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医药企业溶剂回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安全对策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医药行业使用的溶剂较多且多属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化学品,将溶剂回收套用不仅能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三废处理和环境治理。本文通过介绍溶剂回收套用过程,分析了回收过程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医药企业;溶剂回收;危险、有害因素;安全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150-01
  1 前言
  在医药生产领域,溶剂作为一种重要辅助原料,在药品制备的合成、提取等反应中大量消耗,若提取过后的废溶剂被排放掉,既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企业成本,又污染环境。
  目前,我国多数医药企业利用蒸馏法将反应后的溶剂回收。蒸馏法回收溶剂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使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并随之使蒸汽部分冷凝,从而实现其所含组分的分离。
  2 溶剂回收装置及工艺流程
  2.1 溶剂回收装置
  溶剂回收装置由废溶剂储罐、废溶剂泵、蒸馏塔(釜)、冷凝器、溶剂接收罐及管道、阀门组成。
  2.2 溶剂回收工艺流程
  在反应罐内加入母液,加入量不能超过反应罐体积的2/3,密封反应罐罐上的投料口,打开蒸馏阀及接受罐上阀,用蒸汽或热水加热,通过常压或减压进行蒸馏,当反应罐内体积及不能搅拌到时,停止蒸汽.或用冷却水进行冷却至室温后,再进料蒸馏至回收结束。
  3 溶剂回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本文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对溶剂回收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
  1)火灾:回收溶剂多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如乙醇、丙酮),一旦泄漏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点火源(明火、火花、静电等),极易引发火灾和爆炸。
  2)容器爆炸:若蒸馏釜设计不合理、设备结构形状不连续、焊缝布置不当等,可能引起应力集中;材质选择不当,制造容器时焊接质量达不到要求,以及热处理不当等,可能使材料韧性降低;容器壳体收到腐蚀性介质的侵蚀,强度降低或安全附件缺失等,均可能使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
  3)中毒:部分回收溶剂属于毒害品(如乙腈等),一旦泄漏可能造成人员中毒和窒息。
  4)静电:溶剂回收一般涉及较多的易燃、易爆溶剂,溶剂在输送管道内高速流动,与管壁摩擦易产生静电,如果缺乏有效的导除静电的措施,静电积累放电时会产生火花,可能成为火灾或爆炸事故的触发因素。
  5)机械伤害:泵等运动部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绞、割等伤害。
  6)触电:设备电气线路老化等造成人员触电危害。
  4 溶剂回收安全对策措施
  针对以上危险、有害因素,涉及溶剂回收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1)溶剂回收装置区设置防毒通风控制措施,防止可燃、有毒气体积聚。
  2)溶剂接收罐的材质或结构必须可防止静电积累,且不会被溶剂腐蚀。
  3)溶剂回收装置的溶剂进料时,宜从底部进料,注油管末端应设计成不易使液体飞散的倒T形等形状或另加导流板。若采用顶部进料时,宜伸入罐内离罐底不大于200mm。在进料管未浸入液面前,其流速应限制在1m/s以下。烃类液体中应避免混入其他不相容的第二物相杂质如水等,并应尽量减少和排除罐底和管道中的积水。当管道内明显存在不相容的第二物相杂质时,其流速应限制在1m/s以内。
  4)接收罐通气管必须拉到室外并设置阻火器,罐体接地,以避免溶剂蒸汽在密闭空间里的积累及产生静电。
  5)溶剂接收罐不可高于溶剂流出孔的高度,管子须保持在溶剂上方,不要伸至容器底部,以免液体回流,发生危险。
  6)高速旋转或往复运动的机械零部件(泵)应设计可靠的防护设施、挡板。
  7)加强对人员培训、配备劳保用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及应急处置措施。生产过程应加强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5 结语
  总之,溶剂回收过程存在安全隐患,企业应加以重视并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实现通过溶剂回收套用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环境的污染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编. 安全评价 第3版 上册. 煤炭工业出版社. 北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2986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