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打造重庆优势产业的产业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彭劲松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同时发展的今天,一家企业绝不可能孤立存在,无论有意或无意,它必定会同其他企业发生联系,共同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是整合经济资源的“红线”
  
   多年来,围绕上汽集团、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长三角地区不但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且形成了配套方便、低成本的集约式产业集群,使长三角地区的汽车产业优势突出。如生产各类汽车零部件的无锡江阴的模塑科技公司,是为上海大众配套多年的合作伙伴;舟山小岛岱山的岱美聚氨脂有限公司专为上海大众、通用配套生产皮椅、方向盘;扬州市仪征汽车厂在国内汽车业中也算有些“地位”,却索性将55%的股份“送”给上汽集团,而今已成为上汽集团的第三个整车生产基地。如今,汽车已是上海的支柱产业,而其零部件90%的供应商位于长三角内,这是一个多赢的结果。
   浙江诸暨的大唐镇如今是我国著名的袜子城,年产袜15亿双。袜子城的形成靠的是完善的产业链。目前,该镇拥有1000多家原料生产企业,400多家原料经营商,8000多家袜子生产企业,300多家缝头卷边厂,100多家定型厂,300多家包装厂,200多家袜机配件厂,600多家袜子营销商,100多家联运、托运服务企业,形成了集生产基地和轻纺原料、袜业、托运、袜业机械、劳动力等五大市场于一体的立体发展格局。这使大唐镇成为国内要素集聚最广、配套服务最全、生产成本最低的袜业产业区,连国外的袜子厂商都不得不纷纷向大唐镇聚集。
   由此可见,以产业链为整合经济资源的“红线”,既可使企业得利,也可使地方得利。
  
  重庆产业链发展中的问题
  
   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较,重庆产业链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产业链打造和产业集群发展还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支柱产业本地配套协作不够,产业链打造处于低层次。以汽摩产业为例,2005年重庆共生产摩托车420.84万辆,产量占全国的24.7%,出口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在这样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中,几大主要摩托车整车厂本地零部件采购率平均只有43%左右,相当多的关键零部件产品,需要从江浙等地采购。
   二是产业链源头的技术研发能力不强。从产业分布上看,制成品生产和组装仍是“重庆制造”的优势环节,而在研发、工艺、品牌及增值服务等方面,重庆不具备优势。也就是说,重庆产业链是“两头弱、中间强”,即研发、工艺和销售服务弱,优势只集中在加工制造环节。如锰矿资源富集的秀山县由于技术水平低,主要以原锰初加工为主,虽然为区域创造了一定的财税,但这种粗放型的产业增长方式增值空间小,无法形成竞争优势。
   三是园区经济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除少数几个外,绝大多数市级工业园区产业链打造乏善可陈。各园区虽有一定的产业规划,但在招商引资中,大多“见子打子”,在同一个工业园区中,既分布有农药化工企业,也有饮料食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产业体系的零乱自然不利于产业链的打造,也就难以形成产业集群的合力。
  
  以打造产业链推动重庆优势产业升级
  
   首先,围绕汽车、天然气、铝、农产品等优势产业或优势资源延伸产业链,提高对重庆经济的带动牵引作用。
   汽车工业是前后向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从国际经验看,世界十大汽车城及其周边辐射区域,均是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最集中之地。重庆要利用建设十里汽车城、国际汽车巨头加大对中国采购之机,向前重点在汽车发动机、底盘、电子等零部件领域延伸产业链;向后延伸汽车维修、美容、保险、融资、装潢、租赁、会展、俱乐部等业务。
   利用重庆及川东北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不断延伸天然气化工产业链。重庆是全国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基地,但目前的产品大多数属于一次或二次加工的初级产品,高附加价值产品比重较低。要重点延伸甲醇、乙炔产业链。
   利用丰富的铝土矿资源优势,发展完整的氧化铝――电解铝――铝材深加工产业链。2005年,以铝加工为主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已居重庆制造业的第二位,但产值利税率、资金利税率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甚至低于不具有资源优势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原因在于产品初级、附加值低。要围绕铝加工,向上游延伸技术研发链,向下游重点在高精铝板、带、箔等领域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板带材、工业型材、双零铝箔等高附加值加工材比重。
   围绕粮食、畜禽、水果、蔬菜(包括榨菜)、中药材等农产品延伸加工产业链。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不断延长,有利于实现增值,带动包装、贮藏、运输、通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致富。目前重庆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仅以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业为例,2005年其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0.21:1,而全国为0.44:1。
   其次,加强优势产业链的关联延伸,提升、壮大优势产业集群。
   积极推进天然气化工、铝加工等产业链与汽车产业链的交融,互为拓展市场、互相促进。天然气化工、铝加工要充分利用我市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积极向交通设备用材方向延伸产业链。当前世界汽车材料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轻量化和环保化,减轻汽车自身重量是降低汽车排放、提高燃油效率的最有效措施之一,而天然气化工下游产品和铝材则有利于满足这种需要。如用铝替代钢铁制造一些零部件,可使整车重量减轻30%―40%,目前我国每辆车的汽车用铝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潜力很大。而我市汽车工业也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积极创造提高汽车天然气化工产品、铝材用材比例的技术条件。
   第三,搭建产业集聚的良好载体。
  市政府要强力介入,对工业园区及其产业发展规划进行深度指导、调整,突出各个园区的产业特色,提高产业、产品之间的关联程度,形成完善的产品配套链和产业服务链。
   第四,加强与川黔的合作,实现优势产业链的链接。
  发挥重庆汽车工业生产优势,利用四川机械加工优势,在四川向前延伸零部件产业链。加强重庆长寿与四川泸州、达州在天然气化工领域的融合,利用化工下游产品,为重庆生产汽车零部件及汽车用化工产品。利用贵州、重庆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发挥贵州的氧化铝、电解铝的生产优势、重庆西南铝业的加工优势,形成氧化铝――电解铝――铝材深加工产业链条。有序利用天然气、煤炭资源,整合重庆、四川天然气化工及贵州煤化工产业链,形成竞争有序、合理分工的产业格局。利用四川丰富的铁矿资源,发挥四川的钢铁工业生产优势和重庆的市场优势,促进攀钢和重钢的联合,打造钢铁航空母舰。
  (作者系重庆社科院城市所副所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029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