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喻 刘焱 吴卫国 娄爱华

  摘 要:创新人才的培养一直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线。围绕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对食品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该文从独立设置实验课程体系、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食品类专业主干课程《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食品工艺学 实验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2
  实验教学作为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及其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必需环节[1]。随着人们认识水准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花色品种、营养、安全性等各方面的不同需求,给现代食品工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这就意味着高校食品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不断改革与完善,因此对专业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2]。
  食品工艺学实验是食品科学类专业一门实践性极强、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重要课程[3]。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分析测试、科学研究及实际动手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在改善原有实验室教学条件、优化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需要,对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程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1 整合教学内容,构建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程独立体系
  传统教学中,由于实验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实验教学被认为是教学的辅助环节,以加深和帮助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为目的。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没有独立的教学地位和相应的教学体系。食品工艺学实验课也不例外,附着于每门加工工艺类课程(如畜产食品工艺学、果蔬食品工艺学、粮油食品工艺学等)后面,随着理论课程进行来开设实验课。
  为适应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学校于2005年修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时,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我们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建立了与理论教学内涵相统一,但在学时安排、学分要求以及考核模式等方面又相对独立的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体系。即将原来零星分散在每门食品加工课后面的实验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一门独立设置的“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课程,集中在4周内完成。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单独考核。并制定了独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重新编写了实验教学教材和指导书。筛选和优化知识点,淘汰内容陈旧、技术落后的实验,新开了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建立起基本技能训练实验、应用技能训练实验、综合技能训练实验三大板块构成的、层次分明的新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构建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程独立体系,彻底改变了它在整个课程教学中的附属地位,保证了实验教学的系统性[4]。将食品工艺学实验课归类为必修课,使老师和学生在思想上对本课程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有利于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高。
  2 注重能力培养,强化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缺乏有效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验教学改革也可能会流于形式。实验教学改革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通过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来进行诊断,并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激励改革的深化[5]。
  传统的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中,只有学生是被评价的对象,对老师的实验教学情况很少评价。教学效果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不同层面实施教学评价。在对实验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上,评价主体有学生、教学督导专家、同行专家和教师自身。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态度、实验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收获大小等。评价形式为:学生通过无记名填写实验教学情况调查表和登录教务处的“网上评教”栏目两种方式,客观评价教师的教学情况;由学校组织的教学督导团专家和由院组织的同行专家,采取不定期听课、座谈、访问等形式,对教学人员的教学做出评价;实验教学人员根据评价指标对自己的教学工作逐项自查,然后得出结论。在教师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考核上,不再单纯以实验报告为依据,而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实验成绩的考核内容包括实验态度、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或小论文三方面的综合评价,每个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评分标准和权重。其中操作技能成绩在实验成绩中所占比例应不小于50%,是对学生操作规范、创新意识、准确性和熟练度的评价。实验报告或小论文不小于35%,必须对自己的产品与其他同学的进行比较,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原料、配方以及处理条件改变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自己产品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并提出今后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成功的经验,提出自己的观点。实验态度10%~15%之间,主要评价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责任心、求真务实和团结协作精神。
  建立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激发和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强化了教师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不再只关心实验报告,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每一次实验,并有意识地在实验中锻炼自己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3 重视全员参与,改革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组织方式
  由于食品工艺学实验设备大、数量少,不可能达到一人一套设备的要求。加之实验材料有限,实验一般是以5~6人为一个小组,同时一起做某一个产品。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亲自操作每一实验步骤,总是少数动手能力强的同学操作,其他大多数同学只扮演观察员的角色,阻碍实验能力的提高,调动不起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为给学生创造充分动手的机会,在争取实验设备的同时,我们从2005年开始改变实验组织形式,改变了一个班作同一个实验,同一小组只有少数人动手的形式。我们首先将整个班分成两个大组,分别作不同的实验。再按3~4人/小组的标准将每个大组又分成不同小组。最后小组中又采取轮流操作制度。即在每个实验中,由不同的同学分别负责一道工序,让学生分步操作,未能动手操作的学生在一旁观看,并找出操作学生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例如面包加工实验,由于原料需要批量处理,搅拌机、醒发箱、烤箱等不可能每人一台,实行轮流操作制度,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自操作其中的某一步或某几步工序,如配料、面团调制、发酵、醒发、焙烤等工序。这样,解决了设备少,动手机会少的矛盾;学生亲身体验了实验操作过程,验证了所学的理论,掌握了实验方法,激发起了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兴趣,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食品工艺学实验其经验性很强。为更好地使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在实验指导老师的配备上,我们改变了两位指导老师全由本专业老师担任的形式。除本专业的一位老师外,另聘请一位校外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实验教学。如焙烤食品工艺学实验中,我们聘请了湖南省焙烤协会的烘焙大师担任指导老师。由于这些校外企业技术人员实践经验丰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学生很愿意把实验操作过程中遇到或想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与他们一起交流、探讨,学到许多“只可意会,不和言传”的经验,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尤其是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做到能够到企业后不陌生,上手快,用的好。
  4 融理论于实验,改革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方法
  在实验中,学生是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往的食品工艺学实验课中,老师从目的、原理、方法、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一一讲解,学生按实验指导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这种灌输性的知识,学生学完就忘。实验做完后印象不深或还是一知半解。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对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的兴趣,我们改“教师主动包办,学生被动进行”的教学方法为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在每次实验课之前,我们要求学生充分预习,并预测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在上实验课时,我们将所要讲的重点内容融汇于各个提问之中,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得到解答,激发起学习兴趣。为了消除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性,对学生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或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我们一般不采取有问必答的方式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直接回答,而是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把已有的知识同自己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起来分析。如在“一次发酵法制面包”实验中,为强调面团调制工序中“油脂必须在面团调制后期加入”这一操作要点,我们以设问“油脂在焙烤食品中有哪些工艺性能?”的方式,启发学生明白:因油脂具有反水化作用,调制面包面团时加入过早会抑制面筋形成,降低面团的弹性,从而降低产品品质。
  5 结语
  自我校2005级年开始实施食品工艺学实验教改革以来,学生技能、就业水平、社会评价等都有明显的提高。毕业生深受社会和食品行业欢迎,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毕业后的学生在食品企业、研究机构等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体现出了较高的综合素质。
  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现行实验教学中仍存在一些弊端,如由于实验人员总体素质偏低,习惯年复一年地重复过去的实验,很难适应一些新的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内容;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开设,使原本不足的实验教学经费更显紧张等,这些问题都需进一步的探讨和解决。
  参考文献
  [1] 郭风法,宋宪亮,赵延兵,等.建立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科学,2007(4):31-34.
  [2] 魏宝东,张春红,孟宪军.农业院校食品专业实验室建设探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
  72-75.
  [3] 刘瑞,卢晓黎,张文学.食品工艺实验室建设与教学方法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1(1):163-166.
  [4] 储华平.深化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J].怀化学院学报,2008,27(5):152-153.
  [5] 马敬峰,鲁保富,陆开宏.基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92-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2883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