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与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汤杰 付娉娉 王志宇

  摘 要:以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黑龙江财经学院为例,基于职业能力为本位对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路径进行研究,从明确金融学专业职业能力的内涵及定位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体系分别进行探讨,旨在为高校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选择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能力本位;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3-0063-02
  民办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补充,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受自身因素的影响,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创办以来,一直没有摆脱生存危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多为“三本”院校,其生源质量较差,办学基础条件也较为薄弱,如果刻意模仿公办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和发展战略,将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面对强大的竞争压力,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发挥自身优势,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策略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变革与创新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成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取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按照“精专业、强素质、重技能、求创新”的指导思想,黑龙江财经学院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与创新。
  一、明确金融学专业职业能力的内涵与定位
  金融学专业职业能力是指从事金融职业的工作者应具备的,在实践工作中所展示出来的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体现,以理论知识为支撑具有的职业操作技能,同时兼顾职业道德、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心理素质和智力的提高[1]。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更侧重于创新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其中技能型人才培养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标。黑龙江财经学院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金融学人才教育观强调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并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基层一线金融机构业务人才为主要目标。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相比虽然都是培养基层一线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但培养的人才职责分工有所不同。高职主要培养侧重技术应用型人才,如:高级技术工人等。民办应用型本科主要培养第一线需要的能施工、会设计、具有一定管理素质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将职业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协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等有效结合,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职业从业要求的认识,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综合素质[2]。因此根据金融学专业主要从事岗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通过与金融机构用人单位沟通,黑龙江财经学院将金融学专业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划分为金融从业基本能力、金融专业核心能力、金融专业岗位特定能力和金融专业职业拓展能力[3]。基本能力培养包括具有自学能力、能够学习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抗挫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职业道德;核心能力包括掌握从事金融业务应具有外语能力、计算机操作、数理统计分析能力、熟悉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等;岗位特定能力包括客户管理、服务营销、理财、会计、结算、证券实务操作能力,保险实务操作能力,信贷实务操作能力;职业拓展能力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
  二、变革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
  黑龙江财经学院对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创新与变革时,提出了“五个围绕”的理念,即围绕金融人才需求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职业岗位能力,围绕职业岗位能力设定教学内容,围绕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围绕课程体系选择教学模式和方法。金融专业以“基础理论够用、专业知识适用、重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适应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等金融机构人才需求,提供基层金融机构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4]。在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一方面要坚持“重视基础教育、拓宽知识面、强化能力培养、提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以满足金融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按就业性质设计系列专业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系统、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坚持整体优化原则,拓宽专业口径,加强与会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管理学专业等融合,扩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课时之间的比例,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模式为“平台+模块式”,包括四个平台: 通识教育平台、学科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能力教育平台。五个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学习、专业主干课、职业资格认证、职业技能实践、素质拓展。
  三、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金融专业课程体系
  黑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以就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导向,把提高金融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点,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积极推进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变革与创新[5]。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相统一,设计合理的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注重广度和深度,适合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注重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综合化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1.根据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和均衡性,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调整一部分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开课时间,与基础课平行开设,将理论课与实训课同时进行。如“证券投资学”为证券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必考内容,原来一直在大三才开课,但是许多学生在大二已经开始准备考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因此提前开这门专业核心课,对学生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将会很大帮助。
  2.职业资格证嵌入式教学课程体系设置。根据理财规划师、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设置相关专业课程,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考试通过率,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校园里就可以掌握相应岗位应具有知识和技能,走出校门就可胜任相应的岗位,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零距离。在鼓励学生考取相关金融专业资格证的同时,多涉猎一下经管类其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拓宽学生未来择业的方向。   3.注重相关专业交叉学科的课程设置,增加选修
  课。金融学专业原有课程设置仅注重本专业的相关课程设置,忽视了一些交叉学科的专业课设置。为了增加学生知识面,通过增加一些选修课来予以弥补,如可以增加会计学专业、贸易经济学、计算机等专业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了通专相结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
  四、创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金融专业教学模式和方法
  针对金融学专业大多数课程实践性较强,业务性操作性较强的特点,黑龙江财经学院一方面鼓励教师在教授过程中积极开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启发式教学、模拟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相统一,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教师个人实践业务操作水平。通过教师讲课大赛、微课竞赛等方式促进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并通过金融知识竞赛等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根据不同时期教学工作的需要,有计划地聘请知名金融机构的实务工作人员和管理者来校授课,讲解金融行业具体业务工作流程和金融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增长学生相关就业岗位知识和经验。积极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和实践教学方法,同时通过第二课堂和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特长和职业技能。
  五、完善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黑龙江财经学院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分两方面内容,一是理论课程中实践教学部分,还有就是金融专业专门的实践教学课程,目前专门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已经比较健全,但是理论课中的实践教学仍然比较薄弱。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一味将每门理论课中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课时固定为4:6,不考虑课程的实际情况,导致实际教学中实践教学部分无法完成,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使学生边学习、边实习、边动手操作,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统一,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旭轩.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2).
  [2]王东升.基层复合型金融人才需求与培养探析[J].黑龙
  江高教研究,2009,(1).
  [3]郝家龙,姜恒.应用型本科教学实践模式初探[J].山西
  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
  [4]王瀛.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培养[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
  [5]李萍,张晓晖.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高职高专金融专
  业课程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0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4280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