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真实就是力量 声音就是生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鸫鸣

  摘要: 广播录音散文是常见的广播表现手法,它的广播特点浓郁,音响丰富,能在数秒内抓住听众。本文以两件获奖节目为例,阐释广播录音散文的真实之美、音响之美、音乐之美、文学之美和地域之美。
  关键词:广播录音散文 真实 音响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广播录音散文是常用的广播表现手法,它的广播特点鲜明,音响丰富,能在数秒内抓住听众。处理好采访素材,再现录音的真实,是广播录音散文创作成功的关键。
  甘肃广播电影电视总台新闻综合广播创作的广播节目《古镇小曲》在2007~2008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的评选中摘得了唯一的曲艺节目大奖。2011年,《母亲的歌声》又获得了该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文学节目奖。《古镇小曲》和《母亲的歌声》两件获奖作品都是记者在深入基层采访后,用真实的录音素材精心编辑、制作的广播录音散文节目。本文以上述两件获奖作品为例,分析广播录音散文的制作技巧。
  一、真实之美
  广播录音散文的真实应包括新闻的真实和情感的真挚。真实的含义并不是停留在表象上就事论事,它表现的是人性中真实、美好的过程,触动的是人们灵魂深处敏感而隐秘的情感,从而引起人们内心的情感共鸣。《古镇小曲》和《母亲的歌声》就具备了这些特征。
  甘肃陇中的马营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渭小曲的发源地。2008年元宵节,记者深入到这一偏远山区,体验和见证了卧虎山庙会通渭小曲演出的盛况,由此制作了《古镇小曲》这一曲艺专题节目。节目记录了这样一些由音响组成的画面:
  古镇小楼上大喇叭里传来悠扬的小曲声;
  脚踩积雪的咯吱声;
  坐在田埂上自得其乐,唱得青筋爆出、汗珠滴落而下的光头汉子的歌声;
  唱得上气不接下气,但眼神里透出权威感的小曲老艺人的演唱声;
  鞭炮声、庙会的清脆钟声,人们的笑语和渐入佳境的各家小曲队的演唱混杂声。
  记者按照演出进行的自然顺序进行采录,并没有刻意筛选。主创人员也秉承了真实记录的原则,因为没有什么声音比真实的现场音响更有力量,更有听觉冲击力,也没有什么文字描绘比真实的故事更能体现老百姓在唱小曲中获得的精神满足和幸福感受更贴切。这是一个在欢笑中表现人们情感的选题。
  记者踏着融雪、踩着泥巴,和乡民们一起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接近于狂欢的节日,用话筒记录和描绘了一个别样风采的民间庙会——散发着乡土气息的小曲儿成了主宰。在这里,我们清晰体验了小曲儿和古镇难以割裂的文化情缘。
  节目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生动有趣的故事、一段段原生态的民间小曲,诠释了一个全新的、张扬着个性的民间狂欢节形象。这就是《古镇小曲》这个只有二十几分钟的广播节目带给我们的真切感受。广播录音散文其实就是纪实的艺术,是由大量的音响素材剪辑整理后的声音记录。艺术地呈现,真实地呈现,是我们追求的审美效果。
  带着这种思考和追求,2010年春节,也是正月十五这天,记者又一次深入到陇中一个叫窝窝地的小山村,这里远离城市,远离喧嚣,这里有古老的皮影和民歌,和乡亲们的心最近。记者在一位老妈妈那里收获了母亲般的歌声所带来的感动,于是放弃了原来的采访路线和线索,将话筒架设到老妈妈堆满柴火的厨房里、灶火旁、案板边,在咣当咣当的风箱声响起时,母亲佝偻着身躯,一边做饭,一边唱着山歌。在自己居住的老土屋里,被采访人由于对环境的熟悉,忘记了在话筒前的拘谨,这正是记者所需要的。那天晚上,记者在洒满月光的院子里,整整听了一夜母亲的歌声和母亲的故事,这些都被记者忠实地记录下来。在节目剪辑制作过程中,记者坚持不用任何外来音效和配乐,让真实的原生态歌声统领节目核心。如:
  【压混叠加
  远处传来的锣鼓声,风雪瑟瑟声,
  踏雪咯吱声,
  老乡欢笑歌唱声……
  正月十七这天晚上,是老家烧社火的日子、也就是耍社火的最后一个晚上。我和鸫鸣准备去河对面的盐沟滩录制秧歌——这晚雪下得好大,风也刮得厉害,母亲为我们打伞,父亲给我们铲雪,姐姐帮我们拿录音设备。父亲告诉我:正月十七雪打灯,吉利,因为大雪,秧歌的录制是在我姑父家的屋檐下进行的,盐沟滩男女老少汇聚了几十号人,不知何时,我的母亲还有姐姐挤在了洒满雪花的人堆里,和大家一起唱起了秧歌曲。
  【出盐沟滩秧歌曲《割韭菜》
  五月十三娃娃舅舅来呀,娃娃舅舅来呀,
  打发女娃子割韭菜,
  点点花儿红呀,哎哟点点花儿红呀;
  左手提上割呀韭菜的篮呀,
  割呀韭菜的篮呀,
  右手提上韭菜镰,
  点点花儿红,哎哟点点花儿红……鸫鸣后来说,这次的采风,脚底下踩得可全是风雪呀!
