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苹果梨优质化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红雨 刘琳琳

  海城市苹果梨栽培已有40多年历史,果品以个大、质优而著称,2006年又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誉为“中华名果”称号。海城市栽培的苹果梨一般树高3~5米,栽植4~5年即可见果,7~8年进入盛果期,在当地的优良表现良好,尤其是抗寒能力极强,在-32℃以内的低温条件下均可安全越冬。
  1  苹果梨的繁育
  1.1  砧木准备
   用于嫁接苹果梨的砧木,首选是山梨,山梨种子首先要经过后熟处理,一般采用低温沙藏方法,处理后以备春天使用。播种前先整地,深翻土壤30~40厘米,施入一定量农家肥,然后作畦,畦宽1~1.5米。长度因地制宜,播种一般在4月中下旬,先开3~4厘米深的沟,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后覆土1.5 厘米,镇压保墒,通常每公顷播种量37.5公斤左右。当苗长至4~5片叶时间苗,苗距3~4厘米,长至15~20厘米高时定苗,苗距10~15厘米。同时进行断根处理防止促发侧根。
  1.2  嫁接
   当砧木长到30~40厘米时就可嫁接苹果梨,目前多采用芽接方法,即T型芽接。接穗选择进入结果期、半产、树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其树冠外围生长健壮、芽眼饱满的当年生枝条,剪下后,将叶片去掉,保留1厘米左右叶柄,用湿毛巾包好,以备嫁接。接穗最好当天用完。芽接时,选择砧木地径0.5厘米以上的苗木,在砧木苗距地面3~6厘米处的光滑面进行,接穗芽要选枝条中部的饱满芽,易成活,萌发旺盛。接后15天检查成活率,即接芽叶柄一触即落,表明已成活,同时对不成活的要及时补接。
  2  苹果梨主要栽培技术
  2.1  园址选择
   苹果梨建园一般选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排水好、坡面向阳、坡度较缓(一般不超过20°)的地块。
  2.2  苗木选择与授粉树配置
  选择用山梨嫁接、根条发达、芽眼饱满、主干粗壮的苗木。授粉树可选用南果梨、洋梨、锦丰梨等,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配比以1:4为宜,不少于1:8的配置,采用中心配置方式。
  2.3  栽植方式
   4月中下旬栽植。密植园株行距可采用2米×3米、2.5米×3米、3米×4米等,稀植园可用4米×5米、4米×6米的株行距。 按定好的点先整地,穴深60~80厘米,开口直径1米。底土、表土分开堆放,栽植时先将农家肥与表土混匀回填坑内,回土2/3呈馒头形、踩实并浇透水,然后将备好的苗木直立于坑中央,根系向四周舒展,再覆土将根系全部覆盖,边覆土边踩实。
  2.4  整形修剪
   海城市苹果梨生产上多采用基部三主枝疏散分层形或双层伞形的整形方法。疏散分层形:树高4~5米,中心干直立,着生在中心干上的主枝数目7~8个,分三层排列,第一层主枝3个,在树四周按水平角120°向外伸出,第二层2~3个,第三层2个。最高层主枝选出3年后就可落头开心,打开光路。第一至第二层间距80~100厘米,第二至第三层间距60~70厘米。下层主枝配3~4个侧枝,上层2~3个侧枝。双层伞形:将伞树分成两层,第一层60~80厘米,第二层20~40厘米,层间距100~150厘米,一层留骨干枝5~6个,二层留骨干枝2~3个。修剪时,第1~3年以培养骨干枝为主,中心干在40厘米处短截以促发枝,迅速增加枝叶量,4~5年以拉枝为主,完成整形。结果后以疏枝、短截、回缩为主,以保树体通风透光,平衡树势,调整各类枝组比例。
  2.5  花果管理
   由于苹果梨自花授粉结实能力较弱,所以需要人工辅助授粉。当全树1/3的花开放时进行第一次授粉,花开到2/3时进行第二次人工授粉,盛花期时再授粉一次。授粉时间一般要在每天上午9时至下午5时,让花粉充分粘在柱头上,每个花序只授2~3个花朵即可。依据树势、树龄、栽植密度和肥水条件等,制定单位面积产量指标。按合理的留果指标,疏去多余的花和果实。一般以疏花为主,长果枝适当短截或疏除部分花及多而密的枝条,疏果时剪除病虫果、畸形果,留第二个或第三个边花坐果,尽量多留叶片,通常30~35片叶留1个果。弱树树冠外围少留果,以留单果为主。
  2.6  果实套袋
   6月20日左右实施果实套袋,可选用内层为防菌纸,外层为防潮纸的双层纸袋。在定果后进行套袋,套袋前喷药杀菌。果实采收前30~40天除袋。时间应在每天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先除去外层袋,3~4天后再除去内层袋。
  2.7  施肥灌水
   果园施肥一般重施基肥,合理追肥,控施氮肥,禁用硝态氮肥,提倡施专用肥或生物肥。基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果实采收后,采用环状施肥法,即定植穴外挖环状沟施入,施肥量以每收入1公斤果施1公斤肥为标准。追肥以速效肥为主,按果树萌芽期、枝条速长期、果实膨大期施入,追肥总量按每50公斤果施磷、钾肥各1公斤计算,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用时配合叶面追肥。果园灌溉全年4次左右,主要在萌芽开花前、坐果后、果实膨大期、采收后休眠前,水渗入深度应在1米以下,灌水后3天地面不积水为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67690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