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村镇银行是我国农村金融增量改革的主要成果。村镇银行的持续发展可以带来明显的经济效应,能够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改善农村地区就业,刺激农村消费需求,促进农业生产,推进农村金融机构良性竞争。然而,村镇银行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制约和外部制约瓶颈,需要明确市场定位,不断优化股权结构,加大政策扶持,实行差别化监管,坚持金融创新,加大人才培养,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关键词:村镇银行;农村金融;瓶颈制约;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其他社科一般项目,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研究中心课题(编号:MSY15031);中科院国家民委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联合实验室招标项目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村镇银行持续发展的经济效应及策略抉择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8月1日
  为了解决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和“三农”贷款难的问题,在政策推动与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伴随着经济新常态和日益加剧的同业竞争,作为扎根县域“势单力薄”的村镇银行,却面临着许多问题和障碍,尤其是不断放大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都将威胁着村镇银行的生存之本,影响着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村镇银行是否能够健康和持续发展,关系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总体工作安排,对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和农村金融改革的顺利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应
  (一)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满足农户生产需求。当前,村镇银行在最贫困的地方设网点,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它能够根据农民具体的资金需求,设计出更符合农民大众的金融产品,进一步扩大了农村金融供给。村镇银行的贷款首先满足县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部分弥补了原有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支农不足,也部分替代了农村民间借贷,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和农村微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村镇银行的平均涉农贷款数额要高出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随着网点覆盖率的不断攀升,村镇银行将“大而广”地渗透到农村地区,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户的生产需求,增加了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村镇银行的持续发展,能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农村,促进农村资金回流,能够不断拓展农村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缓解目前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二)满足小微企业个性化需求,提高企业市场获利能力。村镇银行突出的区域性特点,便于与当地的小微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在获取软信息和扩展关系型贷款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村镇银行可以根据小微企业客户的特点,及时设计和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及时发放额度较小的贷款,以满足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实地调研数据发现,多数村镇银行为小企业和小企业主提供的贷款规模都占到了其总贷款的60%以上,户均贷款规模在50~150万元之间,有效支持了当地小企业的发展。因此,村镇银行的持续发展能进一步通过信贷资源的有效倾斜,大力推进小额信贷业务、关系型借贷业务的开展,从而加快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及时满足小微企业的个性化融资需求,破解融资难问题。
  (三)推动农村金融创新,刺激农村消费需求。村镇银行层级简洁,机制灵活,能够结合农村金融的实际需求,不断创新信贷担保、产品和流程,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目前,已开业的村镇银行通过逐步探索,相继开办了公务员保证、农户联保、草场权抵押、林权抵押、自主循环贷款等产品,不仅有效增加了农村金融供给,而且推动了农村金融创新,满足了新农村建设多元化的金融需求。通过积极的金融创新,推动村镇银行提供多样化的消费信贷产品,有利于改变农户的传统消费理念并提高农户消费水平。村镇银行针对农民设计类似于消费信贷的多样化金融产品,不仅改变了农户的传统消费理念并获取社会认知度,扩大了农民消费需求,还拓宽了农村消费市场,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村镇银行扎根农村,面向农户。它的持续发展为改善农业经济的脆弱性、季节性、高风险性问题提供了资金保障,极大地促进了农、林、牧、副、渔业和种植业的发展。一方面村镇银行通过广泛吸收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促进区域农业实现跨越性发展,增加农业外向度;另一方面村镇银行营业网点覆盖率持续增加,有利于地方农业利用各自区域的特色金融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逐步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在面向农户提供大量贷款的同时,村镇银行还积极向其他行业发放贷款,促使农业与工商业、邮政业、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服务业等业务一体化发展,为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推进农村金融机构良性竞争,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村镇银行的发展,打破了以往农村金融服务由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占绝对主导的金融格局,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整体运行效率。