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冰莹

  中国音乐历史源远流长,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积极成果,特别是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的优秀成果,不断创作出反映人民生活、表达人民情感、体现社会文明的优秀音乐作品。下面笔者谈谈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
  一、中国民族音乐的起源
  中国最早的音乐文明那要从一万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开始说起。在2002年左右,在重庆兴隆洞发现了距今14万年用钟乳石加工制成的“石哨”,从这一旧石器时代的遗物,或许说明“智人”有了朦胧的音乐意识。在河南舞阳县出土的“贾湖谷笛”,已经有了开凿音孔距离计算的刻画印迹,证明这是八,九千年前的“原始人”在明确音高观念支配下寻求音律的文明行为。音乐文明的曙光已经在中华大地的地平线上升起,揭开了中国音乐历史的序幕。
  在中国音乐历史的进程,实际是以古代的炎黄部落索组成的“华夏集团”为中心。与其它四周部落或民族进行音乐文化交流的历史。这一进程一直延续了五千余年的岁月。我们对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音乐面貌,都是根据出土的音乐的年代和性能来判别的,而“炎黄时期” 的音乐在有关神话和文献中都有了记载,音乐遗物在考古发掘中也有了更多的发现。所以说较为有迹可寻的中国音乐历史是从炎黄时期开始至今日的一个历史进程。
  二、中国民族音乐时期的划分
  我们可以把中国音乐分为几个时期,第一个时代是舞乐时代,舞乐时代有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有从9千余年钱到公元前2070年的原始社会音乐;从公元前2070年到钱1046年的夏商音乐;从公元钱1046年到钱221年的西周春秋战国音乐。在舞乐时期里产生了礼乐制,音乐机构,宫廷乐师,简单的乐律理论等。
  第二个时期是歌舞妓乐时期。其中分为三个阶段。从公元钱221到公元220年的秦汉音乐;公元220到589年的魏晋南北朝音乐;公元581到960年的隋唐五代音乐。这在三个音乐阶段里更加完善了音乐机构,乐律理论。丰富了宫廷音乐和民族音乐,创作了古琴音乐,引进了西域乐器,产生了两大音乐思想和音乐理论著作,也与日本,缅甸等国有了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
  第三个时期是民族音乐时代。它分为两个阶段。其中有从公元960到公元1368年的宋辽金元音乐,公元1368年到公元1911年的明清音乐。这个时期以戏曲音乐为代表,其中还有文人音乐,说唱音乐,杂剧,南戏,散曲。产生了大量的民族歌曲歌舞,和民族器乐。这时期中国与欧洲有了交流,促进了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
  产生每个不同时期的音乐,主要是因为历史的背景,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原因发生改变。通过前三次的剧烈变革,中国的音乐形态发生了性质上的重大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专业音乐制作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分为两个阶段,从公元1840年到1919年的清末明初音乐和公元1919年到1949年的二十年代音乐。三十年代音乐,四十年代音乐。在这个时期里以借鉴西方高度声乐化和高度器乐化的音乐形式为代表。有音乐刊物和音乐理论著作出版,诞生了很多音乐家,如有专业音乐制作的开拓者萧友梅,高举平民音乐旗帜的音乐家黎锦晖,中国的“schubert”赵元任,中国二胡音乐的奠基人刘天华,音乐救国的理想主义者王光祈,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等。流行音乐,歌剧艺术有室内乐,钢琴曲,管弦乐的创作。
  三、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与继承
  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流行,保持与发展是个大课题,我们当今优秀音乐的创作都离不开中国这四个阶段音乐的发展和继承。所以我们在欣赏当今流行音乐的同时,不妨去听听古琴音乐,京剧,古乐。我们不能遗忘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民族音乐,不能让它们自身自灭,对于原生态的优秀音乐我们要传承,我们也还可以通过传承并加以发展。
  还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音乐院校中,重视西洋音乐的教学,轻视民族音乐的教学。很多音乐院校的学生不了解梅兰芳、冼星海及古代诗词歌曲和传统民歌。在全国高师学生五项技能比赛中,选手在听辨各地方民歌的考试中表现都不好,甚至有的连本省本地区的民歌都听辨不出。这些选手都是全国各师范院校的精英学生,他们对民族音乐都不甚了解,毕业后又如何教导他们的学生?所以,从民族到舞台,从民众到课堂,都要警醒中华民族民族音乐亟须继承和保护,不能让属于民族的、大众的民族音乐在不经意间消亡。
  四、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的一些举措
  首先,要积极做好采风工作,多多接触和了解民族音乐。学习与研究民族音乐不能局限在工作室中,需要更多地走人民族广袤的天地,近距离的感受、考察各地区各民族音乐的形式、风格及特点,这不仅有利于更多捕捉民族音乐资源,还可以辅助相关学科和人文历史的研究。
  其次,要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记录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可以对民族音乐进行准确清晰的录音、录像等采集工作,使它们大量完整地保存下来,为今人和后人研究、传承提供丰富的资源。
  第三,要汲取民族音乐的原生态精粹,把它融人文人音乐创作中,使民族音乐在文人音乐的创作中传播和发展。现在国内很多音乐作品,在运用民族音乐的曲调和元素来吸引民众;甚至西方一些作曲家也在使用中国民族音乐素材,创作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作品来增加感染力,这充分显示了中国民族音乐艺术的魅力。
  第四,要重视学校的民族音乐教育,让学生更多了解中华民族文化,喜爱民族音乐艺术。
  总之,民族音乐的延续,是中华民族音乐生存的象征。我们要珍爱、传承、发展民族音乐,让它伴随中华民族文化一道永远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
  杨冰莹,女,本科,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浙江,研究方向:音乐学音乐表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5512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