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二战期间的缅甸战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晨阳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二战期间的缅甸位于中国战场与东南亚战场的结合部,也是东南亚战场的主要作战区。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的主战场,中国军队除了在本土作战之外,还曾先后派遣超过20万人的远征军两度入缅对日作战,这是二战期间中国军队惟一的境外作战,也是甲午战争以后首次出兵境外。为此,中国远征军和参加反攻缅甸的中国驻印军队付出了伤亡10多万人的代价。
  尽管缅甸一些民族独立领袖幻想通过日本人来赶走英国殖民者,但日本人对缅甸的统治却非常残酷,他们在缅甸实行以战养战,把从缅甸掠夺到的大米、石油、矿石等资源运回本土或其他作战地区。从1941年底日本人开始进入缅甸到1945年8月战争结束,缅甸战时的全部损失累计高达230.7亿缅币,而缅甸1938/39年度的总产值才49.45亿缅币。尤其是英国人1942年初撤退时把几乎所有可能破坏的铁路、桥梁、船舶、码头、油田等毁坏殆尽,同时日军在从南向北的进攻过程中,与英军、中国远征军在缅进行了极为残酷的作战,因此,缅甸成为二战期间东南亚国家当中损失最为惨重的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缅甸战后的重建和发展。
  缅甸独立之后,日本人借着战争赔偿的机会,很快重返缅甸,并且一直和缅甸历届政府保持着较好的关系。即便是在军人再次直接执政的1988~2011年期间,日本的对缅政策也与美国有较大的差别,没有长期对缅实施制裁。在21世纪之前,日本是缅甸最大的援助国。而战后日本人在缅甸举行的纪念阵亡将士的招魂、慰灵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建立了大量的慰灵塔和纪念碑。此外,缅甸政府和民众还积极帮助日方寻找日军的战争遗骸。笔者2014年4月曾到缅北克钦邦首府密支那考察,刚要进入密支那市的时候,就发现入城的十字路口有一个巨大的纪念碑,碑上写着“慰灵塔”三个大黑字,碑的四周还有四面大钟,很清晰地记录着日军入城的时间。笔者在密支那还看到了缅甸的第二大卧佛,该佛像长达30多米,富丽堂皇,是二战期间在密支那战斗中阵亡的日本人后裔捐资修建的,他们把从缅北各处搜集到的日本阵亡将士的骨骸埋在了卧佛底座处,并在卧佛的旁边修建了一个“招魂之碑”。非常令人痛心的是,虽然密支那有一万多华人,但惟一的一个远征军纪念碑也只能竖立在华人的私人墓地里。
  日本人是打着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解放东南亚和帮助缅甸独立的旗号来到缅甸的,最初得到了以昂山为首的缅甸民族主义精英的支持和配合,而且一般的缅甸人也欢迎日本人来帮他们打英国人。即便昂山后来率领军队举行了抗日起义,但由于日本人在1943年8月给予了缅甸形式上的独立,使得二战结束后英国人也难以在缅甸继续实行殖民统治。而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作战的目的是抗击日本人,因此并没有得到缅甸当地人的全心拥护,远征军甚至和当地的缅甸人发生过冲突。远征军第二次入缅时也主要是和美英盟军以及克钦族的101突击队合作,并没有与昂山领导的缅甸国民军并肩作战,所以,缅甸民众对远征军第二次入缅作战同样没有太多记忆。
  近年来,针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强硬立场,也为了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中国官方和民间都极力推动在缅甸建立远征军纪念碑,并举办了多场迎接远征军魂归故里的活动,还为流落在缅甸的远征军老兵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帮助,包括资助他们回国探亲等。但是在缅甸寻找远征军遗骸和建立远征军纪念碑的活动并不是很顺利,尤其是远征军的纪念碑,只能放在华人的墓地内,在其他公共区域却无法建立。
  通过缅甸的个案,我们要看到东南亚国家对日本的认知与我们有较大的差异。从日本人在缅甸的招魂活动也可以看出,我们要在缅甸纪念远征军,有必要在开展官方活动的同时,把相关活动与佛教发展和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69507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