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东北地区产业投资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吉林省、黑龙江省各产业投资对第二产业的关联度最大,辽宁省各产业投资对第二产业的关联度最小;辽宁省、黑龙江省第三产业投资对各产业产值的综合关联度最大,吉林省第一产业投资对各产业产值的综合关联度最大。这种状况与东北三省三次产业投资比重并不相符,说明东北地区产业投资结构不协调。而且,东北地区第二、三产业内投资结构也不协调,造成各产业投资边际产出上升幅度趋弱一因此,应通过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巩固和改造支柱产业、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增强产业间关联效应、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加强民间投资引导力度等方式,优化东北地区产业投资结构。
  关键词:东北地区;产业;投资结构;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F427.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5)04-0120-05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力,而产业投资结构优化又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和前提。目前,东北地区已进入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新时期,经济发展更注重由数量型向效益型发展。自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东北三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74倍,年均增长率达28.8%,但东北地区产出增长较为缓慢,产业结构仍存在不合理之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是摆在东北三省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东北地区产业投资结构现状
  2003-2012年,东北地区第一、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大体呈现缓慢下降态势,第二产业呈现上升趋势(见图1)。在此期间,东北地区第一产业投资由2003年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4%下降至4.3% ,2010年更是降至最低的3.5%。东北地区第三产业投资由2003年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的56%下降至2012年的49.7%,2008年降至最低的47%。东北地区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呈现震荡上升趋势,由2003年的38.7%上升至2012年的46.1%。同时,全国第二产业投资比重由2003年的38.4%缓步上升至2012年的42.2%。
  2003-2012年,辽宁省第一、二产业投资比重普遍低于东北三省平均水平,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明显高于东北地区的平均值。2012年底,辽宁省第一、二产业投资比重比东北地区平均低1.5和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比重高于东北地区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吉林省第二产业投资比重远高于东北地区平均水平,第一、三产业投资比重低于东北地区的平均值。2012年底,吉林省第一、三产业投资比重比东北地区平均水平分别低0.2和8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高出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黑龙江省第一产业投资比重高于东北地区平均水平,而第二、三产业投资比重较低。2012年底,黑龙江省第一产业投资比重高于东北地区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均低于平均水平1.5和2.1个百分点。可见,东北三省中吉林省较关注第二产业投资,第三产业投资水平不高;而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则分别对第三、一产业的关注度较高。
  二、东北地区产业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间投资结构不协调
  通过对2003年以来东北三省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发现:
  1.从投资对产值的关联度看,辽宁省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关联度大于第一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关联度;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的关联度也大于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关联度。而且,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关联度大于对第一产业的关联度。综合关联度计算结果表明,各产业的投资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最小,其次是第三产业。产值关联度的计算结果显示,第三产业投资对各产业产值的综合关联度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最低,第三产业成为辽宁省的投资重点。这进一步说明辽宁省第二产业投资未能起到有效推动经济增长的目的,现阶段各产业投资依然会首先促进第一产业加速发展,其次是第二产业。而辽宁省第三产业的投资水平依次高于第二、一产业。其中,第三产业平均投资比重高达52%,高于第二产业的45.1%,远高于第一产业的2.8%,且这一差距有持续加剧的态势。这与辽宁省产业与投资的关联度排序不相符,说明目前辽宁省产业投资结构不协调(见表1)。
  从投资对产值的关联度看,吉林省第一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关联度依次大于对第二、一产业关联度,同时,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的关联度依次大于对第三、一产业的关联度。而且,第三、一产业对第二产业的关联度大于第二产业对第三、一产业的关联度。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近年来吉林省持续增加的第二产业投资额。这说明吉林省第二产业投资未能起到明显的带动产业发展的作用。综合关联度结果进一步表明,各产业投资与第二产业的关联最大,随后是第三产业。这表明第二产业是吉林省的优势产业。产值关联度结果表明第一产业投资对各产业产值的综合关联度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上述分析显示,第一产业作为吉林省的基础产业,投资能有效促进产业发展。然而,目前吉林省第二产业投资份额较高且持续上涨,造成吉林省产业投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见表2)。
