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安国

  [摘要]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是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重要因素,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是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依据和基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自觉树立“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面向地方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主动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才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充分就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就业竞争力;区域发展需要;社会服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6?0049?0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地处远离省会城市的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发展迫切需要人才、科技和文化支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共生共荣的关系,首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会影响到地方财政收入,从而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财政投入水平。其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就业状况。因此,自觉定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和办学的目标追求,将大大提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本文以安康学院为例,就此类院校如何以社会服务为平台,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谈谈看法。
  一、科学定位,为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作好顶层设计
  地方本科院校的使命和办学目标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应遵循服务地方的原则,坚持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的服务方向[1]。科学确定办学定位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奠基工程。安康学院是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原安康师范专科学校、安康农校、安康教育学院基础上整合成立的地方本科院校。升本之初,学校决策层清晰地认识到,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在继承办学传统的基础上凝聚发展梦想才能汇集合力,只有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才能彰显地方高校的办学功能,才能赢得发展空间,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把精心做好总体顶层设计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头等大事,通过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积极转变教育观念,理清了办学思路,确立了“立足秦巴,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在近几年的办学实践中,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合理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以科研平台条件建设为基础,围绕制约安康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通过良好的社会服务,提高了办学质量,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实现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学生就业―办学水平”的良性发展,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断提升,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0%,就业质量逐步提高,为建设有特色、高品质应用性本科院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
  地方本科院校要依据地方的经济特征和人文特征来创办专业。学科专业发展要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体现地方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凝练培植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又能够在区域同类高校中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学科专业[2];要探索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协调的互动机制和合作机制。几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以服务地方
  [收稿日期] 2013-08-06;[修回日期] 2013-10-10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证研究”(13XJA880004)
  [作者简介] 谢安国(1963-),男,陕西汉阴人,安康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专业设置与布局的主要依据,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在巩固教师教育传统优势专业的基础上,新增并重点建设了安康市主导产业紧密联系的电子信息工程、财务管理、旅游管理、中药制药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学,以及涉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园林等一批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的相关专业。目前,学校共有本科专业30个,其中以应用型为主的非师范专业达到17个,占57%,综合性、应用性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体系基本形成。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办学特色与优势逐步彰显,学生所学与地方所需对接,畅通了就业渠道,为地方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批的技术人才,实现了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三、面向地方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要紧紧融入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为有效解决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与科技进步、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就业针对性差等问题,学校及时修订和完善本专科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格局。首先,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推进教学规范化建设,构建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等机制在内的质量监控保障制度体系和组织体系;教学中注重学生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其次,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推进和深化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改革,不断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发展特别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联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积极作用,努力解决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问题。第三,强化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善于从实践中吸取鲜活的教育素材,开发实践课程、活动课程,通过顶岗实习、校内见习,校外见习,实习等制度,增强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建立国家、省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等教学平台19个,致力于培养满足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第四,通过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先后与阳晨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美华酒店集团合作开办了订单式培养的“阳晨班”和“美华班”,通过与企业联合培养的特殊运行模式,达成企业与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3],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就业,直接为地方企业成长提供高水平专业人才。   通过以上措施,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2006年以来,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奖30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76个、二等奖66个、三等奖71个,省级特等奖5个、一等奖16个、二等奖38个、三等奖53个;园林专业2007级一班被团中央、教育部评为“国家先进班集体”;300余名优秀学子考取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学生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如村官白一彤、“全国优秀大学生援教教师”全东、“全国优秀援藏志愿者”吕涛、陕西省见义勇为大学生冯浩杰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优秀毕业生。高质量的毕业生,赢得了就业市场的青睐。
