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化学教学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春宏

  化学教学中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必要性,重点介绍了生活化情境的创设的三种方法 :
  1.生活情境化的导入策略;
  2.生活情境化的分析策略;
  3.生活情境化的训练策略.
  生活化情境,即教师利用生活中真实现象,应用多种技术创设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的教学环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生活化情境不但能让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将教学素养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创设生活化情境作粗浅的探讨.
  一、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应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改变学生生活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生活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
  然而,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围绕考试转”的情况经常可见:教师“满堂灌”,只注重课本知识点的传授,不重视实验教学和学生实践;只注重习题的训练,不重视对生活问题的研究,结果导致课堂教学变得越来越沉闷,学生对化学失去了兴趣,也就不关心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因此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尽可能创设生活化情境,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探究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参与探究学习,提高化学课堂的效率.
  二、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方法
  根据笔者长期的调研与实践经验证明化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要注意做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1.生活情境化的导入策略
  导入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导入能营造浓厚的化学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生活情境化的导入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利用学生的生活事件和社会热点来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课堂导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例如在金属钠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设探究氛围,首先让学生看网页上一段新闻:《广州市珠江河段――惊现神秘水雷》.
  据报道:2001年7月接连三天,广州市珠江河段上惊现神秘“水雷”,6个装满金属钠的铁皮桶漂浮在水面上,其中三个发生剧烈爆炸,从飘在水面上的一个铁桶内蹿出亮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从广州市化工集团等单位赶来的物品鉴定专家初步认定,铁桶内装的是钠.
  阅读完该新闻后,一系列的问题在同学们的大脑中油然而生:在水中金属钠为什么会爆炸?这几桶金属钠该如何处理?金属钠的使用该注意什么问题?同学们的兴趣点很快转移到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上来.
  2.生活情境化的分析策略
  学生喜欢生动形象的东西,由于化学知识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普遍感到摸不着头脑,于是在很多情况下只能生吞活剥地去接受,得不到很好地理解,印象不深刻,容易遗忘,这样就不容易引起学生的适度情感.因此,化学教师应当充分运用生活素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来解释复杂的化学理论知识,从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到并理解新的知识.例如, “摩尔”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在讲到这一概念时,笔者将其比作数量单位“打”; 在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的时候,不少同学理解为失电子数目与得电子数目之和,笔者就把转移的电子数目和银行的贷款数额进行类比分析;有些同学总是搞不清CuCl2固体与CuCl2溶液的颜色,笔者就跟他一起回忆游泳池里水的的颜色,分析为什么游泳池水为什么是蓝色.当我们把抽象、难于记忆理解的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能够化抽象为直观,变模糊为清晰.
  3.生活情境化的训练策略
  理科的学习离不开习题的训练,化学习题应当以与化学相关的内容、事件为主.在选题时以强化、巩固某个重要的概念、原理为主;或者以提高学生兴趣为主,如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并与化学有关的知识、事件等.例如, 2010江苏高考题第一题: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
  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本题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考查了化学物质与生活的关系、绿色化学的概念、化肥农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三个问题.这类题目将知识的考查生活化,不但考查巩固了所学的化学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学习过程也显得轻松愉快.
  教师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发现、积累与生活相关的现象和化学事件,尝试按照笔者介绍的三种方法把这些化学现象和事件合理的融入到化学教学中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素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090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