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生如此悲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伟 黄青

  摘 要:美国当代画家达米安的巨幅油画,采用科技摄影手段和电脑合成技术,叠加修饰照片,色彩炫目,气势宏大,犹如美国大片,再现作者对当今西方生活的真实印象,传达出在富裕生活背景下,存在者的寂寞与悲凉。
  关键词:真实;照片;修饰;悲凉
  1 美术史对真实的探索
  对世界与自身的认识和理解贯穿着整个西方美术史。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发展,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昨日的真理今天变为谬误。同样,西方美术史对“真实”的追求,也呈现出不断否定的流变过程。
  人类早期的图像,立体效果不是很明显。
  文艺复兴开始,艺术家们不断向所谓的“写实”迈进,以达・芬奇为代表的一些巨匠们不断研究光的直线传播与视觉的关系,逐渐形成了在二维平面中展示立体效果的透视理论。
  到19世纪中叶开始,随着科学认知的发展,画家们认识到室外光不仅在物体表面到处散射,互相影响,即便在阴影中也有光和色,这就是物理学中的漫反射现象,而且空气也会如此。因此“印象派”们开始了颜色与光线的革命,以便达到“真实”。到“后印象派”修拉那里,根据光学研究成果,他采用了严格、布满色点的几何块面来勾画人物、风景。因为物体不是绝对的平滑,表面充满无数凹凸不平的点,靠这些点而形成了反射光,反射光会在人的视觉中进行加工混合形成色觉,这就是修拉绘画的理论基础。现代绘画之父塞尚也是如此,他比修拉更加严格与极端,他把物体描绘成更加明显的圆柱体、球体、圆锥体,并且物体每个面都会汇聚到一个点,还要画出光的共鸣来表达空气的感觉。这是更具“理性”色彩的“真实”,因此塞尚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到了立体主义那里,不仅要照顾到物体的各个块面,还要把不同视觉图像进行平面组合拼接,以表达全面的物体感觉。
  未来主义又走到概念的真实,如《走下楼梯的少女》,采用动作摄影连续曝光的感光系列画面,画出了“走”的真实。
  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不仅出现日常摄影,还有放大数千万倍的电子显微镜,能够拍摄微观粒子;还有大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收集,以还原宇宙在早期的形状微波摄影。立体摄影,电脑合成技术制造了大量梦幻般的仿真技术。但是这些只是拍摄呈现的真实。
  还有一种真实叫作心理世界的真实,心理世界所感受的真实,与个体的认识能力、认识倾向、情绪、情感经历有关。西方出现一大批以梦境与潜意识为内容、表达个体真实感受的画作。
  2 “真实”的哲学解释
  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大师康德,在19世纪提出理性为自然立法,指出我们无法透达世界的真相,只能依靠我们的所具的认识能力来认识世界。
  就像知觉的选择性一样,我们只能辨认我们熟悉的东西,艺术欣赏也必须具有知识储备,是所谓“前理解”,否则只能是盲人摸象。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认识跳不出我们赖以认识的能力,并且主观与客观不容分离。所以整个人类认识的历史是不断演进的。
  存在主义的现象学告诉我们,我们只能借助经验认识到表象,也就是现象,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或本体。因此世界的本体是无法形成概念进行把握的。
  3 达米安的真实世界
  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看一看达米安的绘画作品。
  达米安・勒布,1970年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是一位超级现实主义画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他搬到纽约市,自学画画。JeffreyDeitch和lamoca在20世纪90年代末发现了达米安的才能,于是1999年他们为达米安举办了第一个个人展。他借助照片进行创作,形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
  摄影图片显然不是达米安的理想画面。因为摄影具有严格而机械的分辨度,成线性地过滤掉大量信息,只是一种机械画面,并且缺乏作为个体的主观感受性。达米安用照相机拍下不同视觉的照片,进行叠加、整理和编辑之后,将这些照片进行精心的修饰取舍而成油画,以表达出达米安所认为的世界的样子。这一过程有的甚至需要数年,因此他每年只创作大约10~12幅此类作品。
  达米安画风也受摄影和电影艺术的影响,注重一些动感细节,隐藏或忽略绘画技巧,看上去酷似摄影作品,但比摄影作品精密严整,多了一些人的情绪情感,他对画面的光影虚实进行处理,因为虚虚实实的感觉只能存留在印象中。从而突出场景回忆时的情感色彩,创作出达米安心目中的真实。
  《he mean reds 2008》在长达11米半,高约6米的巨幅平面中,所画的杂草光影斑驳,描述中心不明确,因此传达出一种炫目的存在。
  《Marty 2009》也是巨幅作品,游泳的男子正在努力地张口换气,周围布满了各种水花,黑色背景及蓝色的巨大水体,打在人物身体上的强光,被各种白色的水花及蓝色的、白色的光圈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光怪陆离的视觉效果。拍摄角度好像贴着水面,平行取镜,主人公充满了正在努力保持不会下沉的存在感。没有赞美与歌颂,就是一种存在者的状态。
  《Primary 2009》里,一个沐浴后、头发还未干透的裸体女人正在照镜子,脊背上那因弯腰而紧张的皮肤,和松弛的乳房形成对比;床上的被子还能看到被踩踏的痕迹,人体上的强光与被子上模糊的阴影形成又一个对比。正是这些被强调的细节,传达出存在者稀松而平常地活着。
  他在2011年描写了一系列的女人,无不是这种状态,尽管每一幅画都有亮光存在,但是这些画面背景的运动光影,并没有使人感到幸福与温暖,相反,一切都是十分富足,而又平常。物质生活的提高好像并没有帮助她们精神升华,反而更加落寞,空虚与沉寂。
  这些人物让人想起存在主义大师的感叹:我们孤独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前无来者,后无依托。
  达米安还画了一系列天体系列,色彩炫目,人仿佛能飞进去。
  达米安也聚焦于城市的风景画创作,颜色多变、色调丰富,足以让观赏者眼花缭乱。
  这两种画作好像看美国大片虚拟技术一样,给人超强的震撼力,但最后只留下空虚以及一种存在者的悲凉。
  达米安坦言:“我的作品形象是经过眼睛需要过滤之后的理想化世界的投射,以此希望将个人重要的经历组成类似好莱坞大片的东西。”[1]
  4 达米安作品的意义
  自从哥白尼和伽利略倒转了地球与太阳的位置,科技便占据了整个人类认识的主角地位,并试图把整个世界与机械的物理世界联系起来,意义与价值被边缘化。因此科学技术异化作用使得人类生活越来越空虚。
  达米安的作品真实再现了高科技时代人类的孤独与空寂,他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他印象里的真实世界,澄明却又有些寂寞,鲜亮而又缺乏温度,这正是科学技术带给人们的冷漠与惶恐。
  达米安作品续写了西方油画关于真实的探索,这是他在艺术史上的意义。
  如何让达米安的画作从空虚寂寞中走出来?引领人们去反思,人到底如何存在?这也许是达米安作品最大的人文价值。
  人的生活不仅要有极大的物质,还要有强烈的精神诉求。不断突破的人类基因技术与脑神经的研究,将会把人分离得更加彻底、透明,并使人类更加长寿,但是这种物理意义的透彻,是否能够解释人类精神的实质?
  中国青海孙家寨出土的舞蹈彩纹陶盆,还能使我们想象出5000年前那熊熊燃烧的篝火,感受到舞者的体温与心跳。也许重新考察原始艺术与宗教,会让我们对当下的人生与世界有更加整体与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www.badu.com[DB/OL].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刘伟,男,上海大学美术学院2014级硕士。
  黄青,男,上海大学美术学院2014级硕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74794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