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婧

  摘要:对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应主要根据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点,结合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规律,不断创新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注重教师培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Abstract: Young teachers' training of local universities should base on their pos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combine with university teachers' career development and the growth rules, innovate unceasingly system mechanism,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raining’s integrity and systematicness , take the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measures, construct teachers’ troop which have reasonabl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and adapt with universities’ development.
  关键词:高校 教师 培养
  Key word: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training
  作者简介:王 婧,1973年出生,女,籍贯:黑龙江,单 位: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助理研究员,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行政管理
  
  教师是推动高校发展的第一资源,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肩负着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开创未来事业的重要使命。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不仅有利于青年教师个体的成长,而且是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职业能力、实现学校改革发展目标的需要,对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地方高校主要为地方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对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应主要根据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点,结合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规律,不断创新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注重教师培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特色明显、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一、外引内培,促“双师型”队伍建设
  地方应用型高校尤其要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应采取外引和内培两种渠道,把人才引进和自主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实务类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注重对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大力引进具有丰富实务经验和从业经历的实务类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承担应用类及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不断把最新技术、前沿信息、实际案例带进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并存的多元化用人体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理念,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聘请具有深厚理论知识、精通专业业务、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作为专任教师的有效补充。
  (二)实施“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
  “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是以增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培养计划,要求教师到企业、事务所、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单位参与管理、服务、研究、挂职锻炼等工作。教师应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践习。践习每5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的践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学校将践习经历作为教师岗位聘任、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学校和系部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建立教师产学研践习基地。设立教师产学研践习专项基金,根据教师的践习任务和践习成效提供一定的资助经费。青年教师在践习过程中,把践习单位的实践经验和最新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同时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为践习单位提供决策咨询和方法建议,承担相应的科研课题,不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提高了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多项举措,促青年教师学能提升
  (一)举办教育教学能力开发研修班
  教育教学能力开发研修班是根据学校近年发展的态势及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而实施的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研修班培训内容包括师德师风教育、教育教学能力开发、校史校情介绍、素质培训、团队合作等五个单元,通过专家作专题报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讲解学校规章制度、新老教师结对互动、座谈研讨、经验交流、团队拓展培训等形式,引导青年教师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尽快成长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建设和谐的教学科研团队。
  (二)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为促进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胜任教师岗位,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示范和传帮带作用,学校为新聘用的未系统从事过高校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配备导师,导师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深的副教授以上职务的老教师担任。系部会同导师为青年教师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导师通过带辅导、全程听课、合作试讲、共同承接科研课题、完成科研论文等方式做好“传、帮、带、跟、促”等工作,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并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帮助。实施这项制度,使青年教师和导师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教学相长,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升师德修养,增强教育教学能力,教好书育好人。
  (三)积极推进学历学位提升和国内访问进修
  为更新和拓展教师的知识结构,学校有计划地做好青年教师的在职学历教育,尤其加强在职博士的培养。根据不同学科的需要,有计划地选派优秀青年教师报考博士研究生,并在经费资助、工作量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积极推荐教师到国内重点高校重点学科领域学习进修,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班。通过资助青年教师在职研修,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四)拓宽渠道,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出国访学
  积极拓展教师国际化培养的资源和渠道,扩大选派规模,提高进修层次,加大支持力度,增强培训效益。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高校研修,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努力使大部分中青年学术骨干都有国外留学、研究的经历,使教师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增强创新意识,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构想和战略性思维的青年骨干教师。
  (五)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德育能力和素质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是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的动力和基础,师德建设应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通过组建师德师风宣讲团、举行“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师德论坛等多种形式,树师德,铸师魂,促进青年教师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提高。制定师德规范和师德底线要求,加强教师的学术道德建设,维护学术尊严,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六)加强外语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为提高教师口语水平和对外交流能力,学校举办外语强化培训班,重点加强口语训练,帮助教师过好语言关,为开展双语教学、全英文授课和出国深造打好基础。同时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鼓励和督促教师掌握教育和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变为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的工具和手段。

  三、 评奖激励,促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一)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建立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和良好氛围。重点选拔一批在各学科领域做出较大成绩,起骨干作用,具有发展潜能的青年优秀人才进行为期3年的培养。设立专项培养经费,为骨干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搭建平台,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经受锻炼、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多渠道为骨干教师争取海外研修机会,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骨干教师出国(境)学习和考察;优先支持和帮助他们申报各类人才计划和项目,并给予相应的配套经费支持和实行学术休假;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进一步破除项目管理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的论资排辈现象,为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鼓励创新创业,促进骨干教师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为今后成长为学术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奠定基础。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形成学术带头人领跑、骨干教师传递、优秀青年教师继起的教师梯队,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讲台是教师的人生舞台,教学是教师的永恒职责。为了鼓励广大青年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定期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讲课比赛是竞技的舞台,更是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青年教师通过比赛,汇报自己的教学成果,互相学习切磋,为今后的发展和成才开辟一个良好的起点,同时以比赛促提高、以比赛促发展,在未来的道路上追求卓越、再创佳绩。
  举办“为人、为师、为学”系列讲座,请讲课比赛的获奖教师与青年教师们进行交流座谈,介绍教学经验和体会,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状态、接受特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三)设立各类奖项,表彰优秀
  开展 “师德标兵”、“教学名师”、“奖教金”等各类奖项的评选表彰活动,表彰在教学、科研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出突出成绩的青年教师,充分发扬榜样示范作用,激励青年教师以优良的品质塑造学生,以高尚的情操熏陶学生,以优秀的业务影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和成长发展的引路人。
  四、多方资助,助青年教师科研进步
  (一)加大科研奖励力度
  为调动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为新进校的青年教师提供一定的科研启动费,并制定鼓励政策,加大科研奖励力度,规范科研管理,支持青年教师申报课题、参加科研团队、撰写出版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著作。
  (二)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
  积极鼓励青年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并针对不同类型的青年教师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青年教师可以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和学术专长申报课题,除了国家级、省部级、教委级课题外,校内还有“攀登计划”、“预研究计划”等多项课题资助,科研部门及时提供信息并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三)搭建平台促进交流
  为支持青年教师参与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学校积极搭建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论坛、讲座,如博士论坛、文化讲坛和假期社会考察等,加强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举办学科群建设高级研修班,由在各专业上有特长的教师开讲座,拓宽青年教师的知识广度,推动跨学科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创新团队和学科群建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889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