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简析教科书体系的改革出路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紫燕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传统教科书体系的缺陷和出路,并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其实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文化传统优长之处的合理吸纳。所以,传统教科书体系的缺陷就在于没有与儒家传统思想有机结合,而出路在于让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想在马克思主义找到合适位置。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flaws of the system and the traditional textbook way, and that the so-called Marxism in China, in fact, Marxism is superior lo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o absorb a reasonable place. Therefore, the traditional textbook system flaw is the lack of combination with the Confucian heritage, and way out is to le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values and ideals of Marxism, to find a suitable location.
  关键词:教科书体系 改革 儒家传统文化
  Key words:textbook system reform traditional Confucian culture
  
  一、教科书体系的缺陷
  毫无疑问,教科书体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初尝试。我们国家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建立的政权,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作为“新中国”必须与“旧中国”即封建王朝的政权形式划清界限,这也就意味着传统儒家的价值体系以及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天道形而上学”不再具有合法性。我们需要新的价值体系和以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方式来回答社会秩序和道德价值从何而来这一问题。教科书体系就是这种尝试的成果。但由于我们当时对这种工作并不熟悉,所以大量借鉴了苏联的成果,这就使得传统教科书不可避免,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脱离。其缺点也就显而易见了,由于中国和苏联一样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滞后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的直接结果就是无产阶级没有得到充分的成长,“阶级性”不明显,以至于人们还需要通过学习教科书来获得作为无产阶级本该拥有的理论认知。这一情况导致教科书体系只是作为人们思想上和价值上的要求所要达到的目标与规范的理论支撑,而不能内化为人们内心的、超越的价值维度。这也就是为什么那时每个人都高喧大公无私。无私奉献的年代过后,面对改革开放的冲击,人们迅速转向追求物欲,变得自私自利。
  想要让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人们内心的超越价值维度,只有让马克思主义把传统思想也纳入到自己的话语表达方式之中。尽管传统思想弊端很多,但它已活在中国人的心智之中,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只有对其进行合理吸收与融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人心中生根,真正的中国化。
  二、传统思想的特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初的社会秩序和价值规范都源于“天”或“帝”,这个“天”或“帝”是有意志和人格的主宰,也是外在于人的超越实体。人们对于“天”和“帝”只能深怀敬畏,顶礼膜拜。但此后中国文化的发展并未依照这条路继续前进而是发生了哲学化、人文化的逆转变革。尽管人与外在化的天的联系没有被完全切断,但人越来越成为传统文化的主题。孔子第一次用“仁”来解释人,标志着人的觉醒,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由此观之,儒家思想从孔子那里就已显发出深厚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人的道德主体的挺立与高扬,以及强调人的道德自觉性的重要性。由此,传统思想理论基础表现为一种心性的道德实践活动。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思想的结合可能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思想虽然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有各自不同的理论视域,但二者是有共通之处的,即二者都具有现实的实践活动品格――马克思主义的生产社会实践和儒家的心性道德实践,正是这一点作为接口使马克思主义合理吸收儒家传统思想成为可能。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式,也就是传统教科书改革的方向,我认为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彰显自身价值维度的方式跟儒家的表达方式结合,即不单纯表达为哲学思辨,更要强调现实实践体现人的实践理性精神。
  理由如下:首先,儒家学者和马克思主义者都关注人的日常生活,强调现实生活的意义、价值。但这并不是说二者只注重人的世俗生活完全舍弃形而上的价值维度。关注现实生活,固然表明二者理论上的人本主义,但这种人本主义依然关注超越的价值和形而上的理想。在二者的理论体系内部的形而上的超越价值才是他们对现实生活给予关注的来源,只是二者都不注重具体表达这种形而上的价值,而是把形而上的问题纳入到实践论上解决,即着重去探讨人如何拥有超越的理想性的生活。
  其次,儒家学者和马克思主义者都不是形而上学家。儒家学者作为道德修养家、政治家、道德教育家,目的在于修己达人建立一个道德教化的世界;马克思主义者则坚持哲学要改造世界不是解释世界,所以他们不再进行哲学思辨转而从事具体经济、政治、文化问题的探究。
  最后,二者或者成为进行社会文化批判的社会理论家,或者成为建立新社会新秩序的社会革命家,这充分说明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都对二者各自的传统进行了思维范式的转换,把存在于彼岸的理想落实为此岸的现实理想。
  四、出路与结论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思想都有关注实践,弘扬人的实践精神的一面。尽管二者对实践的关注点不同,但其实质都是给予人的创造性以尊严和创造性,既是超越维度又是现实的生存维度。教科书体系的改革启以此为切入点,从过去强调世界的客观规律性以及人对规律的顺应与服从,转为人对世界和自身的创造活动。与此同时,应注意的是,儒家实践的观点固然在中国人心中具有普适性,但它毕竟是从传统宗法社会中生长出来的。与马克思工业社会的实践观相比,它对现代性文化构建能力不足。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固然要强调与儒家传统思想的共通包容,但也要注意作为现代社会的实践对传统道德实践的扬弃。
  参考文献:
  [1] 编者:赵剑英、叶汝贤,《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2] 作者: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册)》,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3] 作者:孙正聿,《哲学观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903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