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永婷

  摘要: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所倡导的理论原则,这一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一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它所倡导的“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的单一的思维模式也导致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矛盾冲突的加深,不利于我们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范式,它所倡导的是“主体(教育者)-客体(教育媒介)-主体(受教育者)”,这种双向性的互动模式为我们解决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所产生的矛盾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主体间性
  在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育活动的双方都试图占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地位,从而导致两者的矛盾逐步加深,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主体性原则的转向。主体间性作为一个新的范式此时被引进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为我们解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一、“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在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对主体性研究是现代社会实践发展和人的主体性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想认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我们首相必须对“主体”进行解读,“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有“主体”就必然有对象性的“客体”,从主体到客体存在着一种单向性的认识论模式。即“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这种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的模式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传统的教育方式。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主体间性”是20世纪出现的一种新的哲学范式,最先出现在哲学领域,自胡塞尔首次提出“主体间性”概念后,这种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新范畴在学术界便传播开来。“主体间性”出现在我们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时间较晚,但是一经引进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范式,它强调的是“主体(教育者)-客体(教育媒介)-主体(受教育者)”,这样一种方法论模式充分凸显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主体性的地位。
  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困惑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领域一直强调的传统的范式,这种传统的“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的模式的提倡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双重困惑。
  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说,这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很容易产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地位不对等,这种不对等的教育又很容易使我们的教育者产生自满的情绪,从而很难摆脱教育者“灌输式”的说教模式,教育者凭借其积累的知识经验的优势在教育活动中长期占据教育的“唯一的“主导地位,而受教育者则处于被动的、不情愿的接受者的地位,这种单向性的教育模式往往会使得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不利于知识的学习,进而阻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发展。加之“灌输式”说教的理论枯燥泛味,很难从心理上获得受教育者的认同,无法满足个体主体性的要求,使受教育者积极参与的兴趣不高,更加不能使受教育者主动地践行教育活动。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主体性随着人对自然改造的步伐加快也变得日益张扬,许多突发性的矛盾和冲突在此过程中不断产生,这对我们有关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人把自己看成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绝对主体,个人主体意识的膨胀,使得人类为了追求个人私欲,不断的向自然索取,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愈演愈烈。另一方面,随着主体性思政教育模式在社会中的“扩散“,”人定胜天“、”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在社会中泛滥,不仅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人的主体性在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中不断被扭曲,主体意识不断地膨胀,对己对人都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渡应当成为我们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首要任务。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
  主体间性体现的是一种交互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交往过程中主体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这种交互主体性消除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单向度的理解范式,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飞跃的同时,也对我们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对于教育者而言,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教育者能够更好的定位自己的地位以及教育方式,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始终高高在上的传统思维定势必须予以改变。教育者要把自己放在与受教育者同等地位,要改变传统的“灌输“方式,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形成自主的、正确的自我判定;同时,贴近生活实践的理论是受教育者真正能够接受的理论,教育者只有引导受教育者通过对具体主体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境遇的追问,他们才能真正意识到什么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人的主体性也只有在生活世界中实现,在生活世界中才能得到确证。
  其次,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他们在教育活动中不是从属于“主体”的“客体”,受教育者本身就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但是目前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情境中,大多受教育者仍然把自己放在从属性的地位,存在着主体性严重缺乏的现象,过于依赖外物。主要的表现在:一方面,表现为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依赖,即迷信教育者的权威,对教育者所教的内容全盘接受,甘愿成为被教育、被改造的客体;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书本的绝对依赖,即牢记书本、迷信书本,企图应付考试。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广大受教育者一定要及时的警醒,在受教育活动中在跟随教育者步伐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自己作为主体应该具有的自我创造性和自主性,敢于怀疑、敢于提问。
  最后,对于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主体能力提高而言,主体间性范式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提倡,能更好地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对当今社会价值观缺失的危机。随着当今中国日益发展,对外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各种形形色色的西方思潮也在中国传播开来,冲击着国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国人面临着政治信仰、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巨大考验,因而,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主体的批判思维能力和选择辨别能力尤为重要。教育者要能够在各种诱惑面前保证清醒的头脑,懂得接受和传授正确的有利的信息;受教育者要能够在教育者的帮助和引导下辨别各种良莠不齐、伪善的信息,从而在当代社会形形色色的诱惑下、在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下能够更好的保持自我的本性、主动的提高主体的认知能力。
  我们提倡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就是强调教育者必须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善于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力,即开发受教育者善于通过各种合法渠道获取最新的理论知识,能够及时掌握最新技术的学习能力;善于从庞大的信息流中获取有用信息,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选择自身成才和发展方向的选择能力;善于探求新知识,开发新产品的创新能力;善于调节人际关系,从而使自身的主体性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协调能力。这就需要把教育者的引导和受教育者充分发挥自我的主体能力相结合,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
  参考文献
  [1]王颖.主体性视野中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发展[J].求实,2005(5).
  [2]乔雪艳.基于主体间性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7022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