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涂尔干道德教育及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 莹

  摘要:19世纪中后期,法国处于社会大变革中,原有的宗教道德价值体系失去了原有的主导地位,而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建成,社会道德严重失范,针对这一混乱局面,涂尔干主张重建社会道德秩序,并有针对的提出了世俗道德的思想。其思想对于正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道德与道德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涂尔干 道德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4-0166-01
  
  埃米尔.涂尔干(1858-1917)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他毕生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和著述工作,极为关注现在社会的道德问题,率先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引介入到的教育领域,借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分析教育问题和道德问题,主张通过道德教育拯救社会,因此,被尊誉为道德社会学的奠基人。探索其道德教育理论的内涵,对中国的道德教育有着启示意义。
  
  一、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提出的背景
  
  19 世纪后半叶,对法国来说是一个社会转型和动荡不安的时期。“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危机的时期,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莫过于近百年来欧洲社会传统的集体纪律已经丧失其权威。”涂尔干认为,危机的根源在于维系社会稳定的道德规范已经混乱,因此为一个陷入危机或濒于解体的社会寻找解脱之路,最关键的是帮助它重整处于混乱状态的道德规范,加强道德的社会调节作用。
  要真正了解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首先需要了解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特点与由来。(1)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只能是社会事实。他特别强调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基本准则是“要将社会事实当作客观事物来看待”。(2)斯宾塞的社会有机本体论。涂尔干也坚持社会有机体的观念,并且明确提出“集体意识”这一概念。他认为社会不是个人的简单集合而是自成一是的存在,它有自己的本性,有自己的运作规律,它有自己追求的特殊目标,它在保持同一性的同时,也在持续发生演进。(3)布特鲁的哲学方法论与他的整体观。布特鲁是涂尔干的哲学老师,在方法论上给涂尔干以深刻的影响。涂尔干认为“社会科学可以存在的话,必须发展它所要研究的独特对象,并树立它在解释上特有的原理原则”。
  
  二、涂尔干道德三要素的内涵
  
  (1)纪律精神。涂尔干认为,规范的功能在于确定行为,消除个人的随意性,使行为具有一致性。他把行为的这种一致性称为“常规性”,并认为它是规范的一个内在特征,而权威性构成规范的另一个特征。常规性与权威性实际上就是“纪律”的两个方面,纪律就是要使行为符合规范。然而,纪律与规范总是表现出令人讨厌的约束性,涂尔干告诫人们不应该把纪律看作是一种严格的约束,而应该把它当作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2)牺牲精神。涂尔干根据人类行为的不同目的把人类行为分为两类,即个人的行为和非个人的行为。前者是指追求个人自身利益的行为,后者是指与个人自身利益无关的行为。他指出,为自身利益服务的行为从来就不具有道德价值,道德行为总是追求非个人目的。非个人目的是超越个人的集体的目的,这个“集体”就是社会,他认为除了社会,就不再有任何超越个人的东西了。
  (3)自律精神。道德的第三要素是自律精神,“他律”必须上升到“自律”。涂尔干认为道德法则不仅支配着我们的感觉,也支配着理性与意志。他把道德自律建立在对规范的理性认识基础上,认为自律就是理智地服从、遵守道德规范。他还指出,一个合乎道德的行为,光靠遵守纪律和忠于社会利益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知识,要尽可能清楚地意识到我们行为的理由,只有这种意识才能使行为自律。
  
  三、涂尔干道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中国社会正由传统社会向新型社会转型,在以市场为基点和导向的社会改革浪潮中,社会道德风尚也在发生变化。这在形式上与涂尔干描述的法国社会有着某种类似,因此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转型时期的道德和道德建设仍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1)以世俗道德为基本,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目前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构建无疑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经济的建设以及运作机制是立足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并通过人们对现实生活实际利益的关心,来刺激其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因此,为了使社会体系和谐统一,社会道德价值体系也应当立足于老百姓的生活的道德基础。
  (2)加强制度伦理建设,简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道德规范体系。良好得道德不仅需要道德个体的自律,同时也需要一定制度性的规范作为保障。在现代国家中,越来越多的道德规范被纳入社会法律规范体系之中,越是文明发达,法制健全得国家,其法律所体现的道德规范便越有效。因此,当前我国尤其要重视加强制度伦理的建设,构建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规范体系。
  (3)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公共伦理建设。几千年来,我国道德教育的传统一向是重视个人德行,强调个人修身养性,并提倡在此基础上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而今天的市场经济社会打破了原有的社会公德,因此,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公共伦理建设是我国转型时期道德建设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法]爱弥尔・涂尔干著,陈光金等译. 道德教育.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 涂尔干著.胡伟译,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3] 张崇脉.涂尔干的道德三要素及其现代启示.全球教育展望.2002(4)
  [4] 陈秉章.实证社会学先锋涂尔干.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
  [5] 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1月
  [6] 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928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