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生产线”的柔性管理之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武强
铜梁推出了“妈妈生产线”,女工可根据孩子上学和放学时间,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接送孩子。
留住了“妈妈团”,也就留住了“妈妈团”的老公们。这种柔性管理,吸引了大量外出农民工“回巢”。
去留之难
2008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五的深夜。
山村已经熟睡,铜梁县高楼镇涪江村一间房屋还亮着灯。
“要不就别订票了,在县里找份工作干吧?”陈富贵坐在床沿,“吧嗒”了两口烟,征求妻子的意见,“娃儿现在上学了,得多给他一些照顾。”
同大多数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一样,在广东中山一家电子厂打工的陈富贵、张红夫妇每年春节前赶回家,过完正月初五就要忙着订返程的车票,回厂上班。
“要上班挣钱啊,要不你留下来接送娃儿。”被窝里的张红说。
“我们都留下来,轮流接送他最好。”陈富贵并不死心。
“留下来也照顾不了他,哪个单位都不允许上班时间接送娃儿。”妻子仍不松口。
第二天,陈富贵只得订了两张去中山的车票。
“妈妈生产线”解困
像陈富贵夫妇一样,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铜梁县的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用工荒”。
“要让他们留下来,得有让他们心动的实招。”铜梁工业园区管委会企业用工服务中心主任徐斌峰陷入了沉思。
“对每个家庭来说,最不愿牺牲的是孩子的成长。”徐斌峰很快找到了破题的关键。
2010年11月9日,铜梁工业园区管委会会议室。
徐斌峰和园区里一些企业负责人围坐在一起,商议如何找到一个让农民工既不耽误工作又能照顾家庭的两全之策。
“可以专设一条‘妈妈生产线’,留住那些想照顾孩子和家庭的女工。”重庆宏高电子责任有限公司项目顾问顾湄的想法,让大家眼前一亮。
按照顾湄的设想,“妈妈生产线”的招收对象是有孩子的妇女。她们可以上午晚点上班,把孩子送去学校;下午早点下班,赶去学校接孩子,为孩子和丈夫做饭。
“周末和下班时间,企业不要给她们安排加班,让她们能真正照顾到孩子和家庭。”顾湄强调。
这种柔性管理立即引起了大家的积极响应。
于是,“妈妈生产线”在铜梁工业园区应运而生。
“妈妈团”的集聚效应
2011年2月15日早上7点半,铜梁县金龙小学迎来了新学期的入学高峰。
张红第一次带着儿子来学校报名。
这次回家过完春节,张红听说铜梁工业园区专门推出了“妈妈生产线”,决定不再外出打工。她根据自己在东莞做电子工作的经验,应聘到宏高电子公司的“妈妈生产线”工作。
为跟妻子有所照应,陈富贵也在铜梁工业园区的重庆南雁集团找了份工作。
“每招满12名妈妈工人,我们就可以开一条‘妈妈生产线’。这样,不仅留住了‘妈妈团’,也留住了‘妈妈团’的老公们。”顾湄说。
“要想真正留住这些农民工,为他们解决生活配套也十分关键。”徐斌峰说。
早在2009年,铜梁县政府分别在铜梁工业园区和蒲吕工业园区启动了姜家岩工人新村和“龙山小区”工人新村的一期建设。
工人新村包括生活配套区、商业服务区、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四个功能区,园区的员工都可以低于市场的价格申请租住,也可购买。
“工人新村二期建好后,我们就去申请一套。等攒足了钱,我们就买下来。”陈富贵和张红夫妇在家乡扎下了根,对未来,他们充满了期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005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