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惠民生 以人为本促和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宋文辉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通州市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大力实施“双百”促“双全”民生建设战略,即投入超过100亿元资金,实施100多项民生和基础设施工程,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社会救助全纳入,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得到更多的实惠,受到了全市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把民生建设作为第一大事来看待。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我们始终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民生建设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加快民生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民生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建设和谐通州的具体体现。离开了科学发展,民生建设就会缺少物质支撑,民生就不可能有效改善;民生得不到改善,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社会就难以稳定和谐;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发展就会受影响、受阻碍。以实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视角来全面审视,我们只有进一步增强民生意识,强化民生措施,才能充分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为构建和谐新通州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民生建设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能否解决好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关系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为此,务必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对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尽心解决、尽力突破、尽责落实,真正把民生建设办成利民、为民、惠民的“民心工程”。加强民生建设是当前保增长、促发展的现实选择。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加强民生建设,既能有效地扩大投资,又能进一步刺激消费。从这个意义上讲,抓紧落实民生建设的各项措施,将成为保增长、促发展的有力引擎。今年我市经济增长可能会有所放慢,但保民生的要求和标准一点也不能降,保民生的实事工程一项也不能少,务必实现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两者双赢。
把民生建设作为第一任务来推进。通州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很多,全面改善民生,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突出重点与统筹全局的关系,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具体而言,要着重抓好以下三个层面的工作:一是从最基础的工作抓起。从到基层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群众最希望办的实事主要是道路交通、环境整治、饮水供气等基础性工作。群众最需要什么,我们就送上什么;群众最急需什么,我们就先做什么。3月18日,我市首批28项民生工程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5亿元,就是着眼于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努力让广大群众“喝上干净水、走上平坦路、用上卫生厕、住上安全房、做好文明人”。二是从最具体的问题抓起。民生建设涉及方方面面,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着力推进就业创业富民、强化社会保障惠民、发展社会事业利民,确保全年新增就业岗位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均超1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率均超过95%,新农保覆盖率达80%,力争85%以上;新农合覆盖率达95%以上。同时,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让更多的城乡群众享受优质的教育、卫生服务。三是从最困难的群体抓起。抓民生建设,就是要从为最困难者“雪中送炭”做起。要积极实施城乡低保分类施保,建立健全自然增长机制,农村低保标准今明两年要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80元、210元以上。要着眼于建立“普惠型”救助机制,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突出抓好城乡低保、优抚对象、困难劳保、孤寡鳏独、老弱病残等特困群体的社会救助工作,努力让最困难群众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把民生建设作为第一责任来落实。民生建设贵在抓落实,重在见实效,来不得半点虚假。民生建设目标任务,说了就要兑现,定了就要落实,如此才能不断开创我市民生建设工作的新局面。为此,我们一是建立了高效运转的组织指挥体系。市、镇和各相关部门均成立了民生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同时,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地宣传民生建设,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强力推动、部门全力实施、社会积极参与”的民生建设工作格局。二是建立了分工明确的目标责任体系。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把手”负责制,对排出的各项民生工作都落实了目标任务、具体政策和资金渠道。并明确要求:凡是确定的政策只能实施不能打折,确定的内容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确定的范围只能扩大不能缩小,确定的标准只能提高不能降低。三是建立了科学严密的督查考核体系。综合运用跟踪督查、专项督查、执法监督、社会监督等多种手段,确保各项民生工作按序时进度实施。进一步完善民生建设考核办法,将群众满意度、幸福度纳入考评指标,年终按照民生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兑现奖惩,确保民生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103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