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引起的气流阻塞呈进行性加重的一组慢性肺部疾病。其特点为慢性反复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常并发肺心病和呼吸衰竭,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随着我国社区卫生工作的迅速发展,社区逐渐成为医务人员进行慢性病管理的领地。在社区护理工作中要大力加强预防工作,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对社区慢性呼吸疾病患者进行全程长期管理和干预,这对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该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阻为特征,其气流受阻常呈进行性加重,这与肺组织对吸入的有害气体和颗粒产生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较为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一种,通常并不为人所重视。慢阻肺患者由于病程迁延和反复发作,病情逐渐加重,呼吸功能明显下降,严重影响病人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并可导致病人呼吸衰竭而死亡。因此,加强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管理,对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主要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一般护理
  1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为主,少食易产气食物,指导病人选择食物要易嚼、易咽,进餐时要细嚼慢咽,每日宜少量多餐,并保证每日饮水量要在1.5L以上,保持足够的营养。
  2观察咳嗽、咳痰的情况、痰液的颜色、量及性状,咳痰是否顺畅;呼吸困难的程度,能否平卧,与活动的关系,有无进行性加重;病人的营养状况、肺部体征及有无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产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
  3指导病人采用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减轻呼吸困难,保持口腔清洁,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支气管舒张药、祛痰药物,注意观察疗效及副作用。如需氧疗,一般采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1-2ml/min,密切注意病人吸氧后的变化,如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的频率及幅度,有无窒息或呼吸停止和动脉血气复查结果。
  4慢阻肺患者均存在因疾病反复发作而致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悲观心理,有的患者甚至出现性格方面的改变,如烦躁、易怒。应关心体贴病人,了解病人心理、性格、生活方式等方面因疾病而发生的变化,加强与患者的心理沟通,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
  二、运动指导
  运动训练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而异,要从运动方式,强度和持续时间等方面计划。运动方式包括耐力训练和力量训练。耐力训练是指持续某种强度的运动,主要包括快走、慢跑、健身跑、骑自行车、游泳、登山,也可以做原地跑、上下楼梯、跑台阶等。力量训练主要包括各种持器械体操和抗阻力训练,间歇性运动训练是将高强度运动与休息交替进行,可减轻运动时呼吸困难。在实际工作中常使用运动训练中要达到的目标心率即靶心率(THR)来掌握运动强度,通过监测脉搏来实现,一般将症状限制最大运动试验获得最高心率的70%~85%作为靶心率。目前,关于慢阻肺患者运动的时间和频率尚无固定标准,美国胸科学会建议运动训练计划应持续8~12周,每周2~5次,每次至少20~30分钟,运动强度为最大耗氧量的60%。慢阻肺患者可以采用耐力训练和力量训练联合的运动训练方式。
  三、康复训练
  1.有效排痰技术训练:目的是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降低气道阻力、减少感染。
  (1)胸部叩击:指导家人或照顾者将五指并拢,掌心呈杯状,用前臂带动腕部力量在引流部位的胸壁上叩击30~45秒,按压病人胸部嘱病人深呼吸并进行震颤,连续3~5次。如此反复2~3次,主要是利用震颤方法促使粘稠的痰液脱离气管壁。
  (2)咳嗽训练:嘱病人先缓慢深吸气后,。屏住气道使气体在肺内得到最大分布,前倾躯干,屈曲手臂向两肋下加压,突然咳嗽2~3声,咳嗽时使腹壁内陷,咳嗽后缩唇将余气尽量排出。
  2.呼吸训练:肺气肿病人常呈浅快呼吸,呼吸效率低。做深而缓的腹式呼吸可减慢气体流速,呼吸阻力减低,潮气量增大,死腔通气比率减少,气体分布均匀,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改善。
  (1)腹式呼吸训练:取坐位或半坐位,双腿屈曲,上身略前倾,使腹肌、呼吸肌放松,嘱病人用鼻子吸气,经口呼气,吸气时腹壁放松,腹部鼓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下陷,呼吸要均匀缓慢不可用力,胸廓要尽量保持最小活动度,频率为7~8次/分,开始训练时可每日训练2次,每次时间为10~20分钟,以后可逐渐增加训练次数和时间,并可采取各种体位训练。
  (2)缩唇式呼气训练:先缓慢的深吸气后,将口唇缩成吹笛子状,用力将气体自口中缓慢呼出,呼吸时间比为2~3:1,频率为7~8次/分,每次10~20分钟,其作用是提高支气管内压,防止细支气管提早闭合,利于肺泡内气体排出。
  四、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良的行为,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系统的、规范的、合理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能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知识,态度及行为水平,改善用药技巧,提高自身处理疾病的能力,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如戒烟指导,教育病人认识吸烟可以使肺通气功能降低的危害,主动戒烟,改变生活环境。可根据春夏秋冬四季变化而制定八项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包括保持良好心态,保持适宜体温,保持有效呼吸,保持环境清洁,保持适度锻炼,保持丰富营养,预防意外发生,预防各类疾病。可以将这些内容制成图片,以科普宣传的形式通俗直观的展示。通过教育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疾病认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应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对慢阻肺患者和家属同时进行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可增进家属对患者的理解、支持、关心和鼓励,使患者获得心理安慰,减轻心理负担,坚持治疗和康复锻炼,改善身体功能和情绪功能,提高患者及至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
  总之,将一般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指导、康复训练、健康教育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对社区慢阻肺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44654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