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党校图书馆服务创新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作为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党校承担着服务地方党委、政府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因此,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党校图书馆角色定位与服务创新,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党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新举措。
  关键词:图书馆建设 党校图书馆 服务创新
  一、党校图书馆的服务优势
  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因此,党校的性质赋予了党校具备为党政部门提供决策信息服务的有利条件,创建现代图书馆、发挥主阵地的作用迫在眉睫。为此,要牢固树立以应用促建设的理念,充分发挥党校图书馆的特色和优势,突出干部教育的重点,把应用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升知识服务能力,为图书馆建设添砖加瓦。
  党校既不同于一般的党政研究机构,又不同于普通的高等院校,处于 “两头不靠”的尴尬地位。但 “党”“校”又同时兼具了两者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 高校以培养人才为主要任务,其优势在于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相对而言与党政机关系不多,较为疏远; 而党政研究机构又处在工作一线,讲究短平快,需要处理大量应急性事务,缺乏充裕的时间从事深入细致的研究。而党校一方面是党委的重要部门,能够及时了解战略性、前瞻性的决策信息;另一方面作为培训轮训领导干部的基地,党校学员多是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他们掌握着很多一手材料和实践经验,可以为决策研究提供鲜活的素材。同时,党校地位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党校老师也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学术研究,这些都为党校开展图书馆服务提供了便利条件。
  科学决策是建立在大量的情报基础之上的,而获取情报的主要载体是文献信息。目前,党校图书馆已建成了网络图书馆,具备了较为完备的各类信息资源,一方面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特别是社科类的文献品种多、门类全; 另一方面,数字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除了购买的中国知网、人大复印资料、国研网、方正数字图苑等优质数据库资源外,也不断挖掘、整合自有资源,为提供知识服务、创建图书馆提供了切实保障。
  二、党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举措和思考
  1. 建立图书馆用户档案,推送更为精准的服务
  当前,党校图书馆用户的信息需求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一方面学员的成长规律和学习需求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和目标也发生相应变化。因此,图书馆惟有变 “业务导向”为 “服务导向”,变 “被动”为 “主动”,在分析、研究用户行为、习惯的基础上,建立用户档案。通过对其行为轨迹进行动态的记录、跟踪,及时更新、补充、修正相关信息,分析、摸索用户的信息行为需求和规律,对知识进行提炼、总结,将针对性强、更精准的知识服务推送到他们的桌面。建立用户档案,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真正体现了 “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既提高服务决策咨询的效率和水平,又有助于馆员信息服务能力的提升。
  2.建设专题数据库,以提供资源的增值服务
  特色鲜明的专题数据库,为开展图书馆服务提供了基础。国外很多图书馆机构通过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为图书馆提供前端服务。如美国的传统基金会在 1997 年建立了数据分析中心,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和挖掘研究工作;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多年来建立了许多大型的数据库,包括国际关系与安全数据库、多边和平数据库、军费开支数据库等。近年来,党校图书馆围绕中央、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长期跟踪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状况,建成了省情数据库,并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和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开展专题数据库建设,例如十八大精神解读、生态文明建设、经济转型升级、等专题,对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已初步建成一个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数字资源体系,为图书馆用户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便利。
  3.合理规划空间布局,为图书馆用户创建学习空间
  图书馆用户开展学术研究和探讨,切实需要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场所,而图书馆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图书馆可以开辟出相对独立的功能区域,作为个人或小组、团队的学习研讨室,为学员者营造一个思想和创意的孵化空间。面临网络资源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纸质资源、读者到馆率逐年下降的状况,图书馆通过合理优化配置空间布局,可以大大提升实体空间的存在价值。构建学习空间,让不同专业、学术背景的学者,通过开放、协作、共享资源和研究成果,碰撞出新的火花,激活沉淀的隐性知识进行重组再造,有助于完善学员的知识体系、创新协作交互的学习模式、培养图书馆团队的凝聚力,分享和传播图书馆服务成果,也为推动图书馆的改革创新,增强图书馆的多元化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既为用户提供 “一站式”无缝服务,又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的空间资源。“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资源作保障,实现教学科研互动一体化。
  4.以图书馆建设为契机,完成馆员的转型升级
  开展知识服务、提供决策信息,对图书馆的人员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的图书馆,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而党校现有的图书馆员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业务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图书馆建设的要求,因此,建立引进来、推出去的 “旋转门”机制很有必要。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党校现有的高端人才的 “传、帮、带”作用,聘请校内各学科专家担任特约顾问和业务指导,聘任年轻的骨干教师担任兼职研究人员,以弥补图书馆员数据分析、研究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鼓励图书馆员主动走出去,嵌入学科,参与到各教研部的研究课题和项目中去。通过优化人才配置,使图书馆员逐步融入科研的环境和氛围。
  同时,通过参加业务培训、组织专题研讨、学术沙龙等方式,提升馆员的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实现人才队伍的转型升级。
  5. 利用相关的图书馆评价指标,开展成果评价推广
  党校图书馆服务领导决策,最直接的途径,就是为决策者提供高水平、高质量、专业化的研究成果。成果一经产生,能否成功推广和评价直接影响到成果的应用效果。事实上,除了少数优秀成果被相关党委决策部门所采纳外,还有大量成果无法直接应用,要实现教学科研咨询的一体化还有难度。因此,在承担成果归档保存功能的同时,图书馆的服务范围还应扩大至成果的整合、评价与推广,通过出版物、构建议题圈等方式充分发挥影响力。
  三、结 语
  党校作为党委的重要智库,在服务政府决策和地方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校图书馆在现代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能走多远,取决于所能提供的知识服务能力的高低。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党校图书馆与教学科研融合度的加强,依托高端资源、借助社会力量、加强系统共建、挖掘自身潜力,定会在党校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严琼芳.市州党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探讨[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09(03)
  [2] 戚琼华,马晓峰.知识转移为基础的图书馆咨询服务发展研究[J]. 兰台世界. 2014(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66781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