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着力发展设施农业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茜

  全球变暖,将会导致种植业受到冲击,既而农业生产面临更严重的气象灾害,如低温冷害、风害、干旱等。因此,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还能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1.设施农业释义
  设施农业是通过采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变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和气体等环境条件,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它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是最具活力的现代新农业。设施农业是生物、环境、工程三个领域技术的有机集成。生物是核心,环境是载体,工程是基础。由于设施农业是涵盖建筑、材料、机械、自动控制、品种、园艺技术、栽培技术和管理等学科的系统工程,其发达程度是体现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设施农业包含设施栽培和饲养。设施包括各类型玻璃温室,塑料大棚,连栋大棚,中、小型塑棚及地膜覆盖,还包括所有进行农业生产的保护设施。
  2.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概况
  现代化农业具体集中表现为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状况。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是设施农业发展的基础。荷兰人均耕地仅0.06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但其人均农产品出口额却居世界首位(出口总额达450亿美元),主要来自以生产花卉、蔬菜等高档农产品为主体的设施农业;以色列是一个气候干旱、淡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但由于其多年来大力发展节水型设施农业,使其在蔬菜、花卉和其他高档农副产品的出口方面居于世界前列。
  我国保护地设施栽培的历史悠久,而且因气候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能型日光温室生产体系。据记载在汉代就有了以油纸作为透光盖层的原始温室,到清代末期,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温室,其结构形式为一面坡式,以玻璃作为透光材料,夜间采用草帘保温。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大陆地区的温室业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70年代以来,温室(包括塑料大棚)生产面积迅速扩大,从50年代初期的不到2万公顷发展到今天的约100万公顷,占全球温室面积的50%以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蔬菜保护地生产区域。我国的设施农业,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较低。近年来走的是一条“低投入、低耗能、低产出”的路线,资金和技术的投入相对不足。其主流设施为日光温室和简易塑料大棚。由于设施农业具有投入高的特点,所以在高附加值、高效益、高科技含量的设施园艺领域发展迅速,其栽培主要对象为蔬菜、花卉和果树。同时,设施畜禽养殖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3.发展设施农业的重要意义
  3.1发展设施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实现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设施农业通过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按照动植物生长的要求控制最佳生产环境,具有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周年生产的特点,实现了集约化、商品化、产业化,具有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技术高度密集的高科技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设施农业可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3.2发展设施农业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设施农业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生物潜能,在大幅提高单产的情况下保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中效益最高的产业,也是当前广大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3.3发展设施农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重要手段 资源短缺和生产环境恶化是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克服的问题,发展设施农业可减少耕地使用面积,降低水资源、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显著提高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效率。设施农业技术与装备的综合利用,可以保证生产过程的循环化和生态化,实现农业生产的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4.发展设施农业的具体举措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体制有政府主办型、企业主办型和政府企业联办型三种投资模式。从大量实践看,由政府统一规划、制定政策,企业投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政府企业联办型”模式,正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应积极探索在现代农业园区带动下的多种发展模式,通过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提高产品品质,促进早熟丰产,提高市场竞争力。
  4.1关键技术的开发利用 吉林地区冬季寒冷,温室环境控制的能耗较大,因此,开发温室蓄热墙、地中热交换系统、保温幕(帘)、双层充气膜覆盖等节能技术尤为重要,加快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对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意义重大。温室新能源(太阳能、生物能)的利用,也将推进设施农业的发展。
  4.2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 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是设施农业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千家万户与千变万化大市场有机对接的纽带,是有效降低农业经营风险、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支撑保证。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使产品具有高附加值,更适合设施农业的发展。
  4.3树立品牌意识,发挥品牌效应 发展设施农业要由注重生产向生产流通并重转变,要拓宽市场,要从国内外引进一些名优品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努力打造一个好品牌,扩大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注重发挥品牌效应,使农民致富增收,从而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设施农业可看作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火车头”,农业持续增长的“生长点”。发展设施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应因地制宜,以现有温室为基础,引进先进节能日光温室,采取“土洋结合”多类型、多档次发展设施农业的途径。政府要多渠道增加设施农业投入,不断加强设施农业基础设施、机械装备和生产条件的相互适应与配套;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普及推广,推进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集成应用;努力拓展设施农业生产领域,深入挖掘设施农业的生产潜能;切实提高设施农业管理水平,大力提升设施农业发展的规模、质量和生产效益。努力实现设施农业生产种类丰富齐全、生产手段完善健全、生产过程标准规范、产品均衡供应,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设施农业发展道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45097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