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临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云龙 臧艳平

  摘要: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 抽取我院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5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为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72例,对照组为未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3例,对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作历史性回顾。结果 对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期间和治疗30d后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为(9.3±2.5)%、(9.1±5.0),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4.4±2.0)%、(4.5±2.4)%,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过高时,会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关键词: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状态;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
  认知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质量,增加患者的治疗风险。临床研究发现,随着人们的生活结构不断变化,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增多,易导致脑卒中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为提高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质量,我院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研究糖化血红蛋白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5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58例,年龄为41~72岁,平均年龄为(65.14±1.57)岁。对患者行颅内CT检查,患者均出现脑卒中疾病。本组125例患者中,合并认知功能障碍72例,未出现认知障碍的患者53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为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照组为单纯脑卒中患者。
  排除标准:①出现精神神经症状;②先天智力障碍;③中枢神经损伤;④消极接受治疗。
  1.2方法 ①对患者行常规检查:了解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患病史,了解患者的血管性危险因素。②每天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并做好详细记录,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③患者入院后,采用北京美多康贸易有限公司的Sonoclot分析仪(国食药监械(进)字第2010第2400753号)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血脂、纤维蛋白原、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查。
  1.3临床评判标准 ①采用MMSE评分标准对患者的智能状态进行评分,当综合评分低于27分时,则患者出现认知障碍。②采用HAMD评分标准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分,当评分高于8分时,则患者处于抑郁状态,评分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③采用NIHSS评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检查,评分越高则受损越严重。④行空腹血糖量进行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将患者治疗期间和治疗后第30d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6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行相关性分析,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表1、2中相关数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和治疗30d临床观察指标的变化,观察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障碍、空腹血糖量、糖化血红蛋白量均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重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抑郁状态未出现明显变化,治疗后30d,观察组抑郁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观察组数据行关性分析,MMSE评分与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r=0.31,MMSE评分与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r=0.54, MMSE评分与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r=0.65。
  3讨论
  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病发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学者指出,病灶位置、血管痉挛、卒中类型、血管危险因素、年龄等均会引起患者出现认知障碍[1]。笔者为研究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对医院近两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部分关于流行病研究的过程中发现[1],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易出现脑梗死等疾病,导致糖化血红蛋白大幅增加,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的影响。既往研究中,有学者将新陈代谢异常的患者以正常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血糖、血脂、空腹血糖量等进行综合检测[1],采用相关检测标准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分析,提出糖尿病可作为脑卒中患者出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因素存在。Munshi等学者在研究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糖控制的关系时,对高血压患者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为7.9%的患者采用画种等试验方式进行认知功能障碍测验,并采用GDS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检测,得出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增高都会引起脑卒中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两者呈负相关。由此可见,认知功能障碍与血糖控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文献指出,脑卒中患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常规检查时,发现体内的醛糖还原酶处于高活性状态,使得患者神经系统山梨醇含量大幅增加,导致患者出现神经中毒现象,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2]。笔者对72例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发现45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糖症状,由于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大量增加,会影响患者体内蛋白质原有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期间发现,受到高血糖的影响,血液中出现大量的一氧化氮,该因子具有抑制血管的特点,对患者的血管、神经系统造成压迫。此外,由于患者血液的粘性增加,脑卒中患者往往还会伴随出现血栓、血管壁增值等症状,均会对神经组织造成影响,从而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考虑到糖尿病也对造成患者体内的糖化血红蛋白呈上升趋势,增加血管内胰岛素含量,且患者会出现脑梗死、血管堵塞等症状,损伤神经组织[3]。对患者行常规检查时发现,认知障碍患者中的61例,均存在糖尿病。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时,发现脑卒中伴随糖尿病患者的评分高于其他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与文献研究结果相符。本组125例患者,其中认知功能障碍72例,未出现认知障碍的患者53例,对患者进行空腹血糖量进行检查,并采用相关评价标准对患者的认知功能[4]、神经损伤功能等进行评价,发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高于未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同时,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幅度越大,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因此,笔者认为,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即糖化血红蛋白会对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损伤。
  由于中老年患者是脑卒中的主要发患者群,患者常常会伴随出现高血压、高血糖疾病,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目前,已有相关学者开始研究糖尿病于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发现糖尿病早期并不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影响,但是对着病情的发展,发现后期糖尿病会对患者的认识功能造成损害,且患者的糖尿病分型不同对患者的影响也存在着差异:1型糖尿病会对患者的精神层面造成影响,2型糖尿病会对患者的执行功能造成影响。同时,还提出临床治疗期间,必须加强对糖尿病的治疗[6]。
  此外,有学者指出[6],高血压、血脂异常等血管危险因素。由于患者血液内糖分过高,对增加患者血液粘稠度,易出现粥样动脉硬化,导致患者脑部组织供氧不足,从而造成脑卒中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采用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时,患者的血管危险因素并未明显改善。大量研究证明,糖尿病是影响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应尽早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评价,行常规检查,明确其是否存在诱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文娟.舒血宁联合脑复康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2(02):458-459.
  [2]刘春红,梁华峰,冯丽娜,等.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03):6-7.
  [3]李伟,程艳红,于晓刚.针药结合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2(01):3-7.
  [4]陈建伟,许红梅,陈晓琳,等.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康复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03):201-203.
  [5]张莹,刘琴,杨青松.脑卒中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远期抑郁症状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7):8-10.
  [6]曹燕,杨增芳.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40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0(01):33-34.编辑/申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66841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