  四、主动融入地方、服务地方,为促进学生充分就业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通过三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在全校确立了“主动融入安康、服务安康,扎根秦巴沃土,培养应用型人才,打造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办学思路,鼓励教师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把项目和论文写在秦巴山区和汉水之滨,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就业。
  (一)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构筑区域人才高地
  学校根据地方高层次科技攻关人才紧缺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实际,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产出为宗旨,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构筑区域人才高地。重视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实施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和青年骨干教师进修培训计划,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达到70%。鼓励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和田间地头,以地方需求为研究重点,增强实践能力和工程背景,提高课程实践教学能力。涌现出了一批陕西省中小企业、示范基地首席工程师和全国科技特派员,在校县共建科技示范区、在实验农场、在地方文化建设主战场总能出现安康学院教师的身影。他们常年活跃在地方生产一线,为学校乃至地区的科技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教学、科研及服务地方支柱产业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凝练特色学科,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学校结合办学传统和地域特色,凝练出了“以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为重点的文学学科方向、以秦巴资源保护与开发为重点的理学学科方向、以蚕桑为重点的农学学科”三大特色学科方向。建成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校级重点学科9个,组建科技创新团队8个。围绕这些重点学科,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先后建成了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等6个省级科研平台和14个市校级科研平台。学校依托这些科研平台,与安康各县区政府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开展合作研究307项。其中,自然科学类50项,人文社科类257 项,到账科研经费总额 680.2万元。形成了蚕桑、畜牧、硒资源、陕南民间文化研究、旅游发展、文化推广以及干部、教师培训等多个校地合作亮点。培育出我国首个利用野桑蚕茧色基因育成的天然彩色茧家蚕品种――“金丝一号”,建起了国内最大的野桑蚕种质资源库,开发出彩色丝绸服装、富硒茶叶等10多个产品,实现经济效益20亿余元。
  实施“百名专家学者下基层”活动,启动了“三大科技创新与服务工程”计划(即组织实施十大重点科技项目、组织推广十项重点适用新技术、建立100个专家科技服务点),深入基层培训技术人员15 000多人次,鼓励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和农业田间地头,以地方需求为研究重点,在基层生产中选择自己的研究课题,增强实践能力和工程背景。有的教师被一些中小企业和省厅示范基地聘为首席专家、首席工程师和科技特派员;有的教师被地方政府选调到基层挂职;也有的教师长期蹲守在校县共建科技示范区进行技术指导;还有的教师默默坚守在学校恒口实验农场潜心研究;有的教师长期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积极参与地方重大文化活动,他们常年活跃在地方生产一线,为学校和安康地区的科技、文化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学校80%以上在研项目与地方发展问题密切相关。以区域主导产业需求,以项目为依托,学校与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协调创新,联合攻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融入地方文化建设,勇做文化传承生力军
  陕南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给安康学院提供了独特而又丰富的人文研究资源,学校抢抓发展机遇,于2009年申报的“陕南地方文化研究中心”年获批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地缘优势,整合研究力量、夯实研究根基,强化研究特色,凝炼研究方向。围绕安康地域文化开展了区域文学批评、陕南民间文艺、民俗、方言等方面的发掘研究工作,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阳民歌研究、汉调二黄研究、平利弦子腔,安康方言研究、“三沈”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地方文化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每年组织文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论道,建设了陕西书坛“四老”安康籍著名书法家陈少默先生纪念馆、“沈氏三贤”,即沈尹默、沈士远、沈兼士三兄弟(陕西安康人)大幅雕塑,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和第二届“三沈”学术研讨会等高规格的大型学术会议。这些不仅增加了学校的文化内涵,而且在大学与地方文化发展的互动中相得益彰。学校创建了《汉江文艺》和《安康文化》两大刊物,每年编辑出版丛书之一《文存》,被地方政府誉为“地方文化年鉴”。学校学报“汉水文化研究”栏目,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学校引进安康籍全国知名青年作家李春平,其长篇小说《步步高》获得柳青文学奖,多部作品被省内外媒体连载。根据李春平同名小说改编的我国第一部实名制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在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荣获3项金爵奖。多年来,学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参与人文安康建设,多次承担“中国汉江龙舟节”“茶文化节”“三八妇女节”等大型节庆活动的文艺演出任务,丰富了全市人民的文化生活,彰显了地方高校在地域文化建设格局中的主力军和引领作用;同时也为广大学生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为大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软环境,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训练,促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4]。安康学院的文化成果,已成为安康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的中心,聚集了一大批地方文化名人,成为传承和引领安康文化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 潘懋元,车如山.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与特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15-18.
  [2] 孙东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拓展型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7):15-17.
  [3] 林高用,李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新探索――工科“企业案例分析”课程的开设[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2):29-31.
  [4] 徐耀生.浅谈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J].大家,2010(2):213-214.
  [编辑:汪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4160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