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牛雷涛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技术教育不断发展,如今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然而如何才能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信息技术教师。本文将根据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评价方式
  每到了计算机上机课,学生都早早的来到机房等待上课,学生真的是对计算机课程感兴趣?显然不是,他们期待的是在计算机课上上网,游戏,看电影等,这就导致了计算机课上学生不认真对待计算机课,加上初中信息技术在中考中的分量,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的“无所谓”的态度,更加剧了学生的兴趣偏向,对计算机课的敷衍了事。针对这一现象,作为教师,应充分运用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帮助学生走出误区。比如多给学生展示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医学,断案,科研等等,还要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教育也随之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必修课程之一,但是,由于信息技术课程起步时间不长,在教材、教学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善于发现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努力研究分析,寻求解决途径,使得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不断进步.本人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
  1、师生对课程认识不足
  虽然素质教育提出要让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如今考试制度仍然建立在中考、高考的基础之上,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在中考中分值很小.在高中阶段也只需要参加简单的会考,这就导致了学生家长、学生、甚至许多学校、教师都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这就导致了许多主要学科的教师占用信息技术课程时间,甚至信息技术教师自己把课送给其他教师上辅导课,即使上信息技术课教师也敷衍了事,让学生玩游戏、上网,完全忽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学生自然就不会认真听讲。更不会认真练习操作,完成课堂操作练习作业了.
  面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教师首先必须更新观念,正确认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意义,重视学生的信息素质的培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提升教学效率,以多样化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引导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共同提高。其次,学生才是信息技术学习的主体.怎样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积极自主地投入到信息技术学习中来。我们应该从教学实践入手,通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合理的引导,逐渐改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最后,学校、家长也应该紧跟素质教育发展的步伐,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对其他学科教学、学习,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所起到的不可忽略的作用。
  2、学生实践能力低下
  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发现学生在理论考试的时候表现都不错。成绩也不错,可真正操作练习的时候又好像什么都不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1)学校软、硬件设备不足。不能提供良好的操作实践环境。部分学校不能做到上机课时每人一台计算机。学生不能得到充分的练习时间,导致实践能力无法提高。
  (2)由于计算机教室机器陈旧导致软硬件故障频繁,使得上机实践课程时教师为处理故障疲于奔命。忽视对学生的辅导,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实践能力始终无法提高。
  (3)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刚刚兴起,许多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配备不足。甚至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这就导致了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安排不足,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得到充分的练习巩固,使得学生操作实践能力无法提高。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问题,随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大量投入,得到了一定的缓解,许多没有计算机的学校都有了计算机,许多计算机不足的学校也得到了补充,虽然还不能达到每人一台的配备,但是相对于根本没有计算机进行实践操作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条件已是大大得到了改善。有了计算机,我们就应该妥善的保管,定期的检查,合理的利用,在学生上机操作之前,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对计算机做一些最基本的检查,让一些常见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少出现甚至不出现,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在信息技术上机实践课程时我们还可以实行分组合作的模式。可以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把学生进行好差搭配,既能解决计算机配备不足问题,又能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3、学生差异日益巨大
  由于信息技术教学各个学校、地区设施和重视程度存在的差异;由于学生学习兴趣偏向问题严重;由于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一部分学生基础很好,不仅懂得软硬件的理论知识,拥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浓烈,学习积极性很高,自学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很不错;另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只懂得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很差,甚至很少接触过电脑,就更别提学习兴趣、积极性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使得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面向学生全体有难度,学生的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
  针对以上现象,作为教师应学会如何改善这样的局面,尽可能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教师改善学生参差不齐现象。分层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层次的制定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有层次的进行教学活动.如在学习“word小报制作”一课,教师可以根据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要求。A层学生除了掌握该课时的基本内容,还要能够拓展思维,探索一些延伸性的题目,尽可能使得整个小报界面美观,且能合理利用超链接,有良好的交互性;B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基本完成一张简单的小报制作,拓展性知识作为该层学生的思考题,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不断挑战自我;C层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完全掌握基础知识比较困难,因而需掌握基本的文字输入和简单的图片,艺术字的插入即可,其他内容自行探索,甚至教师对该层学生的学习可采取逐步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C层学生逐步掌握基础知识,这样既抓住了绝大部分学生,同时又兼顾了少数基础差的学生。做到所有学生都获得知识,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3031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