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北方特色泥鳅养殖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名特优水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泥鳅由于营养价值高,受到人们青睐,泥鳅做为本地土著品种投入低,来源渠道多,成为绥滨县水产养殖户的首选,经过多年的养殖泥鳅,我们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供泥鳅养殖借鉴。
  1.对池塘的要求
  一般要选择不渗漏、保水性好、水源充足、日照采光好、通风良好、注排水方便、便于交通运输、没有污染源的场所建造池塘。池塘最好采用水泥池或在泥土池底部铺装塑料布.方便以后捕捞泥鳅。人工建造池塘最好面积100-300平方米,池深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还建造越冬池,以便用于泥鳅越冬使用。
  2.投放苗种准备工作
  2.1要进行消毒清池
  泥鳅苗种放养前10-15天要用生石灰对全池进行消毒。注入池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泼洒。
  2.2苗种放养
  泥鳅放养前用淡盐水对鳅种进行消毒.最好有3%的盐水浸泡10分钟。选择晴天中午每平方米放鳅种50-60尾,视鳅种大小具体情况决定尾数。
  3.饲养投喂饲料
  泥鳅食性很杂,水中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浮游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它喜欢的食物。人工饲养还应投喂蛆虫、蚯蚓、小杂鱼肉、鱼粉、畜禽下脚料等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粕等植物性饲料。
  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投喂量视水质、天气、摄食状况而定,水温适宜时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水温较低时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占在池泥鳅体重的百分比:3月,1%~2%;4-6月,3%-5%;7-8月,10%~15%;9月,4%。不同水温条件下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投喂比例:水温11-20℃,植物性饲料占60%-70%,动物性饲料占30%-40%;水温21~23℃,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各占50%;水温24-29℃,植物性饲料占30%-40%,动物性饲料占60%-70%。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时,少投或不投:
  4.对养殖水体要求
  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肥瘦情况适时追肥,培养浮游生物,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水温达到30℃时,及时更换新水,并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温,防止浮头。发现浮头即泥鳅时常游到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及时打开增氧设备。越冬季节,要将泥鳅转至越冬池,越冬池水深要在4米以上,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5.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害等情况,同时,观察养殖池有无渗漏水,泥鳅有无逃逸现象,池塘要每天清除泥鳅吃剩的残留物残,防止水体恶化,同时并做好日常生产记录。
  6.泥鳅人工饲养
  泥鳅抗病力强,饲养方式灵活多样,在北方一般常用3种养殖方式:
  6.1专池养鳅
  一般为专门养殖泥鳅池塘以泥底为好。水泥池要在水泥池低部铺泥土15-20厘米深,初次养泥鳅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以一亩左右为宜,每亩可放3-4厘米长的鳅种5万~10万尾。在放苗前应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锹的饵料。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投喂的饵料主要种类有豆饼、麸皮、豆渣、蚯蚓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等。肥料有人畜禽粪、农作物禾秆堆肥等。如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应减少。一般饲养8-10个月可以捕获,高产的每亩可达250-400千克。每尾体长15厘米左右,体重10-15克达到商品规格。
  6.2稻田养鳅
  在稻田放养泥鳅,可以利用田中浮游生物、杂草等天然饵料生物,不喂或投喂少量的饲料,就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泥鳅生活力强,即使在稻田放水晒田时,能钻进湿泥里利用肠道和皮肤呼吸来维持其生命。所以泥锹是稻田综合种养较理想的对象之一。稻田建设与养其他鱼类一样,在稻田中开挖一个或几个鱼溜,面积2-3平方米,深约30-50厘米,鱼溜与鱼沟相通,鱼沟开成“田”字或“井”字型。进出水口都要设置拦鱼设施防逃。每亩稻田放养体长3厘米左右的鳅苗1.5万-2万尾,注意避免使用石灰和农药,适当投饵和施肥,9月收稻谷后起捕。一般每亩稻田可收获泥鳅30-50千克。
  6.3家庭养鳅
  利用房前屋后人工推出池塘进行泥鳅养殖。一般每亩投入长3-4厘米的鳅种4000-000尾放养,也可与鲤鱼放在一起混养。平时注意投饲和施肥,如剩饭菜、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同时控制好水质,当发现泥鳅浮头时,表明水体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并更换新水,打开增氧机。泥鳅个体长到15-20厘米时即可捕获上市,北方养殖时间短一般在第二年上市销售,每市斤15元左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1425467.htm