  真实的事件、真实的人物、真实的采访、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歌声、真实的故事,这些真实的因素作为创作基础,真实成为这个节目的灵魂。敏锐的新闻事件捕捉意识、真实清晰的原创录音、个性鲜明的情节讲述、鲜活有趣的故事情节,使整个节目内容更加厚实全面,在自然的行走中呈现了浓烈的人文色彩。
  二、音响之美
  《古镇小曲》和《母亲的歌声》能够获奖,主要是创作者学会了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让音响说话,给“音响”着色。
  一个完整的节目是由一个个小的“元素”组成,对于每一个节目的“元素”以及“元素”与“元素”连接的处理,都要仔细推敲。《母亲的歌声》节目一开始,记者就让真实的生活音响在母亲孤独的歌声中随着河水的流淌而流动,设计了这样的音响递进叠加方式。
  【压混:
  母亲的歌声、锅碗瓢盆碰撞声、推拉风箱声、马勺舀水声、村民吆喝牲口的声音、昆虫嗡嗡声……
  从我记事起,就发现母亲一直在哼唱:秧歌、山歌、革命歌曲、流行歌曲,甚至秦腔……不一而足,似乎逮着什么哼什么。我们上学时离家远、差不多得走一个小时的路。母亲不得不每天早晨四五点钟起床。用水拌好煤、用柴架好火,开始推拉风箱烧水做饭。这时候母亲的歌声就会和着“哐当哐当”的风箱声响起。母亲吆喝我们起床的时候,哼唱声暂停,哐当声依然。   1964年,18岁的母亲被爷爷用一担土豆作为聘礼娶到了窝窝地。比起外婆来,母亲毕竟是幸运的,没像外婆那样被缠为小脚。听说父亲是一条川里数得着的帅气小伙,所以出嫁那天母亲没哭鼻子,也没骑毛驴,外婆因有八个孩子顾东顾不了西也没派人送亲。于是母亲一路唱着山歌,羞怯地嫁到后来的我家来啦。
  【压混,悠扬的歌声
  三天后的“回门”,父亲陪母亲一同回娘家,中途路过一条河,因为头天晚上有雨,河里发了大水,那是个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英俊的父亲一个人过河先走了,想着母亲会跟着他的。到了外婆家后外公问起时,才发现母亲不知什么时候跟丢了。
  【音响叠加:远山飘来的山歌、影影绰绰的虫鸣、河边流水声、母亲的歌声
  母亲在河边左试右试始终没敢趟过去,望着湍急的河流孤独地发呆。午后的阳光火辣辣的,河道里没一个人。母亲有些无奈,就只好一首接着一首唱歌,等待好心人帮忙。
  【音响:流水声、羊群叫声、老羊倌吆喝声、母亲唱花儿声
  母亲的歌声和着哗啦哗啦流水声在空旷的河谷里回荡着,山顶上的老羊倌听到后,下山赤脚把母亲背过了河。父亲一个小时到达他丈人家,三个小时后,母亲才总算是到了她的娘家。
  【歌声回荡在山谷中,扬起
  在《母亲的歌声》里,主持人要在同等的位置上整体把握与协调叙述的内容、环境音响和原生态的歌声,几个部分的声音元素组合在一起互相勾连、互相提携,达到水乳交融的状态,形成一个新的声音形象,创造了唯美的意境。
  中国传媒大学周华斌教授曾批评有些节目的空洞时说:寡情少趣、水词连篇、舞文弄墨、形容词堆积,浮肿;为采访而采访;既不了解人,也不了解事,难得有生动的细节。时下,广播节目制作中采用大量音效已呈泛滥之势,它导致了编采人员所做节目之苍白无力,听起来热热闹闹、洋洋洒洒,实际是皮厚瓤少、淡而无味。
  三、音乐之美
  音乐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古镇小曲》和《母亲的歌声》将古老的原生态民间音乐作为声音元素之一穿插其间,突出了节目的真实性和地域性,使得节目的广播特点进一步得到强化。在音乐素材的取舍中,记者注意选取最能代表地域文化符号的音乐类型表现主题。比如在《古镇小曲》中,光头汉子抱一把三弦坐在田埂上独自一人自得其乐地演唱,记者在录制时有意识地让他唱了一段小调《采花调》,旋律为五声羽调式,欢快而流畅,易于传唱。在《母亲的歌声》中,音乐成为散文化文学故事的配乐,起到渲染情绪、烘托气氛、引发联想、创造意境的作用。
