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教师要善于倾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蔡红芳

  小学数学学科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数学学习的主体。由于小学生的自主探究是有限的,还不能完全脱离教师,教师对学生探究过程的调控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扮演好真诚的倾听者的角色,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想法,适时地穿针引线,随机应变。下面就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倾听行为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倾听需要耐心和智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倡导探究学习,深入地探究学习离不开教师耐心的倾听和有效的引导。在探究过程中,积极的倾听是有效引导的前提条件,只听不导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倾听。好的教师应当是智慧的倾听者,在倾听学生发言时,及时引导,穿针引线,随机应变,捕捉探究中的创造性思维火花,提高学生探究实践活动的效率。
  一位老师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一课时,先安排学生自学,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圆柱体的体积是怎样计算出来的,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师:我们了解了圆柱的体积是怎样计算的,这还不够,还需要理解圆柱的体积为什么可以那样算。
  生1:因为圆柱的体积和转化后长方体的体积是相等的,长方体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所以圆柱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乘高。
  生2:因为转化后长方体的长就是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底面的半径,高和圆柱的高相等,长方体体积是长乘宽乘高,圆柱体积就是……
  (学生说到这里有点支支吾吾,说不清了)
  师:刚才生2向我们介绍的尽管不十分完整,但是我听出来了,他是想寻找圆柱和转化后长方体的关系。现在,就请大家对于圆柱和转化成的长方体做进一步的研究,认真观察它们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我这里有学具,需要的同学可上台领取,通过操作来观察。
  (过了大约十分钟,学生示意操作结束。于是,教师组织反馈)
  生1:通过转化,我很清楚地看到了长方体的底面积就是圆柱的底面积。
  生2:我发现长方体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圆柱的底面半径,高和圆柱的高一样。
  (这个学生边说边拿学具比划,其余学生纷纷点头)
  在这里,教师已不再去追求“热闹的课堂”,而是追求“用心相互倾听的课堂”。你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好像正在打一场“排球”。教师发球给学生(还需要理解圆柱的体积为何可以那样算),学生1可能接住了,而学生2就可能没接住,对没有接住的球(认识还不全面的问题),教师能耐心地启发学生重新拾起球(生2向我们介绍的尽管不十分完整,但是我听出来了,他是想寻找圆柱和转化后长方体的关系),再传过去(现在,就请大家对于圆柱和转化成的长方体做进一步的研究,认真观察它们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学生将球传过来时,传得并不是很准确,教师没有不管不顾,而是迅速跳起来“救球”,他一句“我这里有学具,需要的同学可上台领取,通过操作来观察”,就巧妙地将一个即将落地的球又补上来,新一轮思想交流又展开了。
  二、倾听需要鼓励和赏识
  倾听是一种品质,是一种素养,是进行数学文化交流的中介,是 “把感官、感情和智力综合起来,寻求其含义和理解的智力和情感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让学生将“对话”与“共享”的过程变成相信自己、展示自己、欣赏自己的过程。
  某一位特级教师在执教“角的度量”一课时,有这样一段课堂实录:
  师:怎么量角的大小呢?
  生(齐):用量角器。
  师:都知道啊!那会量吗?
  生:会。
  师:先来试试看好不好?
  生:好。
  师:我们先用量角器量一量∠1。
  (学生尝试用量角器量∠1)
  师:(巡视中)真会动脑子,虽然没学过,有的人还真量对了!有人虽然不会量,但在动脑子,我觉得也挺好的。小伙子,带着你的量角器,到前面来,把你的方法展示一下。
  (学生到前面展示:将顶点和量角器的一端重合,一条边和量角器上的0刻度重合)
  (见到这样的量法后,有同学小声嘲笑,老师摇头制止,示意学生解说)
  生:我先用这个尖放到这个角,然后看这条边。
  师:那这个角多大呢?
  生:不知道。
  师:(摸着学生的头,微笑着说)还没学,不会很正常,但敢于尝试值得表扬。我提议大家为这样敢于尝试的精神鼓掌!以前我们量长度的时候,就是这样从0开始的!要量角的大小,他已经想到了用角来比对,真不简单,这个思路非常正确!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从量角器上能找到角吗?
  在这个片断中,正是因为教师用阳光的心态来倾听学生的发言,用放大镜来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才有了对这位学生的错误资源的深度开发,也才有了接下来的调整即组织学生先在量角器上找角,再去量角的精彩。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倾听往往从学生的差异点、错误点、多样点开始,小学数学教师作为教学共同体中与学生平等的一员,要扮演好倾听者的角色,把倾听当成一次对话、一种捕捉、一种调整、一次思想碰撞的开始,真正发挥着能力培养、精神指导、人格引领的作用,取得教学相长的实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1969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