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研究生事务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章艳丽 陈翱

  摘要:在近年来的研究生事务管理实践中,各个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缺乏合力育人、研究生辅导员抓手不足及基层集体的建设参差不齐的现象,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为研究背景,通过实践、探索与总结,提出了几个有效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研究生事务管理 创新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62
  研究生事务管理是指与研究生相关的对研究生的非学术事务所进行的引导、协调与控制的管理活动[1]。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和高校越来越强调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研究生的事务管理也随之日趋繁杂细化。如何有效地对研究生群体进行思想教育、管理、培养等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不同层次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管理部门的关注与研究。在研究生事务管理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当前导师负责制的培养模式下,加之研究生群体本身“广、大、散、异”的特点[2],使得研究生事务管理中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总结了研究生事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并通过实践、探索,提出了几个有效的建议和措施。
  1 研究生事务管理的薄弱环节的主要表现
  1.1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主体存在问题
  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主体辅导员与导师,首先可能存在对国家教育政策或高校现有管理政策和文件的不了解,管理概念模糊,对研究生事务管理不到位。其次两者的权责不明、缺乏沟通、甚至“老死不相往来”,未形成合力育人的局面[3]。
  1.2 研究生事务管理抓手不足,力度不够
  在研究生事务管理中,可供研究生辅导员进行有效管理的主题事由不足,使得管理力度薄弱,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很难有效渗透,教育效果差强人意。
  1.3 研究生基层组织建设薄弱
  研究生日常管理的基础――基层研究生集体,包括班级和社团等的建设参差不齐且普遍薄弱[4],研究生学生组织的战斗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面临质疑,研究生缺乏对母校的情感归属。
  经调研,上述三个问题,也是目前各研究生培养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其不能避而不谈、得过且过,唯有单刀直入、巧妙化解才能将研究生事务管理做好,将研究生事务管理有效践行。
  2 有效的研究生事务管理实践与创新
  在研究生事务管理的实践中,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比较明确、清晰的思路,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归纳总结了一些有效措施和建议。
  2.1 出台《辅导员与导师沟通交流指引》,促辅导员与导师合力育人
  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主体存在问题,实践中发现单凭口头要求、大会小会强调辅导员与导师要加强沟通和联系,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原因有二,一是年轻辅导员有时怯于同导师联系,感觉自身的工作是在给导师添麻烦,“能扛得就自己扛了”;二是,有部分导师确实不清楚究竟学生出现了哪些问题时,应该及时与辅导员沟通和联系。基于此,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研究生主管部门通过在辅导员队伍、导师队伍、学院领导群体中广范征求意见,最终以文件的形式制定了《辅导员与导师沟通交流指引》。该《指引》中明确规定了在学生出现哪些情况后,知晓的一方必须同另一方进行沟通联系。此举,有效规避了事务管理过程中主体缺位和失位的现象,有效促进了两个管理主体合力育人的局面。
  2.2 大力开展业务学习和思想教育相融合的校园文化活动,使研究生思想教育有抓手,研究生辅导员工作有成效
  研究生群体比本科生群体有着更强烈的科研诉求,在这个群体中,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研究生科研的需求与诉求,思想教育将很难渗入,就会形成“你说你的、我干我的”现象。研究生业务培养和科研能力训练,是导师的工作。那么研究生辅导员究竟该如何切入,通过何种方式渗透?在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导师对一年级硕士的要求较少,研究生上完课后,闲暇时间很多。第二学期的研究生,有些已经完成培养方案的修课,但还没有进入实验室。第三学期的研究生开始了中期考核和开题报告,之后就马不停蹄完成实验、论文,后期还要背负着压力在就业市场中双向选择。如何让研究生有效利用前一年半的时间,推动研究生将做论文的“关口”前移,提前在思路和能力上做好准备,甚至为后期找工作赢得更多的时间,是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通过论证,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尝试和实施了如下机制:要求第一学期的研究生广泛阅读文献,于第一学期末,开展院、校二级的研究生文献综述大赛(学院表彰的由学院组织评选、学校表彰的由学校组织评为评选),要求全员参与、严格评比。在研究生进入第二学期后,学校设立了“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活动,让研究生以课题申请的方式申请,申请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的小发明,也可以是未来学位论文的一部分,并予以经费支持。此举,主要是将研究生推进实验室,提前在动手能力上做好准备。课题经过大半年完成后,研究生通过发表科研论文来结题,我们对于其中发表的高水平的论文作者进行奖励。这样就形成了“开展文献综述大赛――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奖励优秀论文”为核心的推动和激励机制,使得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有抓手,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得到了师生的肯定,同时也间接提高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和就业质量。
  2.3 大力加强研究生基层组织建设,夯实研究生日常管理基础,配备研究生班主任,作为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有效补充
  大力开展研究生基层组织建设,与其说是创新,到不如说是研究生管理部门的无奈之举。在实践中发现两个普遍现象,也是影响研究生事务管理的有效开展的因素之一。一是研究生学生组织的战斗力不强,二是研究生对导师和导师形成的学术团队有较好的情感归属,而对于学校缺乏情感归属。究其原因,研究生群体明显缺乏类似本科班集体一样的以感情、生活为纽带的共同组织,大家各干各的或仅以实验室为单位活动,没有对共同集体的认同和留恋,所以缺乏对母校的情感归属。基于此,我们开始了大力推进研究生班级体建设活动,让班级这个情感、生活的桥梁和纽带,重新出现在研究生面前。在各学院班集体构建完毕之后,我们尝试将党支部重新设置,要求将党支部建立在班上,将团支部建立在班上,并出台了《基层研究生集体建设实施办法》,对同一集体的党支部、团支部、班级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进行分工和界定。实践中,基层研究生集体建设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生组织的战斗力大大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交往范围明显扩大,研究生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也更为扎实,也增强了研究生对母校的情感依托和归属。为了构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在搭建好研究生基层集体后,学校可为每一个研究生基层集体配备指导老师(简称班主任),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研究生班主任作为研究生辅导员事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助手和有效补充,在实践中也发挥出了较好作用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门雨颖,张勇.当前研究生事务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提高有效性的策略思考[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0,(10):71-74.
  [2]郭明衫,高献忠.浅析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1):36-37.
  [3]郭巧玲.结合研究生特点探究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2):27-31.
  [4]李岩松.研究型大学研究生事务管理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6):148-151.
  作者简介:章艳丽(1981-),女,广西钦州人,硕士,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广东广州 510642
  陈翱(1981-),男,山西临汾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广东广州 5106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1867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