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升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路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古广灵 刘碧容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地方高校的特点以及面临的困境基础上,对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塑造作了认真的探讨,并提出了提升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for the purpose in the difficult position foundation which analyzes the place university's characteristic as well as faces, modelled to the place university core competitiveness has manufactured the earnest discussion, and proposed promoted the place university core competitiveness the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关键词:地方高校 核心竞争力 新路径
  Key words:Place university; Core competitiveness; New way
  作者简介:古广灵(1967-),男,广东五华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本研究是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本科重点项目(项目号:BKZZJG20060139)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68-02
  
  一、地方高等学校特点与优势
  
  地方高等学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总体上属于新生事物,对其特点,尤其优势与不足的研究有利于地方高等学校的发展,有利于把握地方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规律。
  1.历史较短、发展较快。地方高等学校一般办学历史相对较短,但发展较快, 不少已初具规模,一些还比较大,就广东省而言,大部分地方高等学校的学生规模已超过1万人,反映出地方高等学校在发展和生源方面的优势,社会信誉的不断提升。
  2.地方品牌,多方支持。地方高等学校是地方品牌的重要代表,能得到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又能得到上级教育部门的专项资助,还能得到地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帮助、赞助,许多地方高等学校能得到海外华侨、校友和团体的捐助,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3.政策灵活,管理自主。由于经费与管理部门的多样性,带来管理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学校可调配的资源丰富多样,管理自主权较大,国内外交流活跃。
  4.地方生源,情商较高。学生大部分来自周边地区,师生与地方结合较好,有浓烈的乡土感情,在招生、学习、就业、服务地方等方面与地方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情商较高,动手能力较强,有强烈的服务地方的愿望,与地方企事业单位沟通方便。
  5.师资多元,博采众长。由于是年轻的地方高校,师资发展一般不能靠本校甚至本地解决,而是来自五湖四海,以一定的政策引导及事业情怀走到一起,师资构成的多样化带来文化的多样化,有利于优势互补、文化融合和创新。
  
  二、地方高等院校面临的困境
  
  1.师资梯队不全,历史积淀不足。地方高等学校的师资主要是来自各地,教学科研梯队形成较困难,容易出现教学科研人员“短斤少两”,梯队构成“有头无尾”。另外,由于地方院校
  办学实力较弱,优秀拔尖人才和知名学者缺乏,其思维往往限定于“学习”、“模仿”、“追随”的局面[1];良好稳定和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尚在形成,规范有效的教学科研和人财物管理机制正在探讨之中,社会美誉度因其沉淀不够及成果较少而普遍在部属名牌高校之后。
  2.生源结构单调,校风学风一般。由于学生大多来源于地方,录取分数不高,反映出总体上学习智商及方法一般,受居家因素影响大。不同地区的文化交融、刻苦钻研、拼搏学习较难形成风气。
  3.名家效应薄弱,社会声誉不高。地方高等学校的专家名家相对于名牌大学显得太少,办学条件及规范化尚处于不断完善中,然而对一个高校的规范化和学术评价的要求是一致的,评价和规范化的标准主要是重点大学的专家名家根据其学校实际制定的,因此,地方高等学校在规范化与学术评价中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结果事实上总是在规范水平和个性特色上难以取舍,左右摇摆。
  4.项目争取困难,专项投入较少。由于师资、成果积淀不足,基础研究较弱,有影响力的高层次和重大项目及基础研究项目争取困难,专项建设(如重点实验室、名牌专业、863项目等)经费投入少,一定程度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和声誉的提高。
  5.属地管理多头,协调任务繁重。地方高等学校业务上通常受上级业务部门领导,而人财物等方面也同时受所属地方的管理,在投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较强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管理的多头化有时甚至是无所适从,因此加强和各级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用好用足各项政策常常是地方高等学校的重要工作。
  