推动村镇银行做大做强,实现村镇银行的持续发展,能够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结构,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竞争环境,从而激活农村金融市场,激发农村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活力,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最终形成多元化和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通过优化贷款流程和创新表外业务,村镇银行不断扩大业务范围,逐步获取增量的存贷款业务收入,创造人性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形成了自身的比较优势,与国有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一起打造了银行业机构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金融共生环境。
  二、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
  (一)银行市场定位偏离。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的偏离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政策定位偏离。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对村镇银行的承兑汇票不贴现,村镇银行的表外业务发展受到了限制;政府财政性资金只能在部分国有大银行开户等行业歧视政策的存在,不利于村镇银行开展业务和增加收益;二是服务对象偏离。从目前已经成立的村镇银行来看,普遍呈现“冠名村镇,身处县城”的格局,“去农化”倾向日益明显。村镇银行的服务对象偏离,并不符合在金融服务空白地区布局的经营思路,违背了村镇银行服务“三农”、解决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服务问题的设立初衷;三是产品定位偏离。国内不同区域村镇银行的贷款产品趋同,没有依据地方特色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缺少银行卡业务、国际贸易结算以及网上银行等科技产品的开设。同时,针对农户贷款业务所设立的条件过高,不能有效满足农民的贷款需求。   (二)村镇银行吸储困难。由于规模小、网点单一、业务种类有限,村镇银行自诞生之日起便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扰。村镇银行作为新生事物,与在农村有悠久历史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邮政储蓄银行相比,农户对其认同感要大打折扣。加上村镇银行网点覆盖率较低、分支机构少,基础设施不健全,造成村镇银行普遍存在着“放贷容易、吸储困难”、存款效率低下的问题,影响着其发展的持续性。数据显示,建设银行旗下的26家村镇银行的平均存贷比为98.2%,比作为其发起机构的建设银行存贷比高出30多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村镇银行储蓄存款少,吸储能力远低于农村其他金融机构。
  (三)运营成本偏高。村镇银行运营成本偏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银行网点分散,为获取和整合大量农户及企业信息,寻找目标客户,避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村镇银行在交易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金融业务交易成本;二是村镇银行还处于发展初期,基层网点开办成本高,导致村镇银行网点设置较少,客户与网点之间距离较远,不仅使客户感到不便,而且其营销成本和业务处理成本也较高;三是由于村镇银行大多分布在分散的经济落后地区,且村镇银行业务发展尚不成熟,以及其他地理文化差异,无法吸引足够的优秀人才。因此,村镇银行需要耗费更多成本创造良好的就业和薪酬条件,以此作为吸引人才的激励手段。
  (四)抗风险能力较差。一是村镇银行面临着市场风险。村镇银行的主要业务集中在金融市场的存贷款方面,因此市场变量如利率、汇率和商品价格变动都会对村镇银行发展形成一定的风险;二是流动性风险。村镇银行网点设立数量少且位置分散,由于其大多处于贫困偏远区域,因此村镇银行的社会公信力不够,吸存能力差;而作为村镇银行主要目标客户的农户和微小企业往往存在资金短缺及信用问题,容易出现“借债不还、呆账坏账”的问题,使村镇银行难以应对突发的流动性风险;三是操作风险。村镇银行股权结构简单,部门间分工无法细化且内部人员容易受自身利益驱动滥用职权,加上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力度不够,操作风险难以避免;四是信用风险。村镇银行资本规模小,贷款对象集中在经济实力处于弱势的企业和农户,由于自身的信用风险防范体制不健全,无法准确地评估贷款者的资金实力,容易产生不良贷款和拖欠债务等严重的信用问题。
  (五)市场竞争力偏弱。一是村镇银行业务流程单一,缺少新型IT系统技术的支持,电子银行、网上交易等业务模式没有完全对广大农户开放,业务办理不够方便快捷。由于村镇银行的硬件设施、技术力量、软件网络、风险控制和费用支付达不到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的接入标准,大部分村镇银行无法进入到中央银行的支付结算系统;二是村镇银行缺少真正具有地方特色的信贷产品,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依旧是其服务群众的主要手段,中间业务、其他业务(小额信贷业务、票据转贴现业务)发展仍较为落后,同时村镇银行采用与其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相似的信贷模式,在市场中不具备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三是村镇银行服务手段单一,很难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制定适合他们的特色服务战略,目标客户的金融需求达不到高效率、高水平满足,不利于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动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明确市场定位,坚持惠农原则。