  从投资对产值的关联度看,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关联度高于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关联度。而且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关联度依次大于一、三产业。而第二产业对自身的关联度大于第一、二产业的关联度。综合关联度结果表明,各产业投资与第二产业的关联最大,其次为第一产业,最后才是第三产业,说明第二产业是黑龙江省的优势产业。产值关联度的结果表明,第三产业投资对各产业产值的综合关联度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最后才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成为黑龙江省的投资重点,第三产业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2003年以来,黑龙江省的第三产业投资持续增长,平均比重高达51.6%,这将会逐步改善三次产业投资对各产业发展的整体影响。随后是第二产业40.4%和第一产业8.0%,这同各产业投资与产值的关联度排序并不完全一致。因此,黑龙江省产业投资结构不协调(见表3)。   总之,东北地区第三产业投资对第二产业产值的关联度均大于第二产业投资对第三产业产值的关联度,但第二产业投资比重却较高。东北三省中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各产业投资对第二产业的关联度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而辽宁省各产业投资对第二产业的关联度最小,其次是第三产业。辽宁省、黑龙江省第三产业投资对各产业产值的综合关联度最大,其次为第一产业,而吉林省第一产业投资对各产业产值的综合关联度最大,其次为第三产业。同时,各省产业投资规模和投资发展速度表明,辽宁省和黑龙江省的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依次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吉林省第二产业投资比重依次高于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且这一差距有加剧的趋势。综合看,东北三省第二产业投资未能起到有效推动各产业发展的作用,但各省产业产值与产业投资的关联度排序与产业投资比重并不完全一致,表明各省的产业投资结构并不协调。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具体分析产业内各行业投资对其所属产业增长的贡献效果,从而寻求有效率的主导行业投资,以其比较投资优势拉动产业投资结构的协调发展。
  (二)第二产业内投资结构不平衡
  进一步分析东北三省各产业内投资绩效评价排名表明:
  辽宁省第二产业内投资结构不合理,依据历年投资平均比重,排序依次是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而从第二产业内各行业产值对投资的关联度看,贡献度大的行业与投资比重高的行业却存在一定反差:建筑业产值对投资关联度最高,达0.883536,采矿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次之,分别达0.785328和0.727995,而制造业最低,仅有0.595346。因此,应考虑调整辽宁省第二产业内各行业的投资比例,使之能更好的促进产业发展。
  吉林省第二产业内投资结构也不尽合理。虽然制造业的投资比重持续攀升,近年来更足维持在50%以上,为三省中最高,但制造业产值对投资的关联度却较低,仅有0.614096,仅略高于辽宁省的0.595346,但却低于黑龙江省的0.740663。建筑业投资最低,仅占第二产业总投资的0.011062,但其产值对投资的关联度最高,达0.809039。可见,制造业仍是吉林省投资的重点,但其产业贡献率却较低。
  从实际投资比重看,近年来黑龙江省制造业投资水平在30%以上,而采矿业的投资水平降至9%左右,说明黑龙江省投资重心已由采矿业转移至制造业。但与之相对应的是采矿业的投资贡献率却较高,达0.880247,而制造业却仅有0.740663。因此,尽管采矿业投资极大地促进了黑龙江省第二产业的增长,但不能简单追求采矿业投资规模或投资增长速度的绩效考察,而应更加注重低碳发展和生态建设。
  总之,尽管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第二产业集中于制造业的投资,且当前比重还处于持续提升状态,但制造业产值对投资的关联度却最低,可以说,制造业投资未能实现有效拉动产业发展的目的。而东北地区的建筑业投资比重虽最小,但建筑业产值对投资的关联度均位于前列,可以说建筑业投资起到有效带动东北三省产业发展的作用。
  (三)第三产业内现代服务业投资比重偏低
  从辽宁省第三产业内各行业投资结构协调性可看出,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住宿和餐饮业,以及教育的投资比重较高,平均比重在2%以上,相应的各行业产值对投资的关联度也较高,均在0.9以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投资比重仅次于上述行业,分别为1.89%和1.75%,但其投资对行业发展的贡献水平却高于多数行业,达0.978568和0.911085。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投资比重虽高达12.3%和2.5%,但其行业产值对投资的关联度却仅有0.787664和0.705122。
  从吉林省第三产业产值与投资的关联度看,首先,教育、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产值对投资的关联度较高,均高于0.9。同时,以上行业投资的平均比重也较高,介于1.7%-12.8%之间。其次,尽管房地产业、公共管理行业及批发和零售业投资比重较高,达5.6%以上,但其行业投资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却相对较低。再次,虽然金融业的贡献度高达0.903170,但其实际投资比重仅有2.9%。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投资最高的行业为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比重高达23.7%和12.7%,对行业发展的贡献度也高达0.937451和0.96339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教育等行业的投资水平也较高,介于0.2%-8.2%之间,这些行业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均高于0.9。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投资水平虽然较低,仅有0.2%和0.8%,但两个行业产值对投资的关联度却高达0.959165和0.955106。
