他。代宗当然不希望哥哥回来,在英宗表示绝不争位后,才被接回,软禁于南宫。 对于自己的哥哥,朱祁钰做了不少过分之事,他不仅囚禁了朱祁镇,完全割断了他与外界的联系,而且不提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钱后日以针线出贸,以供玉食”。朱祁镇的老婆钱皇后不得不像民妇一样用做手工活来维持生活。甚至连唯一的消闲――在院里树下避个暑也不可得,因为他的皇帝弟弟认为:南宫的树木太多,便于隐藏奸细,下令砍掉了南宫所有的树木。 空叹息 但朱祁钰还是太嫩了。历数中国历史上的皇位争夺史,无不是充满了血腥和杀戮,杀父、杀兄、杀子层出不穷,屡见不鲜,除了太平时代的皇帝外,危机时刻的皇帝要坐稳位子都得心狠手辣,寡廉鲜耻。朱祁钰没让他的哥哥好死,而是让他赖活着,事情倒是没做绝,但祸端却酿下了。 景泰三年,朱祁钰废太子朱见深,立自己的独子朱见济为太子。可惜太子短命。到了景泰八年,代宗病危,当初拥立朱祁钰的兵接出英宗,发动“夺门之变”,使英宗重登皇位,代宗被迁往西山,几天后死去,享年29岁,葬于北京西山。 纵观代宗一生,与兵字有不解之缘,受命于战乱之危难,在战争中享受了至高的荣耀,又在兵变中悄然离世,就连死后,依然葬在部队大院之中,若他泉下有知,每日里听着鸣号,真不知该作何感想。 代宗死后,英宗废其帝号,赐恶谥为“戾”,称“戾王”,表示景帝终身为恶,死不悔改,并毁其生前所建寿陵,以亲王礼葬于京西金山景泰陵。公元1475年,英宗之子宪宗迫于群臣及民间压力,以其叔叔“戡乱保邦、奠安宗社”于国有功,追复其皇帝身份,改谥号为“恭定景皇帝”。但景泰帝的遗体始终没有迁入十三陵原建的寿陵中。原来在十三陵为其建的陵地,百年后埋葬了只当了29天皇帝的明光宗朱常洛,也就是现在十三陵中的庆陵。 就在代宗去世两百余年后,满清的铁骑踏破了北京的城门,可惜崇祯不是代宗,袁崇焕也不是于谦。当崇祯在袍子上写下“勿伤百姓一人”的那一刻,可曾遥想,代宗当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8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