  在这两个获奖节目中,题材和主题具有唯一性,是别人无法模仿和复制的,这种个性化的唯一性在《母亲的歌声》节目中表现得更加突出。这个节目中所有音乐元素,全部来自“我”的母亲的歌唱,曲牌、小调、秧歌、夯歌、情歌,都是渗透到“母亲”的骨髓和血液里——声音,完全是她自然状态下的情感流露,是她最真挚的生命感叹。它的乡土味、它的真实感,让听者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听觉的画面空间里。如果只把视野局限于母亲的歌声本体,不从社会化视角、人性化的笔触来观察音乐与社会的内在联系,创作者就不可能在节目中发现、发掘并认知到这一层面。
  山西黄河广播电视台编辑陆霞曾说:“用民歌释怀活着的历史、活着的文学。民歌不仅是一种音乐,更是民间文学的活化石,他活生生地存在着,踏着民歌的旋律,便可触摸到历史的脉络。”①在这两个节目中,民歌牵引着主人公“我”的思绪,将一个个鲜活动人的故事呈现出来,直接表现生活中普通人物的生存状态。用社会调查得来的结论和采访、采风获得的音乐、音响统领节目核心思想和表现主题的方式,就可以避免节目风格游离的问题。
  四、文学之美
  《母亲的歌声》有着独特的故事情节,通过母亲的歌声带来的是我对“母亲”这个词的重新审视和回望。在视角独到、含蓄深邃的听觉艺术中,把朴实深邃的文字意味散发到可视空间里去,不仅是一种嗅觉的反应,听觉的感受,还有视觉的映衬,因而给听众创造一个用耳朵听画面的多维空间,为听众开辟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这就是“文学的味道,音响的味道”。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母亲的形象被严重同质化了。《母亲的歌声》中将母爱和我对母亲的爱深埋在字里行间,字字有情,句句有爱,作品通篇以“我”的视角来组织材料,个人印记明确,私人情结浓厚,做到主线清晰、层次分明,进退自如。文学性是广播录音散文节目基本的独特属性,广播散文节目实际上是社会文学作品在广播媒体上的声音立体化呈现,因此,作品本身是否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是节目成败的一个关键。
  五、地域之美
  节目的地域特色首先是获得以“我”为中心的主体审美意识,对于广播节目的创作者而言,火热的现实生活往往能触动他们内心最敏感、最柔软的部分,而有感而发、因情而生的作品比之无病呻吟、闭门造车的作品更富天然感染力。记者将创作的视角投向不被关注、几近边缘化的地域特点突出的民间文化,使得《古镇小曲》和《母亲的歌声》这两个节目有了自己的个性,也有了属于甘肃自己的味道。
  近年来,在新闻战线“走基层”的采访采风过程中,我们发现延续了几千年的乡土生机在现代乡村日趋黯淡。广播作为有特殊记录功能、保存功能和宣讲教化功能的媒体,应该在对传统地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抢救、保存。
  陆霞在一篇文章中说:“土是一种特色,一种艺术,一种最具地域识别的标志,土到极致就是大美,俗到极致就是大雅。”③在《母亲的歌声》中,记者有意识地将“土美”艺术的美学观念贯穿其中,从语言到音乐,从内容到形式,弥漫在“土美”的乡土气息中。
  时光里积淀出岁月,记忆里写就了历史。在甘肃狭长的广袤地域里,沉积着许多现在还“活着”的历史遗留,其文化遗产与民风民俗也是中国西部文化走廊中的一朵奇葩,其悠久的历史底蕴和珍贵的文化价值独一无二。我们愿为其的传扬继续做出努力。
  (作者单位:甘肃广播电影电视总台新闻综合广播)
  (本文编辑:吕晓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43881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