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老年患者心理障碍特征及干预治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曾志金 曾华英

  摘要:目的 探讨干预治疗对老年患者心理障碍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临床确诊50例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其干预治疗前、后,患者是否减少病程和改善预后,以及巩固临床疗效情况如何。结果 上述患者经干预治疗,26例为显效,24例为有效,临床有效率为100%。结论 对于老年患者实施个体化精神心理治疗,效果确切,具临床可行性。
  关键词:老年患者;心理障碍;干预治疗
  由于临床诊疗中,患者所发生的疾病与其生活环境和长期生活习惯等因素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1]。本文以老年脑血管病为例,对老年患者由疾病造成心理障碍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实施干预治疗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12月,临床确诊50例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中32例男,18例为女性;年龄56~77岁,均龄为(67.3±6.7)岁;其中31例为动脉硬化、3例脑卒中、16例为脑血管病;其中有32例致病原因主要为: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1.2方法
  1.2.1脑动脉硬化患者干预措施 由于该类患者临床有情绪不安和内心烦躁等表现,干预治疗时,医护人员通过合理用药指导,要求患者通过调整休息和饮食,来进行自我养护,还指导患者学会管理情绪来延缓脑动脉硬化。
  1.2.2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干预措施 由于急性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使得患者一时无法接受这意外冲击。应用干预措施时,通过对其病情进行分析,缓解其心理负荷并耐心给予其精神心理干预,同时还给予药物和康复治疗,有利于患者缓解焦虑心理。
  1.2.3长期卧床脑血管患者的干预治疗 患者因为长期卧床情绪低落,干预治疗该类患者时,除了给予其个体化精神心理干预,还为患者制定康复锻炼计划,帮助其语言和思维功能得到恢复,以有利于患者尽快能生活自理。
  1.2.4心理障碍脑血管患者干预措施 由于有部分患者致病原因本来就有心理障碍,因此在对于这类患者干预治疗时,可通过交流了解其心理变化,以及致病原因等,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在精神药物治疗同时,应用心理治疗方法来延缓患者病情发展。
  1.2.5出院康复指导 由于老年患者中有部分患者记忆力有所减退,在给予其出院指导时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同时通过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要求其给予患者精神心理上的支持,并帮助其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和情绪管理,以完善预后。
  1.3疗效评估标准 显效=经干预治疗,患者临床疗效得到巩固,减少了病程,并且改善了预后。有效=经干预治疗,患者临床疗效得到改善,基本改善了预后。无效=经干预治疗,患者症状未改善还有恶化迹象。临床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结果
  上述患者经干预治疗,26例为显效,24例为有效,临床有效率为100%。
  3讨论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因素影响,临床诊疗中接诊的老年脑血管患者也有所增加。由于造成脑血管病的因素中,包括环境与心理因素,因此在临床诊疗、护理中,在药物治疗同时加强心理治疗,以帮助患者克服负面情绪,对其心理干预治疗,以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治疗时间和成本,并促进其改善预后。
  3.1给予脑动脉硬化患者干预治疗 由于该类患者致病原因包括:环境和个人习惯因素,患者临床有情绪不安和内心烦躁等表现,常出现为些许小事与人发生争执。干预治疗时,医护人员通过启发和心理疏导等方式,来和患者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同时还给予合理用药指导,要求患者通过调整休息和饮食,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同时指导患者学会管理情绪来延缓脑动脉硬化,在心理干预治疗时,还让患者不断更新生活内容,以避免老年患者由于社会角色转换,而促使其神经生理和心理功能紊乱[2]。
  3.2给予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干预治疗 由于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被突如其来出现的变故所影响,造成语言功能被阻滞或肢体功能发生阻滞,患者一时难以接受这意外冲击。患者在住院期间常有情绪低落,再加上突发性意外导致其情绪烦躁,给予这类患者干预治疗时,通过对其病情进行分析,缓解其心理负荷并用充满自信的语言,去鼓励患者以提高其配合治疗护理依从性。同时还给予药物和康复治疗,帮助其缓解焦虑心理。
  3.3长期卧床脑血管患者的干预治疗 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会伴有血管性疾病、或合并其他严重性疾病,再加上生活不能自理,从而产生严重自卑感。同时还担心久病难愈给家庭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患者时常产生悲观、消极情绪,干预治疗该类患者时,通过耐心倾听患者诉说,或引导有抑郁情绪患者说出内心焦虑,来进行个体化精神心理干预。同时还通过与其家属交流,来取得家属及社会对其的支持帮助,并且为患者量身定制康复锻炼计划,对其语言和思维以及生活技能等进行训练[3]。
  3.4给予有心理障碍的脑血管患者干预治疗 由于有部分患者致病原因主要是:来自自身心理障碍。因此在对于这类患者干预治疗时,首先应对其心理障碍类型进行区分,有的患者临床表现为抑郁、沉闷;有的表现为兴奋和话多;而有的患者则对周围事物均抱有敌意;有的患者甚至出现了砸东西伤人的情况,甚至有的患者有妄想和幻觉以及过于敏感等症状。对于这类因心理障碍而导致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干预治疗时可通过交流,在充分了解其心理变化和诱因后进行综合性分析,给予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精神心理疏导,对个别病情严重患者通过给予精神药物来进行治疗,同时还对其加强心理治疗,以延缓患者病情发展,临床未出现患者轻生的病例,本组中32例因心理因素患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精神心理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3.5出院康复指导 由于老年患者容易健忘,在给予其出院指导时可针对疾病的差异和文化程度差异,以及病情发展情况等,进行出院康复指导。同时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要求其给予患者经济上、精神心理上的支持,提醒患者加强功能康复训练,管理好情绪以完善预后管理。
  综上,在老年患者临床治疗中,通过对其心理障碍加强干预治疗,以帮助患者缩短病程和改善预后,使得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升值。
  参考文献:
  [1]余展飞.心身医学与心身疾病[J].华夏出版杜,2013,6(1):304-320.
  [2]高之旭.老年人精神卫生.实用老年医学,2013,5(1):102-103.
  [3]窦京彬,张蕾.老年患者心理障碍特征及干预治疗[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3):258.
  编辑/丁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71878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