  三、提升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路径探索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新的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我们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地方院校创造了大量可供利用的优质教学资源和条件。同时,地方高校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类院校在规模和实力的快速发展给地方高校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国内众多名牌高校在各地方周边办学给地方高校发展提出了无情的挑战。因此,探索一条提升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新路径,培养具有引领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非常意义。
  (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地方高校要积极研究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体系,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保证基本教学规范和质量的同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努力探索,逐步实现“四个化”:能力塑造个性化:针对学生个体特点,探索特长生、特优生快速成才和学习困难学生帮教成才的途径,可采取导师制、考研辅导、竞赛指导、交叉选课、协同科研及助学辅导、重修重考辅导等方式使能力不同的学生均能成才。创新教育制度化:创新是新时期学校水平和学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地方院校要根据学生情商较高、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制度化地开设科技与创新、创新思维训练、创新与创业等选修课程,鼓励设计性、研究性学习方式,奖励实践教学和各项竞赛中的创新成果。学生素质综合化:重视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的综合培养。通过跨学科选课程、选实验、选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模式多样化:在研究实行学年制、学分制、弹性学制的同时,要探讨推行第二学位制,“大平台进,多方向出” 、“同批进,分批出”和“宽进严出”“创新班”等人才培养方式。要努力建立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不同层次类别互相依托、互为补充、服务地方的培养模式。
  (二)实施人才学科互动战略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中心,提升办学能力,在对自身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力争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实现新的跨越。首先,树立人才培养全面素质观。实现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和专业教育三者的有机整合;实现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的应用型教学模式;探索并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模式;积极构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其次,建好学科平台。鼓励学科间破除围墙,加强交叉联合的系统集成,实施资源共享,为师生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再次,凸显学科特色。形成良好的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实现出一流科研成果、一流学科和一流人才的目标。第四,培育学科生态:实现学科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互动,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互动,在服务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跨越。

  (三)培育特色专业,尤其是与地域经济发展相呼应的适应性强的特色专业
  地方高校毕业生质量的好坏,最终要靠市场来进行检验,而毕业生就业率就是体现专业设置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标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办出特色是一个专业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是一个重点学科建设并赢得竞争优势的唯一法宝,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专业建设的基础。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培育,实际上都是地方院校拥有自己特色的标志,也意味着地方高校走向个性发展,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同时也是地方院校的整体实力,领导的决策能力、变革能力,教师与管理者的业务能力的表征。因此,科学地培育特色专业是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1.调整专业布局,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视专业建设,依据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托地方传统专业,积极开发新的专业生长点,柔性设置专业方向,拓展专业服务面向。针对地方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对各类人才需求旺盛,学校通过增设的应用性强新专业,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2.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下,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观,构建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平台招生、“创新班”的实践等,逐步形成“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为内涵的专业教育、“成人成才” 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和“创业创新”为导向的就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重构课程体系、彰显课程特色
  实施“平台+模块”的课程教育,采取压缩课内总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扩大公共选修课程、主辅修等措施,构建和完善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开放实验室,拓宽校外实践渠道,校企联动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快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1.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携手并进。长期以来,受到“文理分家,专业对口”的专业教育思想的影响,始终没能跳出这种思想束缚,改革课程体系,地方高校现在就要转变课程观念,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携手并进。通过普通教育,为学生提供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广博的知识;通过专业教育,为学生提供精深的、某一专门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成为专业人才。只有基础扎实,后劲就足,适应知识更新和专业转换的能力会更强。
  2.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渗透。强调 “厚基础,宽口径”,就要力求打破以“专业”为单位构建课程体系的传统,真正做到“淡化专业、强化课程”。将相近专业合并起来共同构建课程体系,以一种跨学科的方式组织各门学科,鼓励文理学科交叉、渗透[2]。目的是构建成发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总体优势。有利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诸学科内部的相关性及完整性,满足学生对多元价值的追求、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科技快速发展的需要。
  3.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和谐统一。传统的课程结构体现“仓库理论”,认为“脑子是存贮知识的仓库”,教学就是用各种知识去填满“仓库”,学习就是获取知识,收集得越多就越有学问。这种重视记忆,强调多记多识,忽视了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信息量猛增的现实[2]。因此,课程建设要重视由“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主要目标,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进入企业和研究机构从事实践与科研。通过鼓励学生从事或参与研究,使学生从传统的知识接受者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创造者,培养学生的创新、发现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学科的洞察力,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分析知识的方法,批判地看待事物,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以素质教育为依托,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智能型人才,最终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和谐统一。
  (五)加强产学研合作
  地方高校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保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和途径;是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地方高校要清醒地了解本地区各行业需要,熟悉本地区各行业改革和发展途径。在面向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同时,还要主动为地方经济提供科技服务,把人才培养的远期目标与科技、生产的近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发挥高等院校的功能,巩固和扩大产学研结合新局面。利用自身的专业人才、科技、信息方面的优势,把一部分社会资源转化为我校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围绕社会的宏观经济环境及发展趋势,为行业和地方提供积极有效的科技研究、咨询及技术、管理方面的服务。地方高校可以主动介入企业,采用订单式培养办法进行合作办学。
  
  参考文献:
  [1]毋俊芝 安建平.特色:地方院校生存发展之魂[J].中国高教研究.2004(4)
  [2] 李兴业.美日法三国名牌大学本科生课程体系改革及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921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