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文学对传统的解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陆丽霞
摘要:网络文学是当今不可小觑的文学新类,它对传统的文学与传统的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网络文学卸下了传统文学的社会责任,多以调侃经典作品的形态出现,逐渐消弭着传统道德理念,不断地解构传统人文精神。
Abstract: The network literature is a new kind of literature which cann’t to be underestimated in today. It has a huge impact on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literature and tradition. Network literature remove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hich is taken on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d many classic forms of ridicule there, gradually eliminate the traditional moral philosophy, and constantly deconstruct the traditional humanistic spirit.
关键词:网络文学 经典作品 伦理道德 社会责任
Keywords: network literature classics ethics social responsibility
作者简介:陆丽霞(1988―),女,汉族,湖南省衡阳市人,武汉大学文学院07级本科生。
自20世纪90年代文学走进互联网,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短短十几年,网络文学一时蔚为大观,不仅改变中国文学的整体面貌和发展格局,而且对传统的文学观念和创作形成强烈的冲击,但“网络文学从昔日的文学精英手中夺回了公共空间,却没有从精英作家的笔下接过文学价值观和作品意义度的倚重;不仅没有承续传统,还常常对传统的价值观念进行了无形的解构和彻底的颠覆”。
一、网络文学对经典作品的调侃
网络文学写作多是匿名,作者处于“三无”状态,即无身份、无性别、无年龄,所有网民在同一平台上自由嬉戏,相互交流却又各自独立。在这种过度的自由之下出现了嘲讽神圣、戏弄经典、调侃崇高的创作形式。拿经典开涮,在名人身上找乐,或戏仿历史典故,在网上作品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不仅包括对《红楼梦》、《西游记》等古典文学经典的调侃,也包括对革命文艺经典如《林海雪林》、《红色娘子军》等的戏仿。今何在的《悟空传》一炮走红后,众多古代文学名著及其人物乃至传统观念在网络文学中被改写、被戏仿。如老谷的《我爱上那个坐怀不乱的女子》,就将柳下惠“坐怀不乱”这种被奉为圭臬的道德观念讽刺为“这个男人过去一定受过伤害,心中的创伤还没有愈合;还有些人说的更加难听、更刻薄,居然说人家是一个阳痿不举的废人”。而这部作品获首届网络原创文学奖后,网上马上出现了《CEO李煜的悲惨世界》、《蒋干盗书》、《新编<蒋干过江请风雏>》、《鼓曲版<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等众多戏弄经典的作品。
嘲讽神圣、戏弄经典、调侃崇高的行为体现的是网络文学视野下人们的文化心态――世界上没有神圣,没有权威,也没有偶像;一切都可以颠覆和亵渎。在这“调侃”的背后无疑是参与者对传统艺术形式和传统价值观的颠覆。
二、对伦理道德的消弭
网络文学从聊天室起家的,入网者是好奇,为交友、打发无聊、派遣孤独等游戏性的心情发言的,这种“亚健康”精神状态,使上网者只需要按虚拟社区的游戏规则扮演好自己的网络形象就够了,这样易使主体虚拟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分裂,使网络文学参与者迷失本真的身份,失去自我品行应有的凝聚力。再者,网络让人自由的同时,易让人深陷“欲海”而找不到出路。有人说:“网虫中许多人依恋于那种虚构的世界,对现实生活感到厌倦,于是网络文学普遍带有末世的孤独感。”
网络自由无限性也导致“什么都行”,什么都可以写、看、做,其结果将是非道德、非法、非人的东西乘虚而入,恶魔也就会不断降临精神空间。有研究者指出:“现在有相当一部分文艺作品完全丧失了道德的判断与要求,以书写隐私或展览个人隐私为能事,一味投合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甚至等而下之,诲淫诲盗,或欣赏残酷,欣赏人性之恶。这样的作品的出现,恰好说明了作者灵魂的不洁,严重地毒化着社会风气。”网络文学伦理道德的丧失将影响道德人格的塑造,进而影响未来社会的道德价值,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危机与问题。
三、人文责任承担弱化
传统文学观念,作家的主体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作品是作家经过心灵的熔铸创造出来的,在作品中充盈着的是作家的精神和生命。但网络文学的作家大多是“三无”的网民,写作主体几乎被遮蔽,这种匿名写作的网络世界,随着作者虚拟和主体性缺位,写作的责任和良知,作家的使命感和作品的意义链也就无根无依或无足轻重,文学的价值依凭和审美承担也成了被遗忘的理念、被抛弃的信念或不合时宜的观念。
与传统文学偏重认识、教育和审美等社会功能不同,网络文学更加地发挥了娱乐功能。网络写手们即兴写作,为情绪的宣泄、压力的释放,为寻求安慰、自信与自我满足,为纯粹找乐,常带有“玩文字”性质的行为。如慕容雪村坦言:“我写作纯粹是兴趣化的,不功利。用平常心去写,就为了玩。”出于宣泄和自娱的创作目的,网络文学的重要特征就是写作之中融入浓厚的个人经历和情感,并把它们当做可以把玩的对象,在“玩文字”的心态中展示自我,放弃责任,放弃写沉重和苦难。
四、结语
网络文学的虚拟性与自由给予了创作者极大的空间,但若完全以娱乐的态度,去消解文学的深刻意义,就会将文学的社会价值架空。文学写作应该在传承经典艺术的基础上有所建树,引领审美趣味、价值观念,如果文学不能做到这些,那么文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2]桑地.质疑网络文学[N].光明日报,2000
[3]宫苏艺.为当今文学洗个脸[N].光明日报,2007
[4]慕容雪村.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244-2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908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