  总之,东北三省第三产业投资重点是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而对于计算机软件和金融业等能有效促进技术创新并快速提升产业水平,以及居民社区服务业这类能显著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现代服务业投资却明显不足。这些是造成三次产业投资的边际产出水平上升幅度趋缓的主要原因。
  三、优化东北地区产业投资结构的对策
  (一)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方面,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提高服装、机械、轻工、造纸、钢铁、石化等行业的装备和工艺水平,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突出重点,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建成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发展配套产业,构建配套体系,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加快提升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根据东北三省的资源禀赋,巩固并改造支柱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推进产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首先,依托长白山药用资源,发挥东北三省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技术人才和产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医药产业;其次,依托光电子、软件、汽车电子等产业基础,发挥东北三省科研和人才优势,促进光电子信息产业的集聚,建立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二)优化产业内部结构
  东北地区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一直低于其他产业,但第一产业投资对各产业产值的关联度较大,表明该产业投资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是东北地区的基础产业。因此,一方面,应适度提升第一产业投资,加快其发展步伐,促使其进一步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鼓励并加强科研机构与农业创业园和示范基地合作,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加大地方特色畜禽品种的开发利用,加大推广力度,促进产业做强做大。
  东北地区第二产业产值对各产业投资的综合关联度较大,说明该产业依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产业。但第二产业投资对各产业产值的贡献却较低,这与近几年第二产业投资比重较高的现状不符,表明东北地区第二产业投资并未起到明显的带动各产业发展的作用。因此,需要在第二产业内引入竞争机制,才能进一步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的投资结构。从长远看,东北地区不仅要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推进技术进步,带动工业结构升级,还要加大建筑业的投入,培育壮大优势企业,并要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建筑业资源循环利用,研发低碳建造工艺、技术和材料,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同时,更要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强产业技术开发和科研成果应用,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增强东北三省工业的市场竞争力。
  东北地区第三产业投资对各产业产值的综合关联度仅次于第一产业,但各产业投资对第三产业产值的关联度却低于第一、二产业,表明第三产业虽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大,但依然未能成为东北地区的优势产业。而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相比,其投资对产出的带动作用更高。因此,应加快提升东北地区第三产业投资力度。另外,优化第三产业内部投资结构,加大技术、金融等高技术水平、高带动作用行业的投资力度,使之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改善区域投资环境
  东北三省作为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投资的重心都在工业上,造成东北地区第二产业独大和第一、三产业所占份额较小的局面,而第二产业投资对经济发展较低的贡献度,又使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总量在全国整体排位较低。因此,要抓住东北振兴的重大机遇,争取国家对东北地区的各类投入,改善投资环境,做好吸引更多外资的准备。同时,还要加强民间投资引导力度,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通过健全收费补偿机制、实行政府补贴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公用事业,以及参与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社会福利事业。通过给予信贷支持和用地保障等多种方式,鼓励民营企业兴办金融机构,参与国防科技工业。通过对民营企业实施技术支援等方式,提高民营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鼓励民营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开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通过制定有利于民间投资的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产品和服务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在放开市场准入的同时,要切实加强政府监管,保证产品安全,保障群众切身利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00556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