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互联网+ ”打造智慧园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江薇薇

  2014年,按照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重庆出台了《关于加快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的意见》,明确提出智能化是工业园区的发展方向,“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集聚方式产生了新的冲击,我们要抓住“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机遇,推动工业园区智能化转型。
  首先,明确转型方向是前提。“互联网+园区”的发展中,有以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为主的电子商务园区,有以互联网思维搭建平台服务于创业者和投资者的众创园区,还有以“互联网+”对原有生产方式、运营服务方式进行变革的传统工业园区,他们共同的要义是将互联网与园区多维度的网络体系进行对接。鉴于此,重庆不同区域园区智能化转型的方向和重点是不同的,需要整体谋划、找准定位、分类实施。目前,重庆电子商务园区建设也是如火如荼,规划建设(含已建、在建和拟建)54 个,已基本建成的有13 个,各个区县发展电子商务园区的积极性很高。对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渝东南与渝东北地区而言,电子商务能够让其有机会摆脱空间束缚,为当地名优特农产品资源和文化旅游产品开拓市场,应当作为当地转型发展的重点。
  其次,以“互联网+”重塑重庆制造业。精密数控机床、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10个领域,是国务院提出的“互联网+”重点发展产业,而重庆已经拥有良好的基础。2014年,重庆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其中,汽车制造、互联网终端制造、通用航空、机器人等贡献突出;同时,重庆云计算、大数据的做大也为园区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能。一方面,要鼓励西永微电园、两江新区等重庆制造业龙头聚集的区域构建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积极参与到智能制造技术标准制定中;另一方面,对于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以低端制造为主、竞争力差的园区,要积极进行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也要加强互联网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市场信息流动更快、更透明的特点,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弥补资金、人才、技术的不足,实现产品的精准定位。
  再次,以“互联网+”激发众创新活力。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化、移动互联”等技术,降低了中小微企业与创业者进入市场的门槛,各类资源能够更方便、更高效地得到匹配,经济活力能够得到更好的释放。重庆截至2015年6月底,共发展小微企业53.7万户,技术创新、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特色效益农业等行业占比不断扩大,已经达到50%左右。重庆小微企业已经有了量上的积累,互联网则可以成为小微企业质变的催化剂。现有的小微企业基地或创业园区跟互联网搭界的越来越多,但无论是园区还是身处其中的企业,对于开放、分享、包容和协同的互联网理念都还十分欠缺,而这恰恰是互联网时代的精髓。我们下一步要致力于将园区打造成一个交互作用的网状结构的立体生态圈,让创新创造涌动其中。
  最后,政府和企业协同推进园区智能化转型。园区的智能化转型关键在资金、人才和技术,推进转型需要政府与企业的通力合作与互动。政府要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工业”的软环境与硬环境。一是消除行业准入壁垒,加快清理不利于跨界融合发展的政策规定;二是财政应大力支持“互联网+工业”涉及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建设;三是着力完善投融资环境,综合运用产业投资基金、并购基金等多种引导和支持方式,促进业务创新融合发展;四是促进跨领域人才流动,完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企业方面,“互联网+”让企业面对的是一种新的市场、新的群体和新的价值链体系,企业要在发展战略、组织架构、服务体系和人员组成上都作出改变。
  (作者单位系重庆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71258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