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明晰市场目标,找准市场定位。首先,村镇银行目前仍处于创业期,应当将市场定位于服务“三农”,解决农民、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应大力支持农民发展种植、养殖业,解决脱贫致富农户基本再生产的资金困难,满足农村微型企业浅层次的存贷资金需求,在支农服务中取得农户认可,扩大影响力;其次,各大发起行应积极完善村镇银行的地域定位,把筹建村镇银行的区域定位于农村或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再次,村镇银行应完善产品定位,实现金融产品多元化,致力于差异化竞争;最后,政府应根据现实情况制定针对村镇银行的优惠政策,均衡“盈利”原则和“惠农”原则,提高村镇银行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优化股权结构,加强自身管理。村镇银行要实现自主经营、完善自身管理就必须拓宽发起机构的范围,把投资者的范围扩大到个人、小企业、银行和政府,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层级与责任边界清晰、机构设置简洁规范、运行成本低效率高”的原则,积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探索完善适合村镇银行小法人特点的公司治理模式。同时,要支持民营企业等民间资本进入村镇银行发起领域,改变民间资本参与的制度瓶颈,支持证券公司等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加入发起行队伍,降低各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的持股比例和控制力度,优化股权结构。
  (三)提高吸储能力,拓宽资金来源。一是加快农村地区营业网点建设,扩大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进一步支持村镇银行到乡镇设立分支机构,下沉营业网点,借助主发起行的力量实现资源互补,扩大金融服务范围,增大业务规模;二是加快推动财政惠农资金、大型银行与村镇银行的对接,加大人民银行对村镇银行的支农再贷款、头寸再贷款并增加村镇银行的信贷投放,撬动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地方政府应增加在村镇银行的财政存款,鼓励村镇银行以同业拆借、协议贷款等方式从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和信用社等借入资金;三是明确战略经营规划,结合县域特点强化市场地位,突出村镇银行微小银行发展模式,支农支小,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差别化竞争。加大村镇银行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推动村镇银行不断寻求多元化发展,形成自身优势。
  (四)引进优秀人才,完善激励机制。第一,构建赏罚分明的内部激励体制,合理运用职务层级、工资等级和工资档次晋升等差异化手段,激发员工工作热情,防止人才流失。根据银行发展所需,广泛吸收各类优秀人才,聘请对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会文化十分了解的本地员工,扩大人力资源,促进村镇银行良性发展;第二,优化人员结构,注重员工的培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协调股东、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技术工作者和营销工作者的工作,提高业务处理效率。通过新老结对互助、聘请专家授课、内部培训、到其他银行观摩学习等“内训+外训”的方式,不断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引导,更新员工的服务观念,帮助他们提升知识水平,提高员工的综合金融服务素质,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
  (五)加大监管力度,强化风险控制。首先,要加强村镇银行的内部控制力度,完善银行内控机制。建设董事会、经营层、支行三个层面的风险控制架构体系,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理事会各自的角色分工,完善他们之间相互制衡,相互约束的治理机制,有效防范防止内部控制风险;其次,建立科学有效的村镇银行风险补偿机制,定期开展市场或行业风险评估,从而做到有备无患,降低因流动性风险造成的财产损失,强化外部风险防范能力;最后,监管当局应当加强与村镇银行所在地政府和机构的沟通,按照“一行一策”的思路实行针对性的差别监管措施,强化监管力度,规范银行运作,切实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监管效率。
  (六)完善配套措施,加大政策扶持。第一,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对村镇银行的政策引导。针对村镇银行的不同发展特色,对村镇银行实施差别性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实行弹性灵活的货币政策,制定不同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使村镇银行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储蓄存款资金,扩大贷款业务,不断提升获利能力。尤其要对资本小的村镇银行进行政策倾斜,鼓励小村镇银行的开设;第二,适当增加对村镇银行的贷款补贴和政策补贴,根据地域的不同,对村镇银行采取力度不等的奖励优惠和财政补贴,以提高主发起行对中西部农村金融的关注度和投资积极性;第三,适当提高坏账准备金率,下调村镇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纳税标准,避免村镇银行承受过重的税收负担,影响信贷业务的正常运行甚至制约其可持续发展,从而影响其更好地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葛永波,赵国庆,王鸿哲.村镇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山东省的调研数据[J].农业经济问题,2015.9.
  [2]傅皓辉.借鉴国际经验实现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J].开发研究,2009.12.
  [3]唐晓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及推进机制研究[J].企业经济,2011.5.
  [4]高晓燕,孙晓靓.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6.
  [5]王修华,刘志远,杨刚.村镇银行运行格局、发展偏差及应对